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巨灾保险体系建设正当其时,中国再保险(1508.HK)引领行业发展

巨災保險體系建設正當其時,中國再保險(1508.HK)引領行業發展

格隆匯 ·  06/12 10:51

即使科技飛速發展,但自然災害依然是全球正在面臨的一項巨大挑戰。隨着氣候變化的加劇和人類活動的影響,自然災害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損失正在不斷增加。如何提高全社會的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成爲了亟需解決的問題。

站在金融業的角度,巨災保險正是一種爲了應對規模極大、影響範圍廣泛的自然災害或安全事故而設計的保險產品,將因發生自然災害或人爲災害可能造成的巨大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等風險進行分散有效手段。

一、巨災保險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從過去的經驗來看,中國自然災害分佈範圍廣、歷史損失大、災害風險高,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我國的災害風險有所加劇。

據統計,近12年我國自然災害年均直接經濟損失超3600億元,年均受影響人數達2.06億人,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佔全國GDP的比重約爲0.5%。其中洪澇災害損失年均佔比超過50%,爲群災之首,2023年三季度京津冀暴雨洪澇災害這一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到1657.9億元。

有鑑於此,政策上高度重視巨災保險制度建設,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部署了“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發揮保險業經濟穩定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等重點工作任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這一系列會議精神和工作要求,是巨災保險下一階段工作的根本遵循。

以商業性巨災保險爲例,隨着我國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增加,據統計,從2014年至2022年,行業地震風險暴露年複合增速達19.2%;同期,行業颱風/洪水風險暴露年複合增長率達10.6%。

面對極端災害事件,巨災保險賠付已經成爲重要的市場補償手段。比如2021年的河南水災,直接損失超過1100億元,保險賠付近120億元,佔比超過10%。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實踐經驗來看,巨災保險賠付呈現出“行業巨災損失越大、再保攤回比例越高”的特點,這也意味着再保險在巨災保險體系建設中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除了商業性巨災保險外,政府性巨災保險也是巨災保險體系的重要部分。

2015年4月16日,中國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共同體正式成立,建立了由地震共同體、再保險公司、專項準備金和財政緊急預案構成的多層次風險轉移方案。截至2023年底,中國城鄉居民地震共保體爲全國超過2100多萬戶(次)提供保障,累計保額超7855億元。

隨着政策端持續加碼,中國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共同體升級爲巨災共同體,將保障責任在地震基礎上,擴展增加颱風、洪水、暴雨、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巨災保險基本保額實現翻倍,並提供商業保險補充,有望迎來保費規模的顯著上漲。

二、中國再保給出了解決方案

儘管巨災保險市場呈快速增長趨勢,但目前市場上在保險方案、產品創新、防災減損等方面存在的痛點也不可忽視。比如巨災具有明顯的“低頻高損”特徵,這意味着有些年份不會出現賠付,在遭遇較大自然災害的年份則會出現巨額賠付,這意味着中長期風險管理至關重要。

中國再保作爲國內再保龍頭,對此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2018年,中國再保成立了國內首家專注巨災風險管理的金融科技公司——中再巨災風險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再巨災管理公司”),並針對中國特有的氣候環境條件,推出了中國地震模型、中國颱風模型和中國洪澇模型,爲業內構築起了巨災保險的科技基礎,也爲產品設計、定價提供了可靠依據。

中國再保最先推出的中國地震模型,實現了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巨災模型零的突破。目前,中國再保持續迭代升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地震、颱風、洪澇巨災模型,獲6項國家專利,並在30多家保險和政府機構應用。

除了科學合理的風險定價之外,如何進行災前防範也十分重要。

比如,中國再保的颱風模型可以根據氣象臺的72小時的天氣預報,動態計算未來三天台風所帶來的災害強度信息,並定製化推送預警信息,幫助政府的應急部門和保險公司做好風險減量管理工作。

同時,中國再保也協助地方政府建立了巨災管理平台,依託中國再保的巨災模型對災害實現精準預測。比如協助建立的洪澇風險監測平台,數據覆蓋全國性的全流域洪澇模型,可以根據降雨量對災害可能淹沒地區進行更精準的評估。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再保藉助金融創新拓展巨災風險的資本市場解決方案。中國再保早在2015年於百慕大發行了國內首款巨災債券,成功實現向境外資本市場轉移中國地震風險。2021年,中國再保在香港發行巨災債券,成功向資本市場轉移中國颱風風險,開創了在港設立特殊目的保險公司進行巨災風險證券化的先河。

三、結語

總的來說,保險在巨災風險管理體系中發揮的作用愈加凸顯。中國再保作爲我國再保險行業的主渠道,深度參與全部19個省市巨災保險試點項目,在八成以上項目中擔任首席再保人;全面參與巨災保險制度體系建設,深度參與巨災保險的頂層制度設計、產品開發與費率測算等工作;開發的巨災模型爲國內巨災保險體系建設打造了堅實的科技底座。

中國再保在巨災保險體系建設的良好實踐足見其不可複製的行業地位、數據優勢、技術優勢與平台優勢,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賦予再保險更新更大歷史機遇的背景下,相信中國再保能抓住保險再保險業的戰略機遇,實現承保效益的穩健增長,實現更加有質量的增長範式。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