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纳百川上市疑点仍存:收入极其依赖宁德时代,研发团队有调岗者

納百川上市疑點仍存:收入極其依賴寧德時代,研發團隊有調崗者

貝多財經 ·  06/13 20:43

(原標題:納百川上市疑點仍存:收入極其依賴寧德時代,研發團隊有調崗者)

近日,納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納百川”)就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第二輪審核問詢進行了回覆。貝多財經了解到,納百川於2023年9月遞交招股書,計劃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據招股書介紹,納百川從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熱管理、燃油汽車動力系統熱管理及儲能電池熱管理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電池液冷板、電池集成箱體、燃油汽車發動機散熱器、加熱器暖風等。

目前,納百川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熱管理領域細分市場居於領先,與“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和吉利、長安、廣汽等老牌車企均有合作,近年啓動開發任務並完成PPAP程序交付的產品項目數量超270項,完成適配車型160餘款。

在此輪問詢中,納百川的客戶關係、經營效益、研發實力等問題依舊是深交所關注的重點。

一、依賴大客戶寧德時代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納百川的收入分別爲5.20億元、10.31億元和11.36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47.86%;其中來自電池液冷板的收入分別爲3.49億元、8.04億元和9.50億元,分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69.36%、79.79%和85.34%。

納百川是寧德時代的戰略供應商,二者自2015年起一直保持合作關係。除向寧德時代直接銷售外,該公司主要客戶寧德凱利、寧德聚能、浙江敏盛系電池箱體生產企業,向其採購電池液冷板後與電池箱體進行組裝,最終銷往寧德時代。

報告期內,納百川直接銷售及通過電池箱體廠等配件商間接對寧德時代供應產品的營業收入的佔比分別50.33%、53.73%和48.94%,佔其收入的半壁江山。換句話說,納百川對寧德時代存在重大依賴。

納百川方面稱,該情形主要系動力電池產業較爲集中,且寧德時代市場佔有率較高所致,但依賴大客戶依舊是該公司的痛點。深交所要求納百川說明其與寧德時代合作的穩定性,以及其他在手訂單對該公司未來收入的預計貢獻情況。

透過回覆函可知,納百川通過寧德時代爲廣汽AION S/V/Y、極氪001等多款熱銷車型提供定製電池液冷板。截至2023年末,該公司向寧德時代存量量產定點項目供應了85.34萬套電池液冷板,佔對應車型總銷量的43.93%。

值得注意的是,納百川披露數據中有一位化名“T公司”的合作方,即特斯拉。該公司在此前招股書中合計提到“特斯拉”12次,並稱其陸續開發了適用於特斯拉Model 3、Model Y等車型的電池液冷板,對應回覆函中的“某車型一、二”。

納百川補充稱,該公司對寧德時代液冷板產品的供應份額較寧德時代第二大供應商的份額約高10%至20%,具備較強份額優勢。截至2024年3月末,納百川對寧德時代未來三個月的在手訂單合計爲1.40億元,未來收入貢獻情況良好。

除寧德時代外,納百川2021年至2023年分別新增主機廠、電池廠商和儲能系統集成商等客戶定點項目數量42個、66個和55個,實現收入1.08億元、2.92億元和4.18億元。作爲一級供應商,該公司直接向零跑、長安等整車廠供應產品。

2024年一季度,納百川除寧德時代外新增定點項目數量14個,來自該類客戶的銷售收入較2023年同期增長約10%,未來三個月的在手訂單金額約爲1.52億元,客戶覆蓋中創新航、孚能科技等主要動力電池廠,訂單結構趨於平衡。

因此,納百川方面認爲,憑藉自身穩定的產品質量和交付能力,已在電池液冷板供應鏈中佔據重要份額地位,寧德時代減少對其採購份額或終止合作的風險較小。

二、毛利率連年下滑

貝多財經發現,在2023年收入實現10.21%同比增長的前提下,納百川的淨利潤卻不增反降。

具體來看,納百川的淨利潤由2022年的1.13億元降至2023年的9825.49萬元,扣非後淨利潤亦由2022年的1.11億元降至8925.78萬元,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同時,納百川的核心產品電池液冷板的毛利率分別爲22.80%、20.14%和19.29%,已經連續兩年下滑。該公司解釋稱,毛利率的走低是尺寸規格較大的產品銷售增加、電池液冷板的平均售價和平均成本上升雙重因素的共同影響。

