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直观复星产业基地启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一步国产化

直觀復星產業基地啓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進一步國產化

藍鯨財經 ·  06/13 16:49

藍鯨新聞 6 月 13 日訊(記者 屠俊)繼去年 6 月直觀復星醫療器械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直觀復星 ")申報的 " 胸腹腔內窺鏡手術控制系統 "(本土化生產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成功獲得 NMPA 批准上市後,2024 年 6 月 12 日,位於上海張江國際醫學園區的直觀復星總部產業基地正式啓用。

這意味着,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國產化進一步推進,而隨着政策助推市場的逐漸擴容、疊加國產化後帶來的產業鏈和價格優勢,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裝機量有望在國內快速爬坡推開。

2000 年,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正式成爲受 FDA 批准用於臨床手術的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系統,2006 年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進入中國市場,到目前,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已經在中國服務超 54 萬名中國患者,在全國 300 多家醫院落戶,累計裝機量已超 380 臺。

直觀復星首席執行官潘小峯向藍鯨財經表示,以美國爲例,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已經非常普及,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裝機量已經達到幾千臺,在包括社區醫院在內的全國幾千家醫院裏都有應用,而以人口密度來衡量,中國市場未來還有廣闊的空間,總裝機量會有數量級的提升。

至於爲何國內外裝機量還存在巨大差距,潘小峯指出,此前,中國一直在一個追趕的過程中,2006 年第一臺機器進入中國後,經過不斷地驗證,終於逐漸被大家接受這是一個安全可靠、具有臨床優勢的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醫用設備配置需要向衛健委申請許可證,而腹腔鏡手術機器人系統屬於乙類大型醫用設備。乙類大型醫用設備由省級衛生健康委負責配置管理。過去,在配置證有限的情況下,各個專科實力較強,承擔教學任務的大型三甲醫院才能獲得配置證。

" ‘十三五’期間配置證增多讓行業迎來第一個高峰,而‘十四五’期間,腹腔內窺鏡手術系統共導入 559 臺,與‘十三五’相比,數量顯著提升;未來,如果‘十五五’迎來配置證進一步放開,政策疊加技術成熟、國產化量產和價格優勢等,手術機器人在國內完全可能呈現爆發。" 潘小峯向藍鯨財經表示。

直觀復星由美國直觀醫療與復星醫藥於 2017 年共同注資成立。此次啓用的直觀復星總部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約 7 億元人民幣,這也是直觀醫療在亞太地區最大的研發、生產和培訓一體化基地,新總部基地啓用初期將聚焦於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及 Ion 系統部分配件的生產。

對於該基地,復星醫藥董事長吳以芳表示,對於中國基地而言,首先是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我們希望它能夠真正把成本好好地降下來,利用中國的供應鏈和中國製造的優勢,能夠把達芬奇機器人的生產成本進一步優化,使得我們這個基地有全球競爭力。

" 除了中國市場之外,我們也希望直觀復星成爲全球供應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去實現中國製造、全球供應這樣的一個小目標。在保證生產穩定,把成本、供應鏈理順的前提下,作爲合資公司,直觀復星也會有自己獨特的發展策略和方向。" 吳以芳說。

手術機器人作爲醫療器械領域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正憑藉其精準、微創、高效的顯著特點,深刻改變着外科手術的傳統面貌。其中,人才培訓成爲重要一環。

據悉,直觀復星創新中心爲國內醫療專業人士提供直觀醫療全球統一標準的技術培訓課程,全新升級的直觀復星創新中心達芬奇手術室面積 550 多平方,可以同時開展 10 臺達芬奇手術培訓。Ion 培訓層設置有一間 CT 室和三間介入手術室,可爲呼吸科及胸外科等客戶提供高度真實的呼吸介入臨床模擬環境和培訓課程。直觀復星新創新中心每年可培訓 4000 多位醫護人員。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