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双巨头财报报喜: 万亿元级赛道 医药电商迎来拐点

雙巨頭業績報喜: 萬億元級賽道 醫藥電商迎來拐點

證券市場紅週刊 ·  06/12 14:21

目前,醫藥電商行業發展處早期階段,滲透率較低,未來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隨着國家醫改政策持續推進,處方藥外流趨勢將持續提升院外市場總體規模,並加速藥店行業線上化率的提升。

醫藥電商巨頭頻傳利好業績:2023年,京東健康實現收入535.3億元,同比增長14.54%,歸屬於本公司所有者的年度盈利21.42億元,同比增長463.49%;阿里健康實現收入270.27億元,同比增長1%,淨利潤8.83億元,同比增長64.6%。

從經營利潤來看,2023年京東健康爲8.25億元,相比上年的-6260萬元已經扭虧爲盈;阿里健康經營利潤爲9.51億元,同比增長74.41%。在疫情期間高基數的情況下,2023年兩家公司仍然保持了增長趨勢。隨着國家取消處方藥網上銷售限制,加之消費習慣的改變,以醫藥電商爲主要業務的互聯網醫療上市公司仍將保持快速增長趨勢。

扭虧爲盈

京東健康和阿里健康主營“互聯網+醫療健康”一體化平台業務。2014年,京東健康作爲京東集團獨立的業務類目開始運營,2017年推出在線問診服務,2018年推出在線處方服務,逐漸發展成現在的零售藥房業務與在線醫療健康服務業務爲一體的主營業務。阿里健康是2014年阿里巴巴聯合雲鋒基金通過收購中信二十一世紀借殼在港股上市,通過收購廣州五千年醫藥連鎖公司,啓動醫藥電商自營業務。

兩家公司大部分收入來自於醫藥電商,即在線零售藥房自營業務。醫藥電商的發展始於2005年,先後經歷初創期、探索期、快速發展期和洗牌期,行業格局逐漸形成,而政策對醫藥電商行業的支持力度也逐漸明朗。

目前阿里約有8.1億的用戶流量,京東集團約有5.7億的用戶流量,而京東健康和阿里健康分別得益於京東、淘寶用戶群體的導流,已經發展成爲中國前兩大醫藥電商平台。近年來,兩大醫藥電商的自營業務均保持高速增長:2019-2023財年,京東健康自營業務94.35億元增長至457億元,阿里健康的醫藥自營業務收入從42.27億元增加至237.39億元。

背靠京東集團和阿里巴巴,依託其龐大規模的年活用戶、供應鏈、技術等多方支持,京東健康和阿里健康醫藥電商龍頭地位穩固,在強大協同效應之下,醫藥電商的營收和各經營指標都保持良好增長趨勢。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京東健康過去12個月的年度活躍用戶數量達到1.72億,2023全年日均在線問診諮詢量已超過45萬。截至2024年3月31日,天貓健康平台的年度活躍用戶達到3億,天貓健康平台已服務商家超過3.5萬,同比增長28%;且其在線自營店的年度活躍消費者數量保持穩定,累計會員數增長至7700萬,相應其ARPU同比增速17.2%,同時,慢病用戶DOT時長同比增長7.6%。

此外,新冠疫情大幅提高了To C賽道消費者滲透率與行業整體被重視程度。

相比線上零售,線下藥房效率較低。傳統線下零售藥房高度分散,削弱了其在定價談判中的議價能力;與此同時,線下藥房易受效率低下及相對較高的運營成本的影響。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9年中國前五大線下藥房的平均存貨週轉天數爲86.1天,明顯高於發達國家的33.8天,因此消費者越來越多地被線上零售藥房所吸引。

更爲重要的是,近年來醫藥電商開始受到國家有關政策的大力支持,而處方藥外流極大程度提升了醫藥電商的滲透率和市場空間。

滲透率持續提升

互聯網醫療涵蓋醫藥電商、在線診療、健康疾病管理及內容平台等To C端業務模式,以及數字化基礎設施、線上企業服務等To B端業務模式,其中醫藥電商受益於藥品及非藥品線上銷售滲透率提升及處方外流等趨勢,市場規模最大,盈利模式最具確定性。