報告期內,納百川電池液冷板按單片計價口徑的平均單片售價分別爲167.04元、217.37元和253.17元,按單車用量計價口徑的平均單套售價分別爲555.30元、609.76元和603.12元,銷售單價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科創新源、新富科技。

不同尋常的是,納百川2021年至2023年的主營業務毛利分別爲1.18億元、2.25億元和2.21億元,毛利率分別爲23.47%、22.36%和19.84%,前兩年的毛利率均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的24.53%和23.82%。

也正因如此,深交所對納百川毛利率的穩定性依舊持質疑態度,要求其結合電池成本構成及佔比、單車耗用量,說明電池液冷板的銷售單價、毛利率水平及其變動原因及合理性,以及銷售單價高於同行的原因。

納百川在回覆函中稱,爲順應動力電池集成技術方案由CTM向CTP和CTC/CTB方向迭代的要求,該公司的電池液冷板產品也朝着增加接觸面積、提高導熱效率和改善均溫性的方向發展,進而使得電池液冷板尺寸規格增大,耗材增多。

與此同時,納百川生產電池液冷板所使用的主材料鋁材價格持續上漲,加之滁州生產基地產能利用不飽和抬升製造費用,該產品2022年、2023年平均銷售單價分別較上年增長30.13%和16.47%;單位成本分別較上年增長34.62%和17.71%。

而銷售單價增幅略小於單位成本增幅的主要原因,則是納百川主動採取了採取積極的定價策略,在部分產品項目中順應下游客戶的降本需求,以較低的報價參與市場競爭,通過讓利客戶以防止其他競爭者進入,獲取市場份額。

而對於相較同行公司定價較高的問題,納百川方面稱,科創新源、新富科技的整體經營規模較小,產品種類相對較少,存在價格差異主要由於具體產品結構差異,且納百川的價格區間範圍涵蓋另兩者的銷售單價水平。

總體而言,納百川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科創新源和新富科技的銷售價格差異主要系具體產品因適配的電池包和車型不同,尺寸規格存在差異所致。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該公司的產品售價處於合理區間,不存在重大異常。

三、研發團隊有調崗者

要想衝刺創業板上市,企業研發技術壁壘、核心競爭優勢、持續創新能力無疑是考察重點。2021年至2023年,納百川的研發費用分別爲2242.65萬元、3406.96萬元和4394.05萬元,複合年增長率約爲34.68%。

但不同於研發投入的上揚,納百川的研發費用率卻趨於下降,由2021年的4.66%一路降至2023年的3.87%,兩年內下滑0.79個百分點。不僅如此,該公司2022年3.30%的研發費用率,遠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的4.84%。

納百川近三分之一的研發費用用於發放職工薪酬,分別爲733.78萬元、1330.93萬元和1708.96萬元,上升幅度明顯。與此同時,該公司的研發人員也由2021年的65名增至2023年的128名,研發團隊壯大。

一般來說,職工薪酬支出與研發團隊體量的擴大,正是企業重視研發投入的表現。但納百川內部研發人員的平均薪酬分別爲11.29萬元、12.92萬元和13.35萬元,遠低於行業平均值的16.88萬元、18.70萬元和16.49萬元。

這一問題也引起了深交所的關注,深交所要求納百川說明其研發人員是否存在臨時招募或從其他部門調崗、專業背景和工作經歷是否與研發活動匹配、是否具備研發能力並做出實際貢獻,以及研發人員薪酬水平與同行存在差異的原因。

納百川回覆稱,在產品樣件試製階段,該公司需要一批熟悉產品結構及性能,有一定實操經驗的人員參與研發,報告期內調崗增加研發人數共27人。不難看出,納百川的研發團隊中不僅有高學歷研發人才,還存在部分打樣技術工。

2022年,現有研發人員配置緊張的納百川就招募了24名打樣人員進入研發團隊,這類操作人員的學歷要求相對不高,注重實操技能和經驗,另新增研發工程師23人。在納百川看來,上述兩類工種均屬於“專職研發人員”。

納百川補充稱,該公司的專職研發人員包括項目研發部和工藝部人員,其中項目研發部下轄實驗中心和樣件組,專職從事研發工作的員工不從事生產活動,而研發部門開展研發活動時,會根據需要借調部分生產人員以協助樣件打樣工作。

也正因爲有整體學歷水平以專科爲主,工作年限較短、薪酬水平相對較低的打樣人員加入,納百川的研發人員平均薪酬明顯低於同行業公司。就這個維度而言,納百川的真實研發投入,或有一部分投向了屬於定製產品試生產。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