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粮包装争夺战打响,奥瑞金出手挑战中国宝武

中糧包裝爭奪戰打響,奧瑞金出手挑戰中國寶武

藍鯨財經 ·  06/12 20:05

藍鯨新聞6月12日訊(記者 徐曉春)拿下中糧包裝的控制權,也就意味着坐上金屬包裝龍頭的交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資本戰中中國寶武與奧瑞金早就殺紅了眼。

6月12日,中糧包裝股價持續收漲,收於7.1港元/股,在雙方要約收購的刺激下,二級市場狂歡,股價持續上漲,中糧包裝的控制權價格隨之水漲船高,這也就考驗着雙方的資金實力。

早在2016年時,向外投資擴張的奧瑞金即成爲中糧包裝第二大股東,實控人周雲傑派出兒子周原和奧瑞金總經理沈陶進駐董事會,參與其經營管理。

七年後的2023年,中國寶武發起進攻,鎖定中糧包裝大股東中糧集團持有的29.7%的股份,併發出要約意圖將中糧包裝私有化。隨後奧瑞金同樣公告籌劃全面要約收購作爲反擊,半年之後,奧瑞金給出的要約價格較中國寶武加價5%。不過以奧瑞金目前的資產狀況而言,收購略顯吃力,在自有資金之外,奧瑞金或還需要通過貸款來支付部分要約對價。

奧瑞金再加碼,水漲船高的股價考驗資本實力

6月7日晚,奧瑞金正式提出要約收購計劃。

奧瑞金將以下屬華瑞鳳泉的境外子公司作爲要約人,要約價格爲每股7.21港元,以現金方式收購除奧瑞金自身持有之外的中糧包裝其他全部已發行股份。以7.21港元/股的價格計算,收購中糧包裝其餘全部股份,奧瑞金需要付出最多61億港元的對價,約合人民幣55億元。6月11日中糧包裝微漲2.47%,收於7.04港元/股。

需要注意的是,中糧包裝自然人股東張煒持有2.45億股股份,佔中糧包裝總股本的22.01%。6月6日,奧瑞金與張煒訂立不可撤銷的承諾,在本次要約期間,奧瑞金將取得張煒所持全部中糧包裝股權。以7.21港元/股的要約價格計算,奧瑞金將支付17.66億港元的對價,約合人民幣16.41億元。

目前,中糧包裝本身不存在實際控制人,奧瑞金通過子公司奧瑞金髮展和湖北奧瑞金持有中糧包裝24.4%的股權,拿下張煒所持股份後,奧瑞金持股比例上升至46.41%。本次要約完成後,奧瑞金將取得中糧包裝的控制權,公司實控人周雲傑也將成爲中糧包裝的實控人。

中糧包裝和奧瑞金同爲金屬包裝行業龍頭,中糧包裝主要生產主要生產二片罐和單片罐等包裝產品,覆蓋飲料、啤酒、乳製品等包裝市場,公司業務與奧瑞金有很大程度的重疊。

在此之前,中糧集團持有中糧包裝29.7%的股份,是其第一大股東。2023年6月,中糧集團首次公告計劃出售所持中糧包裝股權,並已經與第三方買家進行了初步洽談。從後續來看,這個第三方買家即爲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寶武”),中國寶武由國資委全資持股。

2023年9月,中國寶武拉來了國務院間接控股的國新投資作爲聯席要約人,共同出資設立長平實業,由中國寶武和國新投資分別持股61.54%和38.46%,以長平實業作爲要約人,一同推進對中糧包裝控制權的收購。

中國寶武旗下本身有同樣從事金屬包裝業務的上市公司寶鋼包裝(601968.SH),2023年末,中國寶武下屬子公司合計持有寶鋼包裝60.51%的股權,爲其控股股東。從規模來看,寶鋼股份是僅次於奧瑞金、中糧包裝的行業第三大龍頭公司。投資者曾多次向寶鋼包裝提及,公司中國寶武收購中糧包裝後是否會併入寶鋼包裝等問題,寶鋼包裝一直未進行正面確認。

但中國寶武絕不想放棄這個一舉成爲行業老大的機會,同年12月6日,中國寶武正式發出要約意圖將中糧包裝私有化。中國寶武給出的要約價格爲6.87港元/股,最高收購對價約76.49億港元,以當日匯率摺合人民幣約70億元。彼時,中糧集團旗下實際持股主體中國食品與中國寶武方簽訂不可撤銷的承諾,要約收購完成時,中國寶武將取得中國食品持有的中糧包裝29.7%的股份。

而就在中國寶武發出要約的六天之後,作爲中糧包裝第二大股東的奧瑞金同樣公告籌劃全面要約,意在取得中糧包裝控制權。

今年2月,中國食品向中國寶武方出售股權的方案獲得國資委批准。同月,奧瑞金也有實質性的動向,公司聯手老朋友華彬投資旗下私募基金廈門瑞彬設立子公司華瑞鳳泉,專門用以實施對中糧包裝的要約收購,奧瑞金同時向華瑞鳳泉增資約30.92億元。直到6月7日,奧瑞金通過華瑞鳳泉的境外子公司作爲要約人,正式對中糧包裝提出要約收購,價格較中國寶武方高出5%。

