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浦发银行: 净利润增速回正 不良生成率回落

浦發銀行: 淨利潤增速回正 不良生成率回落

證券市場紅週刊 ·  06/14 14:22

浦發銀行近年來加大存量風險處置力度,穩步調結構,公司在對公業務上有優勢且持續在零售端發力,未來重點觀察其資產質量發展趨勢,以及業務發展方向。

從2024年一季度的最新業績來看,浦發銀行歸母淨利潤增速回正。一季度,浦發銀行實現營業收入453億元,同比下降5.7%;其中利息淨收入284億元,同比下降6.4%。一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74億元,同比增長10%,較2023年全年-28.3%的淨利潤增速明顯改善。

不良生成率高於同業

浦發銀行歸母淨利潤增速的走勢原本與行業整體水平接近,但2021-2023年浦發銀行 的歸母淨利潤增速與行業分化,其中,最大的壓力來自不良暴露。不良暴露一方面直接增加撥備計提壓力,另一方面也影響資產擴張速度,包括放緩資產增速將更多精力放在風險防控上,以及撥備計提增加影響盈利能力導致資本內生能力下降。

2021-2023年,浦發銀行歸母淨利潤持續減少,其歸母淨利潤增速也低於上市銀行整體水平。國信證券通過歸因分析將浦發銀行與上市銀行整體歸母淨利潤增速的差距進行了拆解,發現其業績增速持續低於行業整體水平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資產減值損失計提壓力大,二是生息資產平均餘額的增長較慢,其他因素對其淨利潤增長的影響則與行業整體情況差別不大。

浦發銀行不良生成率高於行業整體水平。從不良生成率趨勢來看,上市銀行整體不良生成率自2013年開始上升,2015年達到峯值,之後有所下降,浦發銀行早期的不良暴露節奏與行業整體情況一致,但其不良暴露持續的時間更長,不良生成率在2017年才達到峯值。

從資產增速來看,浦發銀行2021年以來放緩了資產擴張的速度,資產增速降低至行業整體水平以下,其信貸增速也隨之降低。由於資產增速較低,疊加近幾年淨息差收窄等影響,浦發銀行的營收增長承壓,其營業收入增速持續回落,且低於上市銀行整體水平。

在資產減值方面,由於浦發銀行近幾年“貸款減值/不良生成”大致在100%附近,其通過撥備來反哺利潤的空間有限,在收入下降的情況下,隨着貸款規模的增加,資產減值損失會明顯拖累淨利潤增長。從長遠角度來看,浦發銀行的淨利潤增長將仍然主要取決於不良生成率的改善情況。

不良生成率穩中有降

從前述分析來看,浦發銀行未來業績能否持續改善,主要取決於其資產質量的變化。浦發銀行不良生成率近幾年持續回落,2022-2023年不良生成率雖然仍高於上市銀行整體水平,但已經回落至股份制銀行整體水平附近。對於公司後續不良生成率的走勢,只能拭目以待。

從資產負債情況來看,浦發銀行資產規模首次突破9萬億元,其中,貸款四季度單季投放接近千億,是2021年中以來新增規模最高的一個季度,全年同比增長2.4%;存款全年同比增長3.3%,受2023年同期高基數的影響增速有一定程度的放緩。

2023年四季度以來,浦發銀行以數智化戰略爲引領,聚焦科技金融、供應鏈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財資金融“五大賽道”,開展 “百日攻堅”,加大資產投放力度。四季度新增信貸規模962.6億元,比2022年同期大幅多增1136億元。2023年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4%,貸款佔比總資產環比微降0.2%至55.7%。

四季度存款增長289.4億元,在2023年同期的高基數下同比少增531.6億元。2023 年存款存量同比增長 3.3%,存款佔比總負債環比下降1.1%至60.2%。

在撥備維度,風險抵補能力環比微降,較2022年有所提升。四季度撥備覆蓋率環比微降3.5個百分點至173.51%,較上年末提升14.47個百分點;撥貸比環比下降11BP至 2.57%,較上年末提升15BP。

總體來看,浦發銀行近年來加大存量風險處置力度,穩步調結構,公司在對公業務上有優勢且持續在零售端發力,未來重點觀察其資產質量發展趨勢,以及業務發展方向。

(作者爲資深分析人士,不持有文中股票)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