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阿特斯解禁市值超百亿,比亚迪浮盈350%

阿特斯解禁市值超百億,比亞迪浮盈350%

環球老虎財經 ·  06/11 20:56

巨額解禁讓阿特斯再次站在“聚光燈”下。

6月11日,據看究竟數據顯示,阿特斯首發限售股解禁上市,本次解禁的股份總數將達到9.33億股,佔阿特斯股本總數的25.31%,總解禁市值達到了102.21億元。本次解禁後,阿特斯還有23.06億股限售股份,佔總股本62.53%。

或受此消息影響,6月11日,阿特斯股價承壓嚴重,截至收盤,股價下跌至10.95元/股,日降幅達5.36%,股價創上市以來新低。

透視此次解禁涉及到的股東,可以發現這些股東中不乏創投基金身影。除了著名私募鼎暉投資,春山資本、元禾重元、中金盈潤外,電車巨頭比亞迪在其中。

雖然自上市以來,阿特斯股價表現低迷,但相比於創投股東的入股價格,阿特斯的IPO仍“餵飽”了一衆投資人。

比亞迪浮盈350%

光伏龍頭阿特斯在6月11日迎來了一筆巨額解禁。

看究竟數據顯示,阿特斯本次解禁股份爲首次公開發行部分限售股及戰略配售限售股,總數約爲9.33億,其中,首發戰略配售股份爲1.63億股,首發限售股份爲7.71億股,共佔公司股本總數的25.31%。

當然,阿特斯價值百億的解禁也引來市場對其背後一衆創投機構的關注。

資料顯示,阿特斯此次解禁的股東共31位,16名戰略配售股東和15名首發限售股東,而在15名首發限售股東中,有12名來自於2020年9月阿特斯的第一次股權轉讓。

彼時,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的阿特斯正在籌劃A股上市。爲此,阿特斯首次引入12名新增外部股東。

這12名資方可謂是星光熠熠。除了新佰視界(Beta Metric)、廈門中金盈潤、深圳創啓開盈、蘇州清山博實、春山浦江(上海)、無錫元禾重元、南京華杉瑞斯、蘇州匯璘創投等多家創投機構參與外,電車巨頭比亞迪也參與了阿特斯的股權轉讓。

而阿特斯的成功上市也讓一衆創投機構收穫了不少“浮盈”。

具體來看,2020年阿特斯進行了第一次股權轉讓時,比亞迪以1980萬元的價格獲得了809.43萬股,此後比亞迪一直維持這一股本數量。倘若以今日收盤價計算,比亞迪投資阿特斯的收益率近350%。

除了萬衆矚目的比亞迪,隱藏在阿特斯背後的還有著名創投機構“鼎暉投資”。據招股書顯示,阿特斯第一大外部股東——新佰視界(Beta Metric)正是鼎暉投資的持股平台。

IPO前,鼎暉投資以5848.89 萬美元的價格受讓了阿特斯1.64億股,同時,鼎暉投資董事總經理任亦樵擔任阿特斯董事。

按照今日收盤價計算,其持有的阿特斯市值約爲17.89億元,以7.25的匯率換算,鼎暉投資入股阿特斯後,已獲得13.65億元的浮盈,投資收益率超320%。

業績不盡如人意

儘管有諸多資本的“加持”,但阿特斯的A股上市之旅還是一波三折。

據了解,該公司IPO申請於2021年6月獲受理,2021年12月過會,2022年1月企業提交註冊。到2022年6月,因財務資料過有效期,審核被中止。

直到2023年2月,阿特斯才公佈了最新的IPO招股說明書,重新啓動科創板上市,當年6月9日,阿特斯終於“圓夢”。正式在科創板掛牌,發行價爲11.10元/股,募資近69億元。

回A以來,阿特斯股價一度衝至20.79元,但隨後就開始進入下跌通道了,底部不斷下沉,截至6月11日收盤,阿特斯股價已跌破發行價,至10.95元/股,這說明上市以來投資阿特斯的收益甚微。

當然,股價無起色或與阿特斯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有關。

上市才一年的阿特斯2023年第四季度,實現了營業收入121.9億元,較2022年的第四季度141.2億元同比下降13.67%,單季歸母淨利潤僅爲0.63億元,較2022年第四季度同比下降高達93.1%

今年一季度,該公司一季度營收和淨利潤繼續雙降。營業收入95.97億元,同比下滑18.88%;歸母淨利潤5.79億元,同比下滑36.98%。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業內卷加劇下,阿特斯仍在大舉加碼投資。

