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猪茅”牧原股份首亏背后:是“真乐观”还是“猪”给的勇气?ESG-V评级揭晓真相!

“豬茅”牧原股份首虧背後:是“真樂觀”還是“豬”給的勇氣?ESG-V評級揭曉真相!

新浪財經 ·  06/13 19:12

牧原股份 ,作爲國內領先的豬肉生產企業,近年來一直面臨着嚴峻的財務挑戰。繼2022年對其償債能力的擔憂之後,2023年牧原股份首次出現虧損,負債率大幅上升,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2022年7月,我們曾發表過一篇文章,名爲《牧原股份償債能力“含雷”豬肉漲價管用嗎?》,在這篇文章中,曾提及“牧原股份償債能力壓力山大”、“資產負債結構正處於惡化階段”,當時牧原股份還“榮登”了“償債能力預警前1%上市公司榜單”。

而如今,這個雷終於“爆”了---上市十年,牧原股份首虧,而且再次刷新了資產負債率。

2023年業績顯示,牧原股份資產負債率爲62.11%,較2022年末的54.36%上升7.75個百分點。其中,流動負債達到946.59億元,超過流動資產310.76億元;有息負債合計761.37億元。

在2022年的那篇文章中,就曾提到“牧原的資產流動性在下降,資產轉化爲現金償債的能力在減弱,短期償債能力堪憂。”

時間來到2023年末,牧原股份短期借款大增至469.29億元,較年初增加近178億元。 綜合 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以及其他應付款中借款本息來計算,牧原股份期末帶息負債金額達到765.5億元,較2022年末增加超過170億元。而牧原股份爲高額債務支付了32.39億元的利息費用。

作爲“豬王”牧原股份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大約1109億元,營業成本的高企對公司的利潤空間構成了嚴重擠壓。豬肉市場的供需變化導致豬價持續低迷,這直接影響了牧原股份的銷售收入。從歷史數據來看,牧原股份曾享有高達60%的毛利率,然而,由於市場環境的變化,這一數字在2023年急劇下降至3%,毛利潤縮減至僅有34.46億元,勉強也就覆蓋利息費用的支出。最終,牧原股份由盈轉虧,2023年公司歸母淨利潤整體虧損接近43億元。

牧原股份的財務狀況還受到高額利息費用的衝擊,衆所周知,公司若揹負高額的有息負債,其財務風險隨之增大,特別是在市場環境出現波動時,資金鍊的穩定性將面臨嚴峻考驗。一旦資金鍊斷裂,公司可能迅速陷入財務困境。此外,當有息負債的比例超過總資產的60%,這通常被視爲一種較爲激進的財務策略,它可能使企業在宏觀經濟或行業環境突變時,面臨更加嚴峻的風險。

而從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角度來看,如果上市公司能夠通過正常的經營活動產生穩定的自由現金流,實控人通常沒有動機進行財務造假,因爲這有助於保持公司的穩定發展並增強股東的信心。然而,一旦實控人遭遇經營上的困難,不得不頻繁依靠外部融資來維持運營,同時爲了保持高負債水平,避免銀行收緊信貸,實控人可能會出於生存壓力,採取不顧一切的手段,包括財務造假等極端行爲,以確保公司能夠繼續運作。

牧原股份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金額爲544.51億元,而一年要爲此付出超過32億元的利息費用,這幾乎消耗了其全年的毛利潤。

豬企寒冬已是許久,被稱爲“豬王”的牧原股份日子屬實是有些緊巴,且這也並非2023年獨有。

在年報問詢函中,深交所首當其衝即關注到牧原股份債務壓力,要求公司說明債務結構和規模是否穩健可控?以及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

牧原股份在回覆中卻表現出了樂觀:

首先,牧原股份通過還本續貸的方式,將2023年12月31日到期的124.33億元短期借款延期至2024年12月31日以後;此外,牧原股份也做好了“拆東牆補西牆”的額度準備,目前牧原股份儲備了270.59億元未使用銀行授信額度、80億元債券批文、以及公司已審議通過了公開發行50億元公司債券的相關議案。最後,2022年中時,控股股東曾向牧原股份給予了100億元的借款額度,截至2023年底尚未使用額度有81億元。

三重措施規劃下,牧原股份認爲目前公司的債務結構和規模穩健可控。

事實確實如此嗎?

在深入分析牧原股份的財務狀況後,我們延續2022年的文章討論方式,進一步審視了濟安金信的ESG-V評級報告,濟安金信作爲全球首家提出ESG-V評級的獨立第三方評級機構,其評級體系在傳統ESG的基礎上,創新性地融入了企業價值(V)的考量,爲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全面的企業可持續發展和價值增長評估工具。其中對於針對公司督導(G)方面的評級。濟安金信特別指出,上市公司與銀行關係的關係至關重要,這在企業依賴銀行貸款進行資金運作的經營過程中尤爲顯著。

在這一背景下,違約概率和償債能力成爲了衡量企業財務健康的關鍵指標。濟安金信通過細緻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現金流狀況和債務結構,對企業的償債風險進行全面評估。此外,濟安金信還強調了將外部經濟環境納入考量的重要性,以便更準確地對企業的財務穩健性和償債能力進行綜合判斷。

在最新發布的ESG-V評級報告中赫然顯示着,牧原股份的公司督導(G)評級爲CCC,在十一個級別中,居於倒數三檔。其中違約評級在2023年也處於CCC,在18家畜牧業中排在倒數第七位,進一步突顯了公司在償債能力上的薄弱。

在國內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牧原股份的盈利能力評級爲D,這是最差一檔,排在4597位,表明經營業績遠低於A股市場上市公司平均水平,成本和費用控制混亂;償債能力評級爲CCC,也排在了4853位,表明償付到期所有負債存在較大問題,信譽一般。即便在畜牧業的行業排名中,償債能力也排在了倒數第三位。

濟安金信

濟安金信的報告中還顯示,2022年至2023年的牧原與2012年至2014年的 神火股份 、 雲維股份 相似,這兩隻股票均由於連續兩個會計年度審計淨利潤爲負,後分別被深交所、上交所給予了退市風險警示。

此外,報告還顯示,自2023年9月至今,牧原股份已連續3個季度出現了警訊紅旗,所謂警訊紅旗,指公司經營環境種可能存在故意錯報的高風險徵兆,是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爲發現和揭露舞弊財務報告提供指南。

ESG-V評級的低分,進一步印證了牧原股份所面臨的財務困境,讓我們也看到一幅與公司公開聲明截然不同的圖景。

牧原股份的案例恰恰說明,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傳統的財務指標已不足以全面評估一個企業的真實狀況和未來前景。而作爲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活動的“晴雨表”,ESG-V評級爲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來評估和識別企業的長期發展潛力的窗口,成爲了投資者不可或缺的工具。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