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正在遭遇史上最强内卷? 产业格局重塑中 头部企业家建议: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破局|SNEC观察

正在遭遇史上最強內卷? 產業格局重塑中 頭部企業家建議:從供給側和需求側破局|SNEC觀察

財聯社 ·  06/12 13:42

①SNEC展會前夕,衆多企業家探討:光伏爲何出現超級內卷?無序競爭導致價格戰之後,行業應該如何破局; ②與會企業家認爲,除了市場這一“無形”的手,政府調控“有形”的手也至關重要,有助於行業走出低谷。

財聯社6月12日訊(記者 劉夢然)作爲SNEC展會重要“前菜”,“SNECPV+第十七屆(2024)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於6月11日-14日在上海舉行,近二十家光伏頭部企業“一把手”進行多場主題演講和圓桌對話。行業內卷加劇,如何破局成關鍵,多位企業家提到,鼓勵技術創新,同時上下游更要協同發展。

大會的另一看點是格力電器(000651.SH)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首次現身SNEC,並演講。作爲跨界光伏的家電企業領袖,董明珠在現場頻頻爲格力“光儲空”(光伏+儲能+空調)產品帶貨,同時也表達了個人對製造業的感觸:“市場不相信眼淚”,協同發展是必然的,但競爭是更需要的。通過競爭,不斷地進行技術升級,才能把市場維護得更好。

行業冰河期,大家更要“活下去,留在這兒”。供需嚴重錯配的當下,光伏產業的下半場方向在哪裏?

光伏爲何出現超級內卷?

當前,光伏產業正在面對多重挑戰。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史玉波致辭時表示,光伏正在面對技術上的挑戰。雖然光伏技術已經取得了顯著進步,但要進一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還要在材料科學、製造工藝、系統集成等方面不斷創新。

他還表示,不同國家的政策支持力度、市場需求和競爭環境存在差異,需要全球範圍內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同時,光伏產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關注資源消耗、環境保護等問題,確保可持續發展。

“產業變化兩重天,行業遭遇歷史上最強的內卷,供需嚴重錯配。”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表示,當前,硅料、硅片、電池、組件四大環節基本上跌破現金成本,全產業鏈集體承壓。光伏產業本輪震盪週期內,整體產能擴大了約3倍,但利潤率下降了70%左右。歐美貿易壁壘導致外需收縮、出口下滑,全球光伏供需失衡加劇。

無序擴張,是導致產業內卷的重要原因。賽拉弗董事長李綱在圓桌對話中表示,跨界企業的大量進入,造成了階段性的產能嚴重過剩,中國現有的產能全部開工,9個月時間可以完成過去20年的裝機量。

壓力重重,是衆多在場企業家的共同感受。同質化競爭、重複性建設、跨界擠壓、唯低價中標等,給產業帶來了陷阱。

對此,天合光能(688599.SH)董事長高紀凡認爲,破除內卷需要先找出根因。他認爲出現當前情況的主要的根因是,企業各自爲戰、盲目投資,地方政府過度招商、一哄而上,金融機構無序投放、遍地開花,資本市場過度逐利,推波助瀾。

朱共山認爲,內卷加劇與全行業對於供需關係的錯判,以及行業固有技術似乎已經觸碰天花板,導致准入門檻不夠等不無關係。“科技上限決定了產業上限,行業現有技術的溢價和發電增益邊際的減小,局部技術改善不足以抵抗供應鏈的失衡,這才是產業鏈被迫內卷的關鍵。”

“前途是光明的,現實有點骨感。”晉能科技總經理楊立友在概括當下產業發展時表示,“市場、出口、土地、消納的制約都在起作用,短時間之內市場還不會快速發展起來。我們怎麼面對產能過剩?這是行業面臨的新的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企業家還談到了低價競標的影響。李綱認爲,企業爲了保證開工率,兌現投資人承諾,無底線低價搶單,只有更低,沒有最低。在他看來,低價中標是導致行業內卷越來越嚴重的重要因素。

而低價競標,也確實成了諸多光伏企業“心頭之痛”。十一科技董事長趙振元表示,中標不應以最低價中標,這對產業發展極爲不利,亂象如果不整頓,對行業的傷害會更加嚴重。

從供給側和需求側“破局”

雖然行業正處於“冰河期”,但中節能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會學認爲,這不能改變光伏代表了能源的未來。技術進步、成本下降、經濟性優勢,光伏已經從補貼走到了平價,未來和其他的能源相互補充、相互結合,隨着電網智能化進一步增強,光伏發電一定會有非常好的未來。

樂觀的預期是,光伏產業將在變化中持續重塑新格局。朱共山概括稱,材料與製造端,大基地替代小基地,低能耗替代高能耗,“智改數轉網聯”的高端智慧製造替代常規制造,曾經百花齊放的技術路線,改爲N型技術一統天下。

但當務之急在於,如何改變當前困境。隆基綠能(601012.SH)董事長鍾寶申在交流中表示,促進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分別應對。

從供給側,鍾寶申建議,光伏從業者應該堅持創新驅動,行業要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同時推動各種適應不同場景產品的標準化,例如分佈式光伏用於建築領域的標準目前還不成體系,相關標準的制定滯後於產業的發展,以此提高行業准入門檻。在需求側,光伏的需求未來非常巨大,需要提升消納能力,加大“源網荷儲”的發展。

多位與會企業家也認爲,除了要進行產能在短期內急速擴張帶來的供給側調整外,進一步提升消納能力,增加需求,行業才有望進一步打開增量天花板。除了市場這一“無形”的手,政府調控“有形”的手也至關重要。

趙振元建議,應當加強宏觀調控,重大的新能源項目應該由國家發改委備案,新產能一定要實行備案制,沒得到批准的不能上。

楊立友在現場也呼籲,要加速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包括更強大、更智慧的電力系統;國家層面上能不能釋放一批錯誤定性的土地,使得新能源項目建設更健康、更有冗餘的推動;出臺鼓勵政策,促進行業的兼併重組,可能對行業衝出寒冬有幫助。

高紀凡則建議,要樹立新發展理念,各級政府應提升招商引資的質量;產學研要協同創新,上下游要協同發展,共建行業協同發展新生態。他倡導,產業龍頭企業與產業鏈企業之間要協同發展,並且倡導全球光伏產業之間協同創新合作。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