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新“国九条”后第二单!凯普林IPO过会 上会阶段两大核心要点受监管关注

新“國九條”後第二單!凱普林IPO過會 上會階段兩大核心要點受監管關注

財聯社 ·  06/14 20:19

①在6月14日舉行的上市審核委員會第16次審議會議上,凱普林成功過會,無進一步需要落實的事項; ②對比聯芸科技、凱普林在上市委現場問詢的主要問題,交易所就擬上市公司業績可持續性及技術先進性兩大問題集中發問。

《科創板日報》6月14日訊(記者 郭輝)新“國九條”發佈後,第二家科創板公司過會。

上交所發佈公告,今日(6月14日)舉行上市審核委員會第16次審議會議,審議結果顯示,北京凱普林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凱普林”)首發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披要求。經現場問詢後,無進一步需要落實的事項。

在今年4月推出新“國九條”後,監管強調要從IPO上市到退市全鏈條嚴監管,嚴把發行上市准入關、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加大退市監管力度。新“國九條”指出,要從制度、監管等方向發力,完善發行上市制度,提高主板、創業板上市標準,完善科創板科創屬性評價標準。

因此,對擬科創板IPO的企業而言,科創成色無疑是考量合格與否的焦點。與此同時,在IPO節奏階段性收緊的背景下,近期連續兩家科創板擬上市公司過會,交易所與企業現場面對面問詢的側重點,也成爲市場及其他排隊企業當前關注的核心。

上會階段監管關注兩大核心要點

《科創板日報》記者對比聯芸科技、凱普林在上市委現場問詢的主要問題,可以看到,交易所在企業IPO發審的中後期,對企業的關切或要求,有以下兩大特徵格外分明:

首先,企業的業績需要在未來一定時期內具備可持續性,即如若日後成功上市,要儘可能避免業績大幅波動或下滑,並且要有具備可行性的應對措施。

交易所在對凱普林的問詢中就要求該公司進一步說明,在上市報告期內光纖激光器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銷售收入和毛利率大幅增長的原因、合理性和可持續性,公司未來業績是否存在大幅波動的風險。

在聯芸科技的現場問詢中,則提出該公司要結合主要產品的市場空間、行業技術迭代主要客戶產品佈局、公司與競爭對手研發投入及產業化進展、主要產品市場佔有率,以及下游客戶拓展情況等,說明公司是否存在上市後業績大幅波動或下滑的風險及應對措施,是否影響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

其次,企業的產品和技術,在行業內需要具備先進性並保持足夠的競爭力。

交易所在今日(6月14日)的現場問詢中,就要求凱普林,結合主要產品特性、技術難點、市場佔有率、技術壁壘、與同行業企業相比的競爭優劣勢、研發投入等情況,說明該公司主要產品的技術先進性;同時,需要說明應用於手持焊的光纖激光器產品在輕量化、低成本方面是否具備技術獨特性和先進性,以及公司保持該產品相關競爭優勢的具體舉措。

聯芸科技亦要求專門針對其AI0T信號處理及傳輸芯片產品,就性能、下游市場需求、對主要客戶的產品及技術服務銷售收入佔比等,說明該類業務的可持續性。

此外,企業財務風險、經營獨立性等問題,也在現場問詢中被提及。凱普林要求結合其客戶集中度、應收賬款規模及週轉率,說明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是否充分;聯芸科技則要求說明對關聯方是否存在重大依賴,是否影響公司經營的獨立性等。

值得關注的是,聯芸科技與凱普林接連過會的同時,科創板近一週以來已有六家擬上市公司宣佈撤單並終止IPO進程。

“終止歸終止,放行歸放行,這是兩碼事。”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資本市場支持企業發展當然沒問題,但也並不應該是無條件支持。從監管的角度,要平衡投資和融資,平衡投資者和上市公司,不能只考慮一方的要求;對企業而言,不能以成功IPO爲存活的目標。

光纖激光器引領輕量化趨勢 市場增長空間大

凱普林創建於2003年,其主營業務爲半導體激光器、光纖激光器及超快激光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招股書顯示,凱普林產品已向全球60多個國家形成銷售,並且已與包括中電科、大族激光、中科院、中物院等國內外知名廠商和科研院所及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

激光器市場內國內外廠商衆多,競爭較爲激烈。以半導體激光器爲例,該市場包括有國外領先廠商如美國恩耐、Lumentum、美國相干等,以及星漢激光、華光光電、炬光科技、長光華芯、凱普林等國內相對領先企業。受限於凱普林自身的產能不足,該公司近兩年在這一市場的份額從16.9%逐步下滑至13.3%。

不過凱普林表示,今年隨着該公司天津第二生產基地建設完成並預計於6月份試生產,預計後續半導體激光器產能將有所緩解,同時預計2025年公司的半導體激光器銷售收入將恢復增長。

在光纖激光器領域,國外廠商市場佔比總體高於國內廠商,凱普林2023年市佔率爲5.2%。該公司稱,未來隨着焊接領域的“閃電”系列、切割領域的“雷霆”系列產品銷售持續放量及新型號產品的持續推出,預計其在該領域的市場佔有率繼續顯著上升。

業績方面,凱普林實現扭虧爲盈至今的時間並不久,但營收與淨利潤的增速顯著。2021年至2023年各年度,凱普林營業收入分別爲4.96億元、7.22億元、11.04億元,對應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分別爲-7401.06萬元、1235.95萬元、1.05億元。其中2023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母淨利潤較上年同比增長751.28%。

凱普林表示,該公司2022年扭虧爲盈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公司在半導體激光器領域持續貢獻高毛利的同時,在光纖激光器業務領域的前期研發投入和市場開拓取得了良好回報。“從2023年經營情況來看,公司盈利水平仍處於持續提升階段。”

關於未來業績的可持續性,凱普林在此前的問詢回覆中表示,國內半導體激光器市場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發展迅猛,該公司在半導體激光行業擁有近二十年的技術和客戶資源積累,形成了較高的壁壘,同時未來將繼續聚焦高門檻應用領域,半導體激光器業務發展態勢良好。此外,光纖激光器市場容量大,該公司正在引領行業輕量化趨勢,從焊接出發向多領域拓展,預計產品未來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凱普林上市之路頗爲曲折,該公司此前曾計劃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2021年7月,凱普林與平安證券簽署終止輔導協議。凱普林將保薦機構更換爲國泰君安後,於2023年5月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2023年8月22日,凱普林完成首輪問詢回覆。

招股書顯示,凱普林擬募資8.59億元,用於高功率激光器智能製造基地項目、半導體激光器研發項目、光纖激光器研發項目等的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