但以目前奧瑞金的資產狀況來說,完成對中糧包裝的要約收購併不容易。截至3月30日,奧瑞金賬面有貨幣資金約14.27億元。同時,奧瑞金還有30.87億元的短期債務以及5.45億元的長期借款等帶息負債。奧瑞金自有的資金尚無法覆蓋其短期債務,也不夠完成對張煒所持股份收購對價的支付。

在最新的預案中,奧瑞金表示將以自有資金和自籌資金完成支付,爲此華瑞鳳泉向浦發銀行合計申請不超過110億元的授信額度。

而在中國寶武和奧瑞金爭奪控制權的這一年時間裏,中糧包裝的股價推高近80%,達到近十年的最高值,市值增長約35億港元,截至6月12日收盤,中糧包裝股價爲7.1港元/股,總市值爲79.05億港元,伴隨着股價上行趨勢明顯,中國寶武和奧瑞金雙方的資金壓力也將持續加大。

靠紅牛起家,奧瑞金靠收購擴張

在當下的二片罐市場格局中,奧瑞金、中糧包裝、寶鋼包裝市佔率分別爲20%、18%、17%。對奧瑞金和中國寶武來說,誰拿下中糧包裝的控制權,也就自然穩坐二片罐龍頭之位。

奧瑞金本身設立於1997年,成立後即一直從事食品飲料金屬包裝產品的生產銷售。目前,上海原龍以32.67%的持股比例爲奧瑞金控股股東,上海原龍實控人周雲傑同時爲奧瑞金實控人。除了上海原龍外,周雲傑還通過控制的北京二十一兄弟持有奧瑞金0.68%的股份。

早年間,事業剛起步的奧瑞金遇上了初入中國市場的紅牛,奧瑞金與紅牛中國經營方華彬集團的緣分也自此開始。於是,奧瑞金直接將工廠開到了紅牛的家門口,也就是奧瑞金所稱的“跟進式”生產佈局模式。2004年以前,奧瑞金和紅牛之間基本是業績綁定的狀態,奧瑞金一度是紅牛罐的唯一供應商,紅牛也貢獻了奧瑞金幾乎全部的收入。

2010年,奧瑞金進行改制時,紅牛實控人嚴彬通過控制的弘灝集團持有奧瑞金8%的股份,成爲公司第三大股東。2012年,奧瑞金以“金屬包裝第一股”的身份登陸深交所。上市前一年,奧瑞金92.64%的收入集中來自前五大客戶,最大客戶紅牛的銷售佔比達到70.56%。

當時的奧瑞金收入主要來自紅牛和加多寶等兩大產品的銷售,只是後來華彬集團身陷與泰國天絲的紅牛品牌之爭,加多寶也面臨着廣藥集團和鴻道集團之間的商標糾紛。上市後不久,奧瑞金的業績也受到影響,同時公司開始通過資本運作試圖擺脫對紅牛的依賴症。到2023年,奧瑞金向前五大客戶銷售比重下降至56.09%,向第一大客戶銷售佔比約爲33.65%。

2015年前後,奧瑞金通過投資將觸手伸向同行業企業。2015年一個多月的時間,奧瑞金及其一致行動人4次舉牌永新股份(002014.SZ),後者是黃山市國資委旗下上市公司,主要產銷彩印複合軟包裝材料,下游核心客戶包括伊利、雀巢、寶潔等。到2019年時,奧瑞金取得了永新股份24%的股份,至今仍是其第二大股東。

一年之後,奧瑞金的投資佈局覆蓋到了金屬包裝行業老二。2016年,奧瑞金參與中糧集團旗下企業的混合所有制試點改革,受讓中糧包裝27%股份,實現對中糧包裝戰略投資。同樣,奧瑞金至今也是中糧包裝第二大股東。

在大比例持股後,奧瑞金進入了永新股份和中糧包裝董事會,參與其經營決策。目前,奧瑞金的實控人周雲傑派出兒子周原擔任永新股份副董事長,奧瑞金總經理沈陶擔任董事,同時二人也出任中糧包裝非執行董事。

2018年,奧瑞金瞄準了全球最大金屬包裝公司波爾,收購其在中國的包裝業務。次年,奧瑞金又發行可轉債,以2.05億美元完成了對波爾相關業務的收購,整合了波爾原本的百威、青島啤酒等啤酒行業大客戶資源。2021年,奧瑞金又完成對香港景順的收購,間接取得了其下屬子公司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地區的食品罐包裝和鋁製氣霧罐包裝業務。奧瑞金逐步降低了對紅牛的依賴。

此外,2021年下半年,奧瑞金引入華潤系入股,華潤資本旗下的珠海潤格長青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爲奧瑞金的第二大股東,華潤資本董事、總經理秦鋒成爲奧瑞金非獨立董事。之後,奧瑞金通過投資將資本版圖擴張到自有品牌飲料、預製菜、冰球、足球、新能源等行業。

頻頻佈局收購同行業公司後,奧瑞金暫時坐上了金屬包裝行業龍頭的寶座。2023年奧瑞金實現營收約138億元,中糧包裝收入約爲103億元,是金屬包裝行業唯二收入過百億的企業。上市至今,奧瑞金的淨利潤合計近86億元,但不斷外延式併購下,其資金流動性並不算好,如今奧瑞金想完全吃下中糧包裝仍有資金壓力。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