share_log

细胞与基因治疗(CGT)产业招商清单:复星凯特、诺思兰德、传奇生物等最新投资动向【附关键企业名录】

細胞與基因治療(CGT)產業招商清單:復星凱特、諾思蘭德、傳奇生物等最新投資動向【附關鍵企業名錄】

前瞻網 ·  06/15 15:36

隨着醫學科技的飛速發展,細胞與基因治療(CGT)作爲一種新興的生物醫學技術,正在逐步展現出其巨大的臨床應用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CGT技術通過修復、替換和改造人體細胞和基因,改變細胞的生物學特性,從而實現對疾病的精準治療,成爲未來新藥發展的主流方向之一。

我國細胞與基因治療新藥公司主要專注於CAR-T、TCR-T等免疫細胞產品,以及基因修飾溶瘤病毒產品的研發,治療領域爲血液瘤、淋巴系統腫瘤、實體瘤等。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預計,到2030年我國細胞治療市場規模將從2021年的33億元增長至58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CAGR)高達53%。其中,CAR-T細胞療法作爲細胞治療領域的重要分支,市場規模預計將由2021年的23億元增長到2030年的287億元。這一增長勢頭不僅反映了個性化醫療需求的增加,也體現了慢性疾病和罕見病的高發率以及CGT研究和開發的持續投入。

CGT技術的崛起,離不開政策環境的支持和產業鏈的完善。近年來,各地政府紛紛加大對細胞與基因治療產業的招商引資力度,通過舉辦招商引資推介會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企業投資這一領域。政策的加持爲CGT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也推動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緊密合作,形成了完整的產業生態。

在國內,細胞與基因治療產業已經吸引了衆多企業的關注。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企業開始積極佈局CGT產業,通過自主研發、合作開發等方式,推動CGT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業化進程。這些企業涵蓋了從上游的實驗試劑,到中游的細胞治療產品研發和生產,再到下游的臨床應用和市場推廣等多個環節,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

那麼,當下國內主要細胞與基因治療產業玩家的動向如何呢?

目前國內佈局細胞與基因治療(CGT)業務的公司超過100家,其中復星凱特和藥明巨諾均有產品上市,另外,研發管線數量靠前的有:紐福斯、本導基因、錦籃基因、新芽基因、輝大基因、康弘藥業、本元正陽、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療研究院、諾思蘭德等。臨床階段靠前的有:三生製藥、天達康基因、信念醫藥、達博生物、華邦健康、紐福斯、諾思蘭德、濟群醫藥、人福醫藥、東方略生物、索元生物、信立泰、本元正陽、恩多施生物、貴州百靈、本導基因、北海康成、康希諾、博雅輯因、嘉因生物、舒泰神、天澤雲泰、達博生物等。

從業務關聯度角度來看,目前諾思蘭德、傳奇生物(LEGN)、諾誠健華、藥明巨諾的細胞與基因治療業務關聯度在95%以上,主營業務均爲細胞與基因治療產品的銷售、定製化服務等。第二梯隊爲博雅輯因、亦諾微醫藥等;其次是復星凱特、紐福斯、濱會生物等。

龍頭企業分析——復星凱特

企查貓資料顯示,復星凱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爲復星凱特)爲復星醫藥與美國Kite Pharma(吉利德科學旗下公司)合營企業,成立於2017,註冊資金爲21,400(萬人民幣)。

復星凱特長期致力於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的研發,率先於2021年6月獲批上市中國首個CAR-T細胞治療產品--奕凱達。不僅填補了國內細胞治療領域的空白,更開啓了中國CAR-T治療元年。奕凱達的成功上市,爲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截至2023年,奕凱達已成功治療超600位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

除了不斷研發創新的治療產品,復星凱特還致力於爲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個性化的服務。今年1月,公司推出了淋巴瘤按療效價值支付計劃。該計劃規定,符合條件的患者在使用奕凱達治療後,若未能達到完全緩解,將獲最高60萬元的返還。3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經CAR-T治療的第100例復發難治淋巴瘤患者獲得完全緩解出院。

