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科特估”硬控市场!“新哑铃”组合又来了

“科特估”硬控市場!“新啞鈴”組合又來了

格隆匯 ·  06/11 20:22

“中特估”+“科特估”

一個端午假期才過,股民們又被“科特估”硬控了。

今日,半導體相關板塊迎來大爆發。

資金搶籌芯片股

截至收盤,逸豪新材6天4板,中晶科技4連板,上海貝嶺、立昂微3天2板。

飛凱材料、雙樂股份、同益股份、安路科技、雅創電子20CM漲停,國芯科技漲超13%,南大光電漲超12%,協和電子、萬潤科技漲停,芯源微、中巨芯-U漲超9%,佰維存儲漲超8%。

big

盤後龍虎榜顯示,芯片股今日獲資金瘋狂搶籌。

其中,萬潤科技獲淨買入1.36億元,雅創電子獲淨買入4803萬元,立昂微獲淨買入3551萬元,飛凱材料獲淨買入3215萬元,雙樂股份獲淨買入1106萬元,安路科技獲淨買入788萬元,逸豪新材獲淨買入489萬元。

具體來看,萬潤科技獲深股通淨買入2603萬元、知名遊資呼家樓淨買入9104萬元、低位挖掘淨買入1644萬元。

雅創電子獲深股通淨買入1125萬元、1機構淨買入1753萬元、量化打板淨買入759萬元,1機構淨賣出428萬元。

立昂微獲上塘路淨買入5095萬元、滬股通淨買入442萬元,2機構淨賣出3989萬元。

big

“新啞鈴”組合又來了

芯片股大漲的背後,是市場正在吹響“科特估”的號角。

此前3月10日,方正證券率先提出“科特估”概念,科特估指新質生產力轉型升級,分爲3大領域:

1)中國領先的“優勢製造”,如新能源車和通信等;2)自主可控的“中國自造”,如高端裝備和新材料等;3)前沿科技的“先進智造”,如AI和生物技術等。
big

6月9日,方正證券再發研報稱,“科特估”與“中特估”相同,都是資本市場使命的一環。

“中特估”的核心內涵在於“土地財政”向“要素財政”(資源/公用事業等生產要素漲價重估)的轉型。
“科特估”的內涵在於實現要素生產率的二次升級,重點一方面在基礎工業體系的“補完”,一方面在於探索“前沿科技”的邊界。
big

方正證券認爲,“科特估”是長期趨勢,但短期交易仍需謹慎等待信號,持倉“中特估”(安全資產)的同時,對“科特估”保持關注,是下一階段交易的更優解。

就科特估內部而言,相較於“優勢智造”、“高端自造”,“先進智造”融資能力相對較差,可能是“科特估”的重點領域。

與此同時,西部證券今日也發佈研報,提出一種“新啞鈴”組合,一端是“中特估”,另一端是 “科特估”。該組合將取代2023年“高股息”(低風險)+“微盤股”(高風險)的“啞鈴”組合,有望在後市持續跑贏。

在西部證券看來,科特估對應的是市場對戰略稀缺性行業和新質生產力優質公司的低估。

從行業來看,新質生產力的主要載體包括戰略型新興產業,以及前沿科技進一步轉化成爲的未來產業。
“科特估”企業應該滿足戰略稀缺性、創新程度高、質地好但估值偏低、有國際競爭力等條件。
尤其是“卡脖子”領域的高端裝備、精密製造與新材料等,包括半導體、大飛機、機牀、工業軟件、關鍵基礎材料等,以及顛覆性技術和未來產業,如國產算力、生物技術等。

行業配置上,方正證券建議繼續堅守“八二法則”:

八成倉位中長期配置“安全資產”:1)供給約束(部分資源):煤炭/有色/石油;2)行政約束(泛公用事業):水務/電力/燃氣/交運/通信;3)技術約束(新質生產力):AI 算力基建。
兩成倉位階段性博弈“發展資產”:地產/銀行的預期過度向下超調,會帶來“脈衝式”反彈行情。

西部證券建議:

一是高股息繼續作爲底倉,當前優選央企紅利、泛電力、有色、銀行作爲動態底倉的戰略配置;
二是科技主題性價比回升,適度把握波段操作,逢低佈局港股科技股。
三是繼續看好順週期漲價主線。

對於A股層出不窮的概念和新造詞,小編只能感慨一句,股海無涯,學無止境,股民們永遠熱忱,永遠進步。

就是不知道這輪“科特估”行情能持續多久,只希望這次不是越學越廢,越努力越交學費。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