2023年7月,其披露擴產公告稱,擬在呼和浩特市投資建設光伏新能源全產業鏈項目。其中,一期項目就豪擲約140億元,確定具體落地項目爲年產20GW單晶拉棒、40GW單晶坩堝項目、年產10GW切片+10GW電池+5GW組件+5GW新材料項目。

同年10月底,阿特斯又發佈公告稱,啓動美國阿特斯年產5GW高效N型電池片項目計劃,預期將於2025年底投入生產,預計總投資約8.39億美元。

進入2024年後,阿特斯擴產勢頭依舊“兇猛”。2月26日晚,阿特斯發佈公告稱,公司計劃在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優先推進光伏新能源產業園佈局,項目計劃總投資爲96.3億元,分三期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面臨業績下滑,股價低迷,又迎高比例解禁等問題的阿特斯選擇出手“護盤”。

今年2月,阿特斯提出一年內回購不低於5億元,不超過10億元公司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20.12元/股。

據阿特斯6月3日發佈的回購公告稱,截至2024年5月31日,公司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5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爲0.15%。也就是說,阿特斯目前回購股份僅耗資0.65億元,其回購“彈藥”依然充足。

“固執”的創始人

企業的特質歸根到底是創始人的特質體現,這一點在阿特斯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

據了解,阿特斯創始人瞿曉鏵出生於北京,其父母都是清華大學教授。他從清華幼兒園、清華附小、清華附中,一路上到清華大學物理系,“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讓他受益終身。

從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後,瞿曉鏵遠赴加拿大求學,相繼獲得了曼尼託巴大學固體物理學碩士學位、多倫多大學半導體材料科學博士學位。在其學習和工作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從事半導體材料和半導體光伏特性的研究工作,在太陽能發電的理論和實踐上有較高的造詣。

2001 年,瞿曉鏵負責的板塊接到了德國大衆公司的一個小型汽車太陽能充電器訂單,出於充分利用國內成本優勢等衆多因素的考慮,瞿曉鏵決定帶着這筆200多萬美元的訂單回到老家常熟,同年,他在江蘇常熟市建起了國內第一家公司——阿特斯光伏電子(常熟)有限公司。

得益於德國大衆的訂單。2002年,瞿曉鏵生產的10萬套太陽能充電器產品,爲其帶來了300萬元利潤,從而賺得了第一桶金。在這期間,施正榮創立了無錫尚德,彭曉峯則要4年後才成立江西賽維。

雖然資歷較老,但相比這幾年名噪資本市場的隆基李振國、晶科能源李仙德、天合光能高紀凡等,瞿曉鏵顯得較爲低調。

正如他所說的,“阿特斯不想做老大,只想做最後一個死的光伏企業。”也正是這樣的性格特點,決定了阿特斯這家公司穩健不冒進的特點。

然而,穩健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固執”。

衆所周知,光伏行業一直存在着技術路線之爭,無論是之前的薄膜與晶硅之爭,還是如今多晶與單晶之爭,幾乎每一次技術路線之爭的落幕,都伴隨着企業經濟效益的變動,所以光伏企業需不斷投入以維持競爭力。

據了解,2017年,隨着隆基在金剛線切割技術上的全面鋪開和單晶規模的擴大,包括政策上的傾斜,從2017年開始光伏行業大多數公司也都轉向了單晶路線。

不過,作爲“光伏五劍客”之一的阿特斯卻依然堅持多晶硅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的提升,而不是轉向單晶路線。

2018年,在市場更是集體“看衰”多晶硅電池之時,瞿曉鏵卻回應稱,“等着我們多晶給你詐一個屍,嚇你一跳。”

或受此影響,阿特斯的出貨量相比於同業增長稍緩。據Infolink的數據顯示,2011年,阿特斯挺進全球前五光伏組件廠商地位時,晶科能源和隆基股份還是“小弟”。

然而,到2022年,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排名前五廠商分別是隆基綠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和阿特斯,其中前四廠商的年出貨量都已是40GW規模的級別,而阿特斯的組件年出貨量爲21.1GW,已被拉開明顯距離。

總的來看,瞿曉鏵的低調和穩健,爲阿特斯注入了一種不隨波逐流、不盲目擴張的企業精神。不過,在光伏企業的競爭大勢下,這種精神既是阿特斯穩健發展的優勢,也可能成爲其在激烈市場競爭中需要面對的挑戰。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