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市值近200亿!腾讯收获一个AI超级IPO,晶泰科技登陆港交所|钛媒体AGI

市值近200億!騰訊收穫一個AI超級IPO,晶泰科技登陸港交所|鈦媒體AGI

鈦媒體 ·  06/13 22:58

(圖片來源:鈦媒體App編輯拍攝)

港交所“18C特專科技第一股”,同時還是港股“AI製藥第一股”,而且亦是“AI+機器人第一股”正式誕生。

鈦媒體App 6月13日消息,AI+機器人研發創新公司晶泰科技(QuantumPharm Inc.,2228.HK)今天上午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爲首家通過18C特專科技規則的新股上市公司。首日收市價報5.8港元,較上市價5.28港元高出9.85%,日內一度飆24.6%,全日成交4.99億港元,最新市值197.6億港元。

晶泰科技透露,此次IPO發行吸引了近80家全球投資機構參與,其中不乏有來自歐美和中東的知名國際長線、醫療專項基金和對沖基金等。

以上市定價5.28港元/股計算,因超額配售權(“綠鞋”機制)未獲行使,晶泰科技公開發售共計187,373,000股股份(在超額配售前),總集資額約9.89億港元,相對應公司整體上市市值179.8億港元,扣除上市費用,集資淨額爲8.96億港元,摺合約8.31億元人民幣。

同時,晶泰科技此次IPO獲超額認購102.35倍,認購一手1000股,中籤率20%,公司稱這是過去兩年規模5000萬美元以上的發行中,唯一超100倍HKPO認購的上市公司。

公開信息顯示,晶泰科技於2015年成立,由溫書豪、馬健及賴力鵬3名美國麻省理工博士聯合創辦。是一家以量子物理、AI和機器人驅動創新的研發平台型企業。公司採用基於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計算、AI、高性能雲計算以及可擴展及標準化的機器人自動化相結合的方式,爲製藥及材料科學(包括農業技術、能源及新型化學品以及化妝品)等產業的全球和國內公司提供藥物及材料科學研發解決方案及服務。

自成立以來.晶泰科技已經爲輝瑞、瓊森、德國達姆施塔特默克集團、中國正大天晴藥業、韓國大熊製藥等全球300多家生物技術與製藥公司及研究機構提供服務,其中包括16家全球排名前20的生物技術與製藥公司(按2022年收入計)。

團隊層面,晶泰科技擁有頂尖的科研團隊,並長期注重研發的底層基礎設施建設。在深圳、上海、北京、波士頓的700多名員工中,有500多名科學家和技術專家,擁有一支橫跨物理、化學、生物、算法、雲計算、自動化等交叉學科的團隊,打造了算法及流程、研發數據、領域知識深度融合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建立了獨特的技術壁壘與競爭優勢,海外業務加速增長。其自主研發的機器人自動化解決方案,有望成爲智能化學領域的新一代實驗基礎設施,以更具效率、更準確、可擴展的方式提供穩定可靠的數據和結果,替代大量人力勞動,推進產業的自動化、智能化升級。

晶泰科技已經建立了一個綜合技術平台,該平台集成了高性能雲計算賦能的計算器式工具,包括基於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計算和人工智能,用於幹實驗室計算和評估,以及機器人自動化的溼實驗室實驗。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晶泰科技是世界上少數幾家領先的基於量子物理、人工智能賦能的藥物及材料科學研發公司之一。

財務業績方面,目前公司還是處於虧損狀態。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晶泰科技收入分別爲3563.6萬、0.63億元、1.3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93.4%;同期期內虧損分別爲7.34億元、21.37億元、14.39億元。

2023年上半年,晶泰科技收入爲7996.7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6.3%;但同期技經營虧損爲4.34億元,同比去年增加76.9%;期內虧損爲6.20億元,同比去年增加80.54%。

據鈦媒體AGI統計,三年半累計虧損達到49.3億元。

成立9年來,晶泰科技已累計獲得約7.32億美元(約53億元人民幣)的融資。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晶泰科技在全球AI賦能的藥物研發公司中融資總額排名第一。

招股書顯示,晶泰科技不僅吸引了意像架構(騰訊子公司)、紅杉、五源資本、國壽成達、人保健康養老基金共5家領航投資機構的支持,同時還有8名基石投資者合計出資3.4億港元更是進一步印證了市場對公司資質的認可,包括Successful Lotus、IntelliMed、Mammoth Medical、國盛資本、MIT Pentelute教授、Ginkgo Capital Global Fund SPC、百奧塞圖和法盛資本。

反映到估值層面,晶泰科技從2015年Pre-A輪融資交易前約830萬元的估值,到如今上市時約180億港元(約人民幣167億元)的市值,公司估值在9年時間裏增長了約2012倍。

2023年11月底,晶泰科技按照18C章提交了上市申請。歷時約6個月後的今年5月,晶泰科技通過了上市聆訊,中信證券爲獨家保薦人。

所謂18C章,是港交所去年3月底生效的“特專科技上市機制”,港交所《主板上市規則》中爲特專科技公司量身定製了第18C章,大幅放寬了收入門檻等上市條件,支持特專科技企業上市,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先進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食品及農業技術五大行業中尚未盈利或者沒有足夠收入的公司。

目前,僅黑芝麻智能、晶泰科技按照18C章提交了上市申請。其中,6月12日晚,自動駕駛計算芯片企業“黑芝麻智能”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公司完成上市後,展望未來,晶泰科技計劃實現其平台的規模化升級,着力打造全球規模領先的AI賦能自動化化學實驗室,並計劃在馬塞諸塞州Somerville部署大型自動化機器人實驗室。同時,公司基於其量子物理+AI+機器人研發平台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成功經驗、技術優勢與海量的專有數據積累,正將業務向材料科學(包括農業技術、新化工和能源及化妝品)等多個高附加值產業場景的模態延伸,並在多個領域簽訂標杆合作,其中包括與中科國生等機構合作。

晶泰科技聯合創始人、董事長溫書豪表示,晶泰科技的目標是成爲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並重的卓越企業,以AI和機器人技術構建未來產業的研發新基建。上市後,晶泰科技將延續“利他即利己”的商業理念,廣泛賦能全球客戶的研發創新,致力於讓AI(愛)流淌進每一款新藥,讓AI(愛)創造更多造福人類的新材料。同時,溫書豪鼓勵更多的科技創新公司利用港股18C規則來港上市,共同催生出AI時代的萬億級企業,爲香港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林志佳,編輯|胡潤峯)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