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2030年光储将迎TW级时代!协鑫科技联席CEO兰天石:光储产业链应联合出海

2030年光儲將迎TW級時代!協鑫科技聯席CEO蘭天石:光儲產業鏈應聯合出海

時代財經 ·  06/12 15:50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張汀雯

6月11日,SNEC PV+第十七屆(2024)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正式拉開序幕,SNEC大會全球綠色能源領袖對話圍繞光儲產業鏈合作與技術創新展開。

“中國的光伏最大的優勢不來源於某一個企業,而來源於產業鏈的協同,我們應該抱團出去。協同光伏的企業聯合出海,可以爲整個世界創造更多、更低價、更有優勢的協同產業。”協鑫科技(03800.HK)聯席首席執行官蘭天石如此強調光儲產業協同的重要性。

中國光伏行業經過快速發展,產業鏈早已具備了世界級的生產能力。當下產業鏈上的企業也正面臨着行業週期的動盪,上能電氣(300827.SZ)總裁段育鶴認爲,機遇和挑戰並存,技術進步、成本下降也帶來了好的發展機會。

“內卷”也是光儲行業當下被反覆提及的關鍵詞。段育鶴對行業仍持信心,他說:“大家經常講光伏捲到一定程度了,儲能也捲到一定程度了,甚至沒有再存活下去的空間,但我們自己依然還是比較樂觀,因爲大家都想繼續留在這個牌桌上。”

常作爲光伏配套的儲能行業,也正經歷着與光伏行業相似的機遇和挑戰。光伏的不穩定性需要儲能來彌補,除此之外,光儲與氫能結合、新舊能源進行多能互補,都是行業繼續挖掘的應用方向。

“儲能項目從幾兆瓦、到幾十兆瓦,一直到現在的GW級,大規模的應用證明儲能產品是有效的,能給電網、發電系統帶來作用”,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餘峯表示。

隨着現在大量應用的發展,儲能板塊也不斷有細分領域出現。從2018年之前的用戶側儲能,發展到電網側,再到近幾年的工商業儲能、光伏儲能。餘峯認爲,細分領域的發展給企業帶來了增長機遇,甚至能成爲第二曲線的增長。

此前許多業內人士均認爲2030年左右,光儲行業會迎來TW級(太瓦,功率單位)時代。在這個過程中,如何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在行業大洗牌中存活下來,成爲每個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林洋能源(601222.SH)高級副總裁方壯志指出,儲能產業要聚焦於在全生命週期爲客戶提供價值,而不單純只着重看價格;要更聚焦於應用場景,而不是單純的產品;堅持國際化,並且在國際化的過程堅定本地化,融入到當地;堅持長期主義,要和時間做朋友,不要老提彎道超車,有的時候會超成功,有的時候會“翻車”。

“在光儲成本明顯的優勢下,我們要有長期主義,找場景,注重於全生命週期的價值,而不要一直追求短期的,總想卷死別人自己活下來,從過去的經驗來說是做不到的”,方壯志表示。

35f3a4a06eb24315878dd75f711cf9dd.jpg對話現場。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對於全球化這一議題,蘭天石認爲,光伏產品的全球化已經走了很多年了,但產業的全球化剛剛開始。

“中國光伏最大的優勢來源於產業鏈的協同,光伏在協同上創造的價值,包括光儲、光氫等創造的價值遠遠大於僅僅把一個工廠建起來。協同光伏的企業聯合出海,可以爲整個世界創造更多、更低價、更有優勢的協同產業。”

蘭天石進一步表示,在未來的過程中,區域化競爭已經逐漸淡化,而區域化本土製造開始抬頭。

“這是因爲現在的人效已遠高於15年前。當年製造一噸多晶硅需要10個人、製造千噸級的多晶硅大約需要3000~4000人,而現在製造10萬噸級多晶硅也僅需1000多人。因此,人效的大量提升會使海外當地的人口滿足就業。所以我相信,最終全球各個主要的發達國家都會有光伏產業的本土化落地。我也堅信光伏企業們未來會在全球各地再次攜手爲當地的人民去創造綠色價值。”蘭天石說道。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