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南网储能:富国基金、华泰证券等多家机构于6月7日调研我司

南網儲能:富國基金、華泰證券等多家機構於6月7日調研我司

證券之星 ·  06/12 18:44

證券之星消息,2024年6月12日南網儲能(600995)發佈公告稱富國基金、華泰證券於2024年6月7日調研我司。

具體內容如下:

投資者提出的問題及公司回覆情況整理

問:公司未來抽蓄的建設投產計劃如何?有無具體的資金投入計劃?是否考慮再融資?

答:公司目前核準在建抽蓄項目有 9個,按照規劃,2個項目計劃十四五期間建成投產,另外 7個項目將在“十五五”期間建成投產。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在開展全國抽水蓄能需求調查及規劃調整工作,如果調整涉及到公司的項目,公司將相應調整建設投產計劃。

公司未來資本開支計劃主要依據公司項目投資建設運營的需要制定。按照抽蓄每千瓦造價 5500 元計算,公司今明兩年,及“十五五”期間抽蓄合計需要投資約 1000 億元,其中資本金約 200億元。如有再融資計劃,公司將嚴格按規定履行審議、披露程序。

問:公司抽水蓄能是否會進入現貨市場?

答:《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完善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2021〕633 號)提出,加快推動抽水蓄能電站平等參與現貨市場交易。《廣東省能源局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關於 2024年電力市場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粵能電力函〔2023〕704 號)明確,2024年將開展抽水蓄能電站報量報價參與現貨市場試點交易。

目前,公司正在積極配合能源主管部門,開展抽水蓄能電站參與現貨市場試點交易的準備工作。

問:公司參股力神青島是基於什麼考慮因素?如何考慮發展戰略性新興業務的?

答:公司投資青島力神是基於戰略考慮,爲了提升產業鏈戰略協同能力,保證公司新型儲能供應鏈穩定。同時,公司有新型儲能應用場景和相關技術能力,與青島力神的合作有助於推動產研用一體發展,促進新型儲能技術進步。

公司發展戰略性新興業務方向是沿着儲能產業鏈上下游開展,例如,公司參股投資了青島力神;成立了啓鳴數智、啓安衆智兩家全資子公司,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服務、技術輸出;與廣汽優湃、蔚來汽車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換電站、電池銀行、虛擬電廠等領域開展合作。

問:廣東地區電化學儲能進入現貨市場了麼?

答:公司梅州寶湖儲能電站於 2023年 10月 1日起參與廣東電力現貨市場交易。由於新型儲能參與電能量市場交易尚處於試點階段,目前寶湖儲能站的收益模式沒有發生根本變化,還是收取租賃費爲主。


問:公司認爲未來何種商業模式更有利於新型儲能發展?

答:我們希望,新型儲能能夠形成多種收益疊加的商業模式,即租賃收入(容量電費)加調峯、輔助服務等市場化收入,以利於新型儲能健康可持續發展。


問:公司新型儲能電站電池的使用壽命如何?

答:公司目前採購的磷酸鐵鋰電池單體均要求使用壽命循環次數不小於 6000次。


問:目前火電靈活性改造、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等幾種儲能方式的應用場景有何區別?

答:火電靈活性改造有利於增強電力系統調節能力,但本質上火電並不是儲能方式,只能調峯,響應不及抽水蓄能、新型儲能靈敏。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在系統中作用更加多樣,具有調峯、填谷雙向調節功能,調節能力更強,同時還具備儲能功能,可有力支撐新能源消納。抽水蓄能是目前最成熟、應用最廣泛、規模最大、全生命週期成本最低的電力儲能,反應較爲靈敏,達到分鐘級,主要用於電網大規模調節。電化學儲能的單站規模、存儲電量遠不及抽水蓄能,目前的經濟性也比抽水蓄能低,但其調節性能好,響應速度達到毫秒級,加上選址靈活、建設週期短等優點,在區域調峯、調頻、調壓、緩解輸電線路阻塞、應急備用等應用場景可發揮較大作用。


南網儲能(600995)主營業務:抽水蓄能、新型儲能和調峯水電。

南網儲能2024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13.25億元,同比下降5.96%;歸母淨利潤2.85億元,同比下降24.95%;扣非淨利潤2.9億元,同比下降23.62%;負債率45.81%,投資收益177.68萬元,財務費用1.09億元,毛利率49.22%。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5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3家,增持評級2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爲10.86。

以下是詳細的盈利預測信息:

圖片

融資融券數據顯示該股近3個月融資淨流入7659.44萬,融資餘額增加;融券淨流出670.92萬,融券餘額減少。

以上內容由證券之星根據公開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網信算備310104345710301240019號),與本站立場無關,如數據存在問題請聯繫我們。本文爲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