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科林电气独董联名发函: 防止出现恶性控制权争夺

科林電氣獨董聯名發函: 防止出現惡性控制權爭奪

證券時報 ·  06/12 09:05

科林電氣(603050)控制權競爭進入白熱化,上市公司三名獨立董事張宏亮、姜齊榮和鄧路在6月11日聯名向公司和全體股東發函,以維護公司和全體股東利益,促進公司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保護。值得注意的是,在函件中三名獨立董事反覆提示各方注意退市風險。

對於參與控制權競爭的各方,獨立董事要求:在此過程中要守法、合規、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確保公司正常經營,治理穩定,防止出現惡性控制權爭奪,防止出現退市情形,保護好全體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利益。

對於中小股東及潛在投資人,獨立董事提示:目前公司所處行業爲智能製造、電力設備和服務、新能源設備和服務行業,符合國家和地方產業規劃,是地方重點支持的企業,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正常,業績向好,發展前景明朗,投資價值凸顯。但是,隨着要約收購的進行,公司存在退市風險、股價劇烈波動風險、公司控制權爭奪風險、高管團隊變動風險、戰略變更風險等,提醒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關注。

對董監高群體,獨立董事建議:現任董事、監事和高管團隊要合法守規、精誠合作,維護好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配合好交易機構和監管機構的相關信息披露和治理行爲要求,確保股票有序交易,控制權有序變更(若發生)。

圍繞科林電氣的控制權競爭,石家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國投集團”)與青島海信網絡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信網能”)已經纏鬥了接近三個月的時間。雖然最終勝負仍難以預料,但自3月以來,科林電氣股價已經飆漲了接近九成。

目前,國投集團在競爭中的身位較爲領先。6月4日,國投集團同張成鎖、邱士勇、董彩宏、王永在石家莊共同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書,五方形成一致行動關係。上市公司披露公告稱,一致行動協議簽署後,公司實控人由張成鎖變更爲國投集團,以國投集團爲實控人的五方合計持股比例爲29.51%。

海信網能也尚未從競爭中出局。5月24日,海信網能向除本身以外的科林電氣全體股東的非限售流通股發出了部分要約,目標要約收購股份數量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0.00%,除息除權後要約收購爲27.17元/股。在要約收購前,海信網能合計持有上市公司24.51%的表決權,截至6月6日,預受海信網能要約帳户總數爲252戶,淨預受要約的股份數量約佔科林電氣權益分派後總股本的比例爲0.27%。

縱觀科林電氣獨立董事向各方的發聲,“退市風險”值得矚目。根據新“國九條”精神,證監會在4月底發佈的《關於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意見》中,增加控制權長期無序爭奪導致投資者無法獲取上市公司有效信息的退市情形,以保障中小投資者知情權。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上交所此前已經三次就科林電氣股東權益變動事項下發監管工作函。科林電氣還在近期披露了一則高管親屬短線交易及致歉公告,涉及公司董事張成鎖的兒子張棟、監事邱士勇的愛人賈京雙。兩人分別於2022年12月16日至2024年2月7日期間,2023年12月25日和2023年12月29日,買賣公司股票。以上親屬交易股票均在本次控制權競爭之前,不過因合併考慮張成鎖、邱士勇今年4月2日至今的增持計劃,造成了短線交易。

國投集團、海信網能均曾發聲,呼籲維護上市公司經營穩定。國投集團在權益變動書中表示,其入股上市公司系看好電氣設備行業未來市場前景,基於自身對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判斷,以謀求控制權及維護上市公司經營穩定爲目的。海信方面也曾表示,儘快結束目前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不穩定性,從根本上解決控制權問題,將是促進上市公司經營穩定的根本措施,更是公司業務發展的根本前提。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