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提价保利润”风潮愈演愈烈 雅诗兰黛、欧莱雅突发涨价疑因业绩承压

“提價保利潤”風潮愈演愈烈 雅詩蘭黛、歐萊雅突發漲價疑因業績承壓

財聯社 ·  06/13 22:47

①繼雅詩蘭黛後,歐萊雅也將啓動新一輪漲價; ②漲價被指因業績承壓,被迫提價保利潤; ③1-4月,兩大美妝巨頭線上增速跑輸大盤; ④“提價保利潤”風潮愈演愈烈,弊端也逐漸顯露。

財聯社6月13日訊(記者 羅禕辰)當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美妝巨頭們不約而同選擇提價保利潤。繼雅詩蘭黛集團確認將於7月對部分品牌進行提價後,財聯社記者從商場專櫃渠道了解到,歐萊雅集團也於近日下達了7月提價的通知,涉及蘭蔻、阿瑪尼、植村秀等多個高端品牌。

這是繼年初第一輪提價後,兩大美妝巨頭年內第二次漲價。對此,業內更多將其解讀爲“業績承壓,被迫提價保利潤。”

業績承壓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今年以來,兩大巨頭在國內市場的表現難言樂觀。Sandalwood電商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4月,雅詩蘭黛集團在國內市場的線上銷售額同比呈現低個位數下跌, 歐萊雅集團表現稍好,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7%,但也不及化妝品大盤線上銷售額同比9.6%的增幅。

銷售困境短期難以扭轉,兩大巨頭要交出漂亮的成績單將更依賴在價格端發力,而任務自然落到旗下增速較快的高端品牌上。今年1-4月,雅詩蘭黛集團旗下高端品牌海藍之謎同比取得12%的增長,歐萊雅集團旗下的赫蓮娜、修麗可亦分別取得28%和37%的同比漲幅。

事實上,在行業增速放緩及消費K型分化影響下,單價千元以上的高端產品賽道既享有高溢價又能保持高增速,已是業內爲數不多的“藍海”。

珀萊雅(603605.SH)總經理方玉友曾公開表示,美妝消費呈現明顯兩級分化,“我們看數據發現,1000元-3000元(價格段)的消費者(需求)還是在增長,即高消費的消費者還在增長,400元-1000元之間的消費者則每年負增長,而400元以下的又是在增長的。”

圍繞千元以上高端賽道,國產品牌近年也頻頻發力。貝泰妮(300957.SZ)推出的新品牌璦科縵部分單品售價超千元,穀雨、東邊野獸等品牌也推出了單價在800元上下的高端單品。但整體而言,國內品牌在該價格段尚未實現真正的突破,話語權仍被國際大牌牢牢掌握。

不僅是美妝業,“提價保利潤”的風潮已經席捲衆多消費品行業。其中又以與美妝關聯緊密的奢侈品行業最爲典型。雖頻繁因漲價引發搶購潮上熱搜,但奢侈品集團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開雲集團和LVMH今年一季度業績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頻繁提價已經開始影響高品牌客流,素來熱衷提價的香奈兒也開始面臨門店客流量下滑等問題。可以預見,隨着雅詩蘭黛、歐萊雅等持續逆市提價,進口美妝的市場佔有率還將面臨進一步下滑的風險。據《2023年中國化妝品年鑑》,去年國貨品牌市場份額達到50.4%,首次超越進口品牌。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