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乘联分会:6月上旬新能源车市场零售18万辆 同比增长27%

乘聯分會:6月上旬新能源車市場零售18萬輛 同比增長27%

智通財經 ·  06/13 16:59

6月1-10日,乘用車新能源車市場零售18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27%,較上月同期下降11%,今年以來累計零售343.6萬輛,同比增長34%。

智通財經APP獲悉,乘聯分會發佈的數據顯示,6月1-10日,乘用車新能源車市場零售18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27%,較上月同期下降11%,今年以來累計零售343.6萬輛,同比增長34%;6月1-10日,全國乘用車廠商新能源批發19.7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56%,較上月同期增長10%,今年以來累計批發383.5萬輛,同比增長32%。

6月1-10日,乘用車市場零售36.0萬輛,同比去年同期下降8%,較上月同期下降23%,今年以來累計零售843.3萬輛,同比增長5%;6月1-10日,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35.2萬輛,同比去年同期下降13%,較上月同期增長4%,今年以來累計批發993.6萬輛,同比增長8%。

2024年6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平穩起步

6月第一週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3.6萬輛,同比去年同期下降8%,較上月同期下降23%。

6月1-10日,乘用車市場零售36萬輛,同比去年同期下降8%,較上月同期下降23%;今年以來累計零售843.3萬輛,同比增長5%。

今年6月共有19個工作日,較去年的21個工作日少兩天,不利於6月的半年銷量衝刺。春季新車降價潮結束,北京電動車號牌5月底發放,以舊換新的更新拉動,共同推動6月購車熱度的延續。

乘用車市場進入半年收官期,各地方和車企努力衝刺銷量業績的意願很強烈,新車型交付量伴隨製造企業體系能力提升,快速釋放產能佔領先機,因此6月仍是銷量走勢較好的月份。

2024年6月全國乘用車廠商銷量平穩起步

6月第一週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日均3.5萬輛,同比去年6月同期下降13%,環比上月同期增長4%。

6月1-10日,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35.2萬輛,同比去年同期下降13%,較上月同期增長4%;今年以來累計批發993.6萬輛,同比增長8%。

2024年高考人數1,342萬,創歷史新高,這也將帶來高考後的學車熱和旅遊熱,有利於6月的車市持續走強。隨着智能新能源車第三空間的體驗提升和綜合使用成本的穩定預期,今年夏季自駕遊火爆程度又將有提升,私車自駕等個性化、低成本出行方式成爲更多人選擇。

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需求不同,不是能簡單全面替代的,常規燃油車消費的持續低迷是抑制車市全面回暖的重要因素,此次以舊換新等政策合理保證了燃油車消費群體的換購需求,對車市平穩發展意義很大。國家對當前“促進消費、提振內需”的通盤考慮和細節把握日趨清晰和精準,市場“淘汰更新”和“換購更新”的消費潛力將逐步得到釋放,有益於未來幾個月的車市逐步走強。

從乘用車廠商監控數據來看,2024年1-5月份中國自主品牌車出口在海外當地市場零售同比增長了57%,其中5月自主車出口的海外零售同比增長57%,繼續保持強勢增長的態勢。由此判斷中國乘用車的6月出口仍會保持良好增勢,將推動着6月份總體乘用車的國內外銷售總量繼續環比有較好的增長。

2024年5月汽車進出口快報

海關總署6月7日發佈數據顯示, 5月份汽車包括底盤整體出口達到56.9萬輛,同比增長30%,當月出口金額達到105億美元,同比增長17%。實現較強的增長。今年1-5月份,汽車整體出口達到245萬輛,同比增長27%,汽車出口金額達到464億美元,同比增長20%。我國汽車出口保持高增長,汽車整車出口的新動能繼續保持強勢。汽車出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顯示我國出口多元化發展,出口韌性強。中國汽車製造商在過去幾年中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車企注重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產品設計、工藝和品質控制,使其能夠在國際市場上與其他汽車製造商競爭。