目前,醫藥電商行業發展仍處早期階段,未來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藥品終端市場分爲零售端和醫院端,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藥品終端銷售額爲17747億元,其中絕大部分爲線下銷售。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人口老齡化趨勢深化、慢病發病率上升和有利政策的支持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醫療市場之一。因此,受到藥品供應多樣化和用藥需求不斷增長的驅動,中國醫藥市場呈現穩步上升趨勢。

中國醫藥電商作爲醫藥流通的渠道之一,受益於全渠道的增長趨勢,其交易規模逐年增長。零售端來看,在線零售藥房銷售規模近年增長迅速:2015-2021年,線下藥店市場規模複合增長率爲7.1%,而在線零售藥房市場規模複合增長率達到51%,遠高於線下藥店市場。

但是,就整個藥品終端銷售而言,目前線上滲透率仍較低,根據京東健康招股書,2019年中國僅有2.4%的藥品通過院外在線零售藥房分銷。不過,隨着國家醫改政策持續推進,處方藥外流趨勢將持續提升院外市場總體規模,並加速藥店行業線上化率的提升。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估計中國門診藥品銷售額中高達87.6%可以在院外流通,而該銷售額中高達32.5%可以在線上分銷。除藥品外,在線零售藥房還銷售醫療器械及營養保健品,醫療健康產品化性質及慢性病相關的重複性購買需求預計會迅速擴展該等醫療健康產品的線上滲透率。相比消費品約25.9%的線上滲透率,2019年院外藥品銷售中僅7.6%的藥品通過線上分銷,醫療器械零售中僅16.8%通過線上分銷,因此預計到2030年,27.5%的藥品將通過院外藥品銷售渠道進行線上分銷,40.9%的醫療器械將通過醫療器械銷售渠道進行線上分銷。

2019年,中國在線零售藥房市場規模爲1050億元,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預計中國在線零售藥房市場規模將迅速擴張,並分別於2024年及2030年達到人民幣4560億元及人民幣1200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分別爲34.2%及17.5%。

互聯網醫療大有可爲

京東健康主營業務中,除自營零售藥房外,還包括在線平台和全渠道佈局業務,其中在線平台通過單獨合同條款按銷售額比例收取佣金和平台使用費,全渠道佈局業務(O2O藥店配送)根據銷售額向參與佈局的藥店收取佣金。

京東健康零售藥房在自營、在線平台和全渠道佈局相互之間可以產生強效的協同運營,以滿足用戶對多樣化的產品選擇、有競爭力的價格和靈活的快遞送達時間的需求。雖然這兩類業務收入佔比不高,但已經呈現較好增長。

例如,2023年,京東健康的平台、廣告及其他服務業務實現收入79 億元,同比增長23.7%,主要得益於加大流量支持力度、推出入駐優惠政策等,平台商家數量及銷量增長,2023年公司第三方商家數量超過5萬家,相比上年翻了一番。

阿里健康同樣看好廣告業務,近期以135億港元對價,通過發行股份加部分現金的方式,收購了阿里巴巴集團天貓平台上醫療健康商家的獨家廣告營銷審核權。

在線醫療健康服務業務同樣前景廣闊。新冠疫情的暴發迅速推動互聯網醫院的發展,進而培養患者的線上問診習慣,互聯網醫院以實體醫院作爲主體,擁有紮實穩定的醫生資源和品牌影響力,且能夠將線下診療延伸至線上平台,在吸引潛在線上用戶方面更具優勢。

目前,京東健康的互聯網醫院服務平台已經發展成爲一個全面的在線服務平台,與在線零售藥房業務無縫連接,目前已與知名專家合作共建了16個專科中心,實施教育培訓計劃,吸引更多醫生及專家加入平台,擁有65000多名自有和外部醫生。

阿里健康通過天貓、淘寶、支付寶、高德等終端爲用戶提供包括中醫、體檢、問診、掛號等線上線下一體的醫療健康服務體系。截至2024年3月31日,與阿里健康簽約提供在線健康諮詢服務的執業醫師、執業藥師和營養師合計超過22萬人,同比增加2萬餘人。日均問診量增長至11045次,醫療健康及數字化服務業務收入達9.58億元,在高基數基礎上同比增長2.6%。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