此外,復星凱特還積極推動CAR-T細胞治療產品的普及和應用。目前,公司已在全國25個省區市建立了160多家奕凱達高標準治療中心,爲更多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治療服務。同時,復星凱特還推動CAR-T細胞治療產品納入超100款城市惠民保項目以及超過75款商業健康保險項目,進一步降低了患者的治療成本。

復星凱特董事長張文傑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致力於細胞治療領域的研發和創新,努力爲中國乃至全球的細胞治療產業作出更多的探索和突破。我們將用復星凱特的創造力和生命力,爲全球生物醫藥領域的進步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細胞與基因治療產業現狀及前景分析

中國細胞與基因治療(CGT)主要應用於癌症、罕見病等領域

基因治療能夠通過改變人類基因來治療和預防疾病,在治療遺傳性疾病、腫瘤和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中顯示出較好的臨床前景,主要應用領域包括癌症、罕見病等。具體應用領域及細胞與基因治療優勢如下:

中國慢性病患病率持續上升

21世紀以來,伴隨工業化、城鎮化、老齡化進程加速,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所處環境不斷變化,中國人口慢性病患病率呈現上升趨勢。2003—2018年,中國人口慢性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從2003年的12.33%大幅度增長至2018年的34.29%,年均增長1.46個百分點。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截至2020年中國慢病患者數量居全球首位,慢性病人數超過7億人。中國人口中高血壓患者達4.2億人;血脂異常人口有2億人;糖尿病人口有1.21億人,爲全球第一。結合我國人口結構情況、老齡化問題凸顯以及較多居民生活方式普遍處於亞健康狀態的實際情況,前瞻預計2023年我國慢性病患病率仍將進一步上升,預計將突破40%。

中國細胞與基因治療(CGT)仍存在較大的需求空間

在2019年,國家發改委提出面向產業發展基礎良好、競爭力較強的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優勢區域,推動細胞產業等重點生物醫藥領域集聚發展;2020年,上海市政府發佈《關於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特色化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重點建設以張江生物醫藥創新引領核心區爲軸心的“1+5+X”生物醫藥產業空間佈局;2021年,上海市政府發佈《關於促進本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支持基因治療、細胞治療等高端生物製藥,推廣合同研發生產組織等新模式,鼓勵通過合同生產組織(CMO)或合同研發生產組織(CDMO)方式,委託開展研發生產活動。

在監管規範和政策支持下,國內細胞與基因治療行業有望實現“彎道超車”,提升國內生物醫藥產業的整體創新能力和前沿領域影響力。根據《我國基因治療的現狀與未來》,2021年後,我國細胞與基因治療行業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商業化進程加快,市場規模增速較大。預計到2025年,行業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7885.3億元。

目前,我國CGT行業的發展水平落後於全球發達國家,正處於努力追趕的階段。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球已經有49款CGT療法上市,其中包括15款體外基因療法、14款基於病毒載體的體內基因療法、17款小核酸藥物,以及其他3款(不包括DNA和mRNA疫苗)。

CAR-T療法主要用於特定類型的血液癌症,但其治療成本高昂。在中國,獲批的五款CAR-T療法的價格都在百萬元左右,其中復星凱特的阿基侖賽注射液售價爲120萬元/針。如何解決CAR-T療法高昂的支付費用,是一個擺在患者乃至整個社會面前的一大難題。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爲,未來,細胞與基因治療在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將繼續受到關注。由於耐藥導致疾病進一步發展,多種疾病出現新的治療需求。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這兩點都帶來了巨大的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新的腫瘤治療方法的上市將解決臨床未滿足需求,從而實現市場規模的增長。全球各國都寄予厚望於治療癌症或罕見病的新藥或新型療法,對新藥和新型療法的研發投入也在不斷增加。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細胞與基因治療(CGT)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台。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