中國汽車出口在5月表現良好的原因包括汽車業高品質競爭力、全球供應鏈重組以及國際汽車市場需求增加。這些因素共同促進了中國汽車整車出口的增長。近年來,中國汽車出口整車強而汽車零部件出口弱,整車出口從百億美元突破千億美元,而汽車零部件持續徘徊。未來在全球汽車競爭中,中國汽車零部件需要加速配合整車出海,實現可持續發展。

2024年4月二手車交易168萬輛增長15%

中國二手車市場發展,隨着國家對二手車以舊換新政策的推動,二手車潛力巨大。2024年4月的二手車交易168萬輛、增長15%,交易額1,111億元,增長23%;1-4月交易628萬輛、同比增長9%,交易額4,251億元,增長18%。與此同時,由於二手車交易的檔次不斷提升,二手車交易額逐步地提升,2022年二手車交易額達到10,596億元,2023年達到11,795億元,增長11%的水平,按2024年1-4月增長18%測算,全年預計1.4萬億元,體現了二手車交易的規模不斷提升。

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呼籲下,二手車流通改善。各地交管部門便利群衆企業辦事,促進二手車流通。但與國際先進的發達國家市場相比,中國二手車的交易比例相對比較低,而中國的汽車市場起步相對較晚,二手車消費起步更晚,目前二手車正在處於快速崛起階段,未來發展潛力極其巨大。尤其是新能源車的發展,讓中國更多的普通消費者有了購車和用車的低成本優勢,隨着5月國家報廢更新政策的發佈,汽車經銷商集團的二手車業務和汽車報廢更新將蓬勃發展,中國二手車發展潛力極其巨大。

百年大變局下的車企要卷,但要適度

目前汽車行業的卷,主要是是新舊生產動能的轉換,常規燃油車的油耗高,體驗差,必然被純電動和插混等車型逐步替代。目前的競爭不是簡單的低層次的卷,而是產業大變革的必要階段。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超高速發展,目前已經達到50%左右滲透率的情況下,社會需要建立油電同權的合理的競爭環境。車企要適應行業大環境的變化,但企業也要適度保護員工的利益。

我們一直建議油電同權,行業環境逐步回歸合理競爭的公平環境。近年來隨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大幅提升,行業內外關於取消新能源汽車“政策特權”的呼聲逐漸浮上水面。中國的電價世界超低,而中國的油價中一升油半升稅,油車用戶稅負與電車嚴重差異化。尤其是依託“綠牌”所獲得的免車購稅,優先上牌資格、免限行資格等,改變了消費選擇。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超高速發展,目前已經達到50%左右滲透率的情況下,社會需要考慮建立油電同權的合理的競爭環境。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稅是傷人害己

歐盟將從下月開始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普遍徵收高達21%的關稅,這是典型的保護主義,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貿易規則,損害中歐經貿合作和全球汽車產業供應鏈的穩定。

中國新能源車發展是依託國內龐大的消費市場,也是中國強大的製造業產業鏈的推動,歐盟加徵關稅的傷害性較大,讓歐盟消費者無法享受到更高性價比的高水平的中國電動車,同時也讓歐洲車企弱化競爭環境,暫時實現平穩發展。但我們判斷,由於世界的汽車供給從緊缺到過剩,歐盟即使抑制中國電動車的進入,歐洲的車市競爭也會更爲激烈,前幾年疫情期間的歐美車企躺着掙錢的好時候過去了。

目前中國車企已經在自律性的控制出口歐盟的規模和價格,歐盟用關稅建立起來的保護圈短期應該有一定效果。但長期看溫室中的花朵肯定還是要接受世界大環境的影響的,因此歐洲新能源市場的保護不利於競爭力提升,保護區外的市場預計會快速的丟失,中國車企未來走向世界的效果會逐步凸顯。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