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股价突击大涨逾300%只为合规,日日煮(DDC.US)上市半年即走向退市边缘

股價突擊大漲逾300%只爲合規,日日煮(DDC.US)上市半年即走向退市邊緣

智通財經 ·  06/13 17:20

去年11月3日,在提交招股書5個多月後,日日煮赴美IPO獲得中國證監會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並最終趕在預製菜風口,於11月17日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

實際上,早在2020年日日煮就傳出了擬登陸港股的消息。2021年8月,日日煮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Ace Global Business Acquisition Limited簽署協議簽署協議,擬進行合併後在納斯達克上市,但該計劃最終於2022年10月被日日煮放棄了,也就有了後續在紐交所上市的故事。

然而,半年的美股生活讓日日煮深刻地感受到了什麼叫“水土不服”。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4月30日和5月21日,日日煮接連發布兩份公告表示,2023年業績報告將無法在規定的截至日期前和額外延長的15日內披露,原因是公司缺乏具備美國一般公認會計准則GAAP知識的會計人員,無法按照規範要求編制財務報表。

簡言之,因爲日日煮公司財務部沒有懂GAAP會計準則的財務人員,所以編不來業績。也正因如此,日日煮直接觸發了美國SEC的監管程序和紐交所的退市流程,即年報逾期的公司需要在6個月內儘快提交,若再次違規,交易所可自行決定授予最多6個月寬限時間或直接讓公司進入退市流程。

另外,根據紐交所上市規則,若公司連續30個交易日內證券平均收盤價低於1.00美元,將被視爲“低於合規紅線”,將收到來自美國證監會低股價退市警告。而從今年4月30日到6月11日,公司已連續29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美元,也就是說只要6月12日公司股價再低於1美元,SEC的警告函就會送到公司。

然而就在6月12日,或許是在莫名的“求生欲”驅動下,日日煮股價在最高暴漲389.74%,並於盤中多次觸發熔斷,最終收漲198.10%,股價最終越過1美元定格在1.54美元/股。但即便如此,較當初上市8.50美元的發行價也已跌去8成。

資本市場“不待見”預製菜?

其實在上市前,日日煮被不少市場投資者稱作預製菜“寵兒”。作爲美食圈的“港版李子柒”,日日煮在上市前經歷了8輪融資。其中不乏衆多明星資本,譬如C資本、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合一資本和香江集團等資本。但如今日日煮在美股半年即面臨退市的表現,讓不少投資者認爲美股對預製菜概念“不感冒”,然而實際並非如此。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預製菜行業在中國市場目前的確仍處在發展初級階段,與發達國家的成熟市場相比存在較大差距。追溯歷史,預製菜的概念最先起源於美國。在工業流水線加持下,美國餐飲企業連鎖化率高,因此對穩定供應商需求巨大。此外,西方人的就餐口味和工藝相對單一,消費者普遍能接受預製菜這一餐飲方式。

上世紀70年代,美國的預製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發展,並形成以美國西斯科公司、泰森、康尼格拉爲代表的預製菜巨無霸企業,2021年其銷售額分別爲513 億美元、430億美元、110億美元。以預製菜巨頭西斯科(Sysco)公司爲例,這家公司是北美最大的食品配送企業、北美最大的食品銷售企業,也是全球預製菜行業的引領者。躋身世界500強企業行列,向全球大約72.5萬個客戶提供食品和相關服務,爲36萬家餐廳和飯店提供餐食。截至6月12日,西斯科市值達到354.21億美元。

相較之下,以美食自媒體發家、後轉型爲預製食品品牌的日日煮,上市首日即破發,首日跌幅達到26.9%。並且從今年3月開始,公司股票日均換手率甚至長期僅有0.2%,流動性堪憂。其有如此表現顯然不能埋怨“市場不懂預製菜”,更多的問題在於公司本身。

基本面羸弱終被市場忽視

由於日日煮尚未披露2023年業績,所以目前投資者對其的了解只能根據招股書披露的2021年和2022年年報以及目前最新的2023年Q3業績。

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2年,該公司實現營收2.05億元和1.8億元,同比下滑12.20%。同期,該公司還錄得淨虧損則分別爲4.59億元、1.22億元。將時間往前推,2019年和2020年該公司還分別虧損了1.58億元、1.14億元,這也就是說,四年時間其累計虧損高達8.53億元。

其實按照日日煮的設想,燒錢的目的在於建立一個從內容到變現的生態閉環。

從招股書披露的商業模式來看,日日煮希望憑藉優質美食內容吸引流量,再再通過線下銷售預製食品,最終實現內容變現閉環。但在營收縮水、連年虧損的背景下,日日煮現金流日趨緊張、負債高企,此商業模式似乎瀕臨破產。

從業務結構來看,日日煮的營收主要分爲線上銷售、線下銷售、合作安排收入、廣告、體驗店五大板塊;從產品類別來看,該公司產品類別包括了即熱型、即食型和植物肉等,累計開發SKU超100種。然而即使構建了一個多元化業務結構,日日煮的變現能力依然不是十分理想。就銷售渠道而言,2022年公司線上產品銷售僅實現6701.66萬元收入,相較於2021年的1.49億元,銷售收入直接腰斬。

結合2023年Q3業績,其分部業務收入中,其核心收入來源於線下產品銷售,而品牌合作和線下體驗店收入已完全清零;公司在線產品銷售收入同比下滑39.3%;2023年前三季度廣告收入僅29.87萬元,同比大幅下滑51.9%。

2023年前三季度,雖然日日煮已啓動控費策略,對應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履約費用同比分別減少6.5%、35.2%和46.5%,推動淨虧損收收窄至1577.26萬元。然而從現金流年度數據來看,截至2022年末,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爲負值,淨流出3708.30萬元,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9690.46萬元。與此同時,截至2022年年末,日日煮的流動資產總額爲1.56億元,流動負債總額爲2.61億元;總資產爲2.55億元,總負債爲3.74億元,負債高於資產總額,可見日日煮還存在不小的償債壓力。

綜上所述,日日煮遭到二級市場投資者忽視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其基本面羸弱,難以撐起公司的商業模式和日常運營,自然也起不到支撐股價和估值的作用。而由於沒有“源頭活水”,突擊性的提振股價只能短暫爲日日煮在美股“續命”,難以真正獲得市場的青睞。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