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乘联分会:5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80.4万辆 同比增长38.5%

乘聯分會:5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80.4萬輛 同比增長38.5%

智通財經 ·  06/11 16:20

5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80.4萬輛,同比增長38.5%,環比增長18.7%。              

智通財經APP獲悉,乘聯分會6月1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5月新能源乘用車生產達到88.1萬輛,同比增長31.0%,環比增長9.9%。5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89.7萬輛,同比增長32.1%,環比增長13.8%。5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80.4萬輛,同比增長38.5%,環比增長18.7%。5月新能源車出口9.4萬輛,同比下降4.0%,環比下降18.8%。

乘聯分會表示,常規燃油車消費的持續低迷是抑制車市全面回暖的重要因素,此次以舊換新等政策合理保證了燃油車消費群體的換購需求,對車市平穩發展意義很大。國家對當前“促進消費、提振內需”的通盤考慮和細節把握日趨清晰和精準,市場“淘汰更新”和“換購更新”的消費潛力將逐步得到釋放,有益於未來幾個月的車市逐步走強。

1.5月全國乘用車市場回顧

零售:5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71.0萬輛,同比下降1.9%,環比增長11.4%。今年以來累計零售807.3萬輛,同比增長5.7%。其中5月常規燃油車零售91萬輛,同比下降23%,環比增長6%;1-5月常規燃油車零售482萬輛,同比下降9%。

5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平穩,雖然受節假日錯月、上年同期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但隨着國家“以舊換新”的政策落地實施、北京車展拉動消費熱情、各地相應政策措施出臺與跟進,加之車市新品價格戰階段性降溫,保價回購政策進一步打消用戶顧慮,頭部企業的重磅產品發佈帶動產品供給穩定預期,前期市場觀望群體的消費熱情被激發,5月全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進入相對較好的發展階段。

今年車市的年初價格戰啓動早、部分熱銷車型近20%的降價力度大,從2月春節後延續到4月底的時間跨度大,參與降價的車型接近去年全年的降價車型數量,因此形成消費者暫時對價格的極度觀望,加之消費者的消費預期偏弱,暫時抑制了春季車市的啓動;隨着4月末政策執行細則的出臺,積蓄的消費購買力在5月有所釋放,推動新能源車紅5月行情,走勢好於乘用車廠商預測團隊的預期。新能源車車購稅優惠政策6月1日起剔除200公里以下微型電動車等入門車型,因而5月車購稅優惠政策退出前的搶上牌因素也促進了新能源市場的持續增量。

5月自主品牌零售98萬輛,同比增長12%,環比增長12%。當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爲57.6%,同比增長7.3個百分點;2024年自主品牌累計份額56%,相對於去年同期增加6.6個百分點。5月自主品牌批發市場份額64%,較去年同期增長9.2個百分點;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和出口市場獲得明顯增量。頭部傳統車企轉型升級表現優異,比亞迪、奇瑞汽車、吉利汽車、長安汽車等傳統車企品牌份額提升明顯。

5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49萬輛,同比下降21%,環比增長8%。5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額18.6%,同比下降2個百分點,日系品牌零售份額14.8%,同比下降3.2個百分點。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達到6.7%,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

5月豪華車零售24萬輛,同比下降3%,環比增長19%。5月的豪華品牌零售份額14%,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傳統豪華車市場需求並不很強。

出口:今年總體汽車出口延續去年年末強勢增長特徵,5月海關統計汽車出口56.9萬輛,同比增長30%,當月出口金額達到105億美元,同比增長17%。實現較強的增長。今年1-5月份,汽車整體出口達到245萬輛,同比增長27%,汽車出口金額達到464億美元,同比增長20%。乘用車廠商統計口徑:5月乘用車出口(含整車與CKD)37.8萬輛,同比增長23%,環比下降9%;1-5月乘用車累計出口187萬輛,同比增長34%。5月新能源車佔出口總量的24.8%,較同期下降6.8個百分點。隨着南美等市場的恢復,5月自主品牌出口達到31.9萬輛,同比增長27%,環比下降7%;合資與豪華品牌出口5.8萬輛,同比增長5%。

生產:5月乘用車生產199.7萬輛,同比增長0.3%,環比增長0.5%。5月乘用車生產較2023年的歷史同期高點199萬輛高出0.7萬輛,創歷史新高。5月豪華品牌生產同比下降13%,環比下降3%;合資品牌生產同比下降24%,環比增長2%;自主品牌生產同比增長18%,環比增長1%。

批發:5月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203.1萬輛,同比增長1.2%,環比增長3.9%。受市場企穩回暖和出口促進,5月廠商銷量較2023年5月曆史高點200萬高2.8萬輛,創歷史新高。5月自主車企批發129.8萬輛,同比增長18%,環比增長4%。主流合資車企批發48萬輛,同比下降23%,環比增長3%。豪華車批發26萬輛,同比下降9%,環比增長5%。

5月乘用車主力廠商總體表現分化,比亞迪、奇瑞汽車、吉利汽車、長安系廠商總體較強。5月萬輛以上銷量的乘用車廠商共32家(4月32家,去年同期30家),佔整體市場份額95.4%,其中同比增速超100%的有2家,同比增速超10%的有10家,同比負增長的17家。萬輛以上批發量的乘用車廠商環比4月正增長的有20家。

庫存:由於5月廠商生產相對謹慎,但零售回暖,形成了廠商產量低於批發3萬輛,而廠商國內批發低於零售6萬輛的去庫存走勢。廠商與渠道3月加庫存,4-5月一般是去庫存特徵,今年4月因“五一”備庫存而稍高,5月的廠商庫存穩健調整。

新能源:5月新能源乘用車生產達到88.1萬輛,同比增長31.0%,環比增長9.9%。5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89.7萬輛,同比增長32.1%,環比增長13.8%。5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80.4萬輛,同比增長38.5%,環比增長18.7%。5月新能源車出口9.4萬輛,同比下降4.0%,環比下降18.8%。

1) 批發:5月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率44.2%,較2023年5月34.0%的滲透率提升10.2個百分點。5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59.8%;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32.7%;而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8.0%。

5月純電動批發銷量53.1萬輛,同比增長9.4%,環比增長14.8%;5月真插混總體銷量27.6萬輛,同比增長84%,環比增長8%;5月增程式批發9.1萬輛、同比增長105%,環比增長27%。5月新能源批發結構中:純電動59%、真插混31%、增程式10%,2023年5月爲純電動71%、真插混22%、增程式6%。2023年全年新能源批發結構中:純電動69%、真插混23%、增程式8%,增程式有效彌補純電動的續航焦慮,應該屬於純電動的分支。

5月B級電動車銷量19.4萬輛,同比增長42%,環比增長23%,佔純電動份額36%。純電動市場的A00+A0級經濟型電動車市場回落,其中A00級批發銷量8.1萬輛,同比增長11%,環比增長5%,佔純電動的15%份額,同比增長0.1個百分點;A0級批發銷量12.7萬輛,佔純電動的24%份額,同比下降10個百分點;A級電動車10.9萬,佔純電動份額21%,同比增長1個百分點;各級別電動車銷量分化,消費升級的態勢很好。

5月乘用車批發銷量超兩萬輛的車型有15個(上月11個),比亞迪宋:82,174輛、比亞迪秦:52,072輛、Model Y:45,359輛、海鷗:35,370輛、比亞迪驅逐艦05:32,883輛、軒逸:28,709輛、Model 3:27,214輛、比亞迪元:25,711輛、瑞虎7:23,789輛、朗逸:22,346輛、比亞迪漢:22,003輛、瑞虎8:21,640輛、博越:20,405輛、鋒蘭達:20,293輛、帕薩特:20,197輛。其中新能源位列總體乘用車車型銷量前5位,燃油車主力車型國內表現不強。

2)零售:5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47.0%,較去年同期33%的滲透率提升14個百分點。5月國內零售,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71.2%;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28.4%;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7.5%。從月度國內零售份額看,5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零售份額71%,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合資品牌新能源車份額4.5%,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新勢力份額16.3%,小米汽車等品牌拉動新勢力份額同比增長3.5個百分點;特斯拉份額6.4%,同比下降0.5個點。

3)出口:5月新能源車出口9.4萬輛,同比下降4.0%,環比下降18.8%。佔乘用車出口24.8%,較去年同期下降6.8個百分點;其中純電動佔比新能源出口的78%,A0+A00級純電動出口佔自主新能源出口的61%。伴隨着中國新能源車的規模優勢顯現和市場擴張需求,中國製造的新能源產品品牌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在海外的認可度持續提升,雖然近期受到外部國家的一些干擾,但長期看新能源出口市場仍然向好,前景光明。5月廠商出口方面,比亞迪:37,499輛、特斯拉中國:17,358輛、奇瑞汽車:7,198輛、上汽乘用車:6,487輛、長城汽車:2,905輛、哪吒汽車:2,764輛、吉利汽車:2,501輛、東風本田:2,492輛、上汽通用五菱:2,293輛、小鵬汽車:1,578輛、極星汽車:1,455輛、長安汽車:1,450輛、江蘇悅達起亞:1,389輛、智馬達汽車:1,022輛。其他車企新能源出口也有一定規模。從自主品牌出口的海外市場零售數據監控看,A0級電動車佔比近50%,是自主出口絕對主力,上汽等自主品牌前期在歐洲表現較強,比亞迪在東南亞和南美等市場崛起。除了傳統出口車企的靚麗表現,近期新勢力出口也逐步增量,海外市場也有數據開始顯現。

4)車企:5月新能源乘用車企業總體走勢較強,比亞迪純電動與插混雙驅動夯實自主品牌新能源領先地位;以賽力斯汽車、理想汽車、長安汽車、零跑汽車等爲代表的增程式電動車表現尤其突出。在產品投放方面,隨着自主車企在新能源路線上的多線並舉,市場基盤持續擴大,廠商新能源月度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廠商達到16家(環比增加2家,同比增加4家),佔新能源乘用車總量88.6%(上月86.7%,去年同期82.1%)。其中:比亞迪:330,488輛、特斯拉中國:72,573輛、吉利汽車:58,673輛、長安汽車:50,272輛、奇瑞汽車:39,444輛、理想汽車:35,020輛、賽力斯:34,177輛、上汽通用五菱:33,870輛、廣汽埃安:30,420輛、長城汽車:24,549輛、蔚來汽車:20,544輛、零跑汽車:18,165輛、東風汽車:14,709輛、上汽大衆:12,393輛、小鵬汽車:11,724輛、上汽乘用車:10,026輛。

5)新勢力:5月新勢力零售份額16.3%,同比增加3.5個百分點;小米汽車、理想汽車、問界、蔚來汽車等新勢力車企銷量同比和環比表現總體仍較強。主流合資品牌中,南北大衆領先,上汽大衆與一汽大衆合計新能源車批發18,957輛,佔據主流合資純電動45%強份額,大衆堅定的電動化轉型戰略初見成效。其他合資與豪華品牌仍待發力。

6)普混:5月普通混合動力乘用車批發7.5萬輛,同比增長20%,環比增長14%。其中廣汽豐田:29,941輛、一汽豐田:23,852輛、東風本田:6,616輛、長安福特:5,153輛、廣汽本田:3,312輛、東風汽車:1,834輛、吉利汽車:1,666輛、東風日產:1,107輛、廣汽乘用車:986輛,混合動力的自主品牌銷量逐步提升。

2.6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展望

今年6月共有19個工作日,較去年的21個工作日少兩天,不利於6月的半年銷量衝刺。乘用車市場進入半年收官期,各地方和車企努力衝刺銷量業績的意願很強烈,新車型交付量伴隨製造企業體系能力提升,快速釋放產能佔領先機,因此6月仍是銷量走勢較好的月份。

2024年高考人數1,342萬,創歷史新高,這也將帶來高考後的學車熱和旅遊熱,有利於6月的車市持續走強。隨着智能新能源車第三空間的體驗提升和綜合使用成本的穩定預期,今年夏季自駕遊火爆程度又將有提升,私車自駕等個性化、低成本出行方式成爲更多人選擇。

春季新車降價潮結束,北京電動車號牌的5月底發放,以舊換新的更新拉動,共同推動6月購車熱度的延續。

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需求不同,不是能簡單全面替代的,常規燃油車消費的持續低迷是抑制車市全面回暖的重要因素,此次以舊換新等政策合理保證了燃油車消費群體的換購需求,對車市平穩發展意義很大。國家對當前“促進消費、提振內需”的通盤考慮和細節把握日趨清晰和精準,市場“淘汰更新”和“換購更新”的消費潛力將逐步得到釋放,有益於未來幾個月的車市逐步走強。

從乘用車廠商監控數據來看,2024年1-5月份中國自主品牌車出口在海外當地市場零售同比增長了57%,其中5月自主車出口的海外零售同比增長57%,繼續保持強勢增長的態勢。由此判斷中國乘用車的6月出口仍會保持良好增勢,將推動着6月份總體乘用車的國內外銷售總量繼續環比有較好的增長。

3.2024年1-4月汽車行業收入3萬億,增8%、利潤1428億,增29%、利潤率4.6%

4月份,隨着宏觀組合政策落實落細、市場需求繼續回暖,效果持續顯現。2024年1-4月的汽車行業收入30,742億元,同比增長8%;成本26,882億元,增長8%;利潤1,428億元,同比增長29%;汽車行業利潤率4.6%,相對於整個工業企業利潤率5%的平均水平,汽車行業仍屬偏低。

2024年1-4月的汽車行業在低基數下的產銷較好,但由於競爭壓力大,利潤主要來源於出口和高端豪華,其它大部分企業盈利下滑劇烈,部分企業生存壓力加大。國內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外部環境依然複雜嚴峻,工業企業效益恢復基礎仍需鞏固。由於燃油車仍有盈利,但市場萎縮較快;新能源車高增長,但虧損較大,兩者矛盾較大,增加了企業經營壓力。因此中央及各級政府穩定汽車生產、穩定燃油車消費的總體思路,將保持汽車行業總體形勢穩中向好。

4.2024年1-4月中國佔世界新能源車份額64%

2024年1-4月份世界汽車銷量達到2,836萬輛,世界新能源汽車達到449萬輛。2024年1-4月的世界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了15.8%,其中純電動車的滲透率達到10.4%,而插電混動達到5.4%的滲透率。

2024年4月世界新能源乘用車銷量119萬輛,同比增長24%,環比下降10%。1-4月世界新能源乘用車達到436萬輛,同比增長22%。其中歐洲新能源乘用車今年1-4月淨增量僅有7萬輛,同比增速8%;歐洲新能源乘用車4月銷量22萬輛,增長14%;今年1-4月美國新能源的銷量48萬輛,增長9%,美國新能源增速放緩。歐美新能源的銷量增速放緩值得關注,目前早期嘗試者和環保主義者都已經購買了電動汽車,主流消費者對充電基礎設施、電池壽命、保險成本的擔憂仍較大。在較高利率的金融政策下,即使放開自動駕駛的使用,銷量滲透率的提升仍沒有達到預期水平。

近期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的增速高於世界平均增長速度,2023年的中國佔世界份額64%,2024年1-4月繼續保持64%的份額,其中4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世界份額達到67%。2023年中國純電動車份額達到世界62%的水平,2024年1-4月純電動車份額達到世界的59%,表現相對平穩。中國插電混動在世界市場呈現七成佔比,表現出衆,其中2023年中國的插混世界份額的69%,2024年1-4月進一步提高到71%的超高水平。

2024年1-4月的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滲透率38.2%,同比增長7.2個百分點。歐洲新能源滲透率16.1%(同期16.2%),美國新能源車滲透率9.1%(同期8.5%),歐美新能源滲透率相較去年同期基本沒有變化。

5.2024年4月中國汽車實現出口55.6萬輛,同比增長31%

2024年4月中國汽車實現出口55.6萬輛,同比增長31%、環比增長13%;1-4月中國汽車實現出口187.8萬輛,出口增速26%。一季度相對前三年的超高增速有所放緩,4月增速回升。今年的主要動力仍來自於中國產品競爭力提升、歐美市場的小幅增長以及俄烏危機下的俄羅斯市場國際品牌全面被中國車替代,尤其是中國的燃油車出口競爭力提升帶來的出口增大。2024年1-4月中國汽車實現出口359億美元,出口增速21.2%。2024年1-4月汽車出口均價1.9萬美元,同比2023年的1.9萬美元,仍算基本持平。

2024年4月中國汽車出口總量的前五國家:俄羅斯93,478輛、巴西47,389輛、墨西哥38,997輛、阿聯酋31,237輛、比利時27,293輛;4月中國汽車出口增量的前五國家:巴西43,134輛、阿聯酋17,560輛、俄羅斯16,902輛、英國7,673輛、比利時7,137輛。

2024年1-4月整車出口總量的前五國家:俄羅斯268,779輛、墨西哥148,705輛、巴西106,448輛、比利時95,230輛、阿聯酋85,869輛;4月中國汽車出口增量的前五國家:巴西89,709輛、俄羅斯51,132輛、阿聯酋38,915輛、墨西哥31,940輛、吉爾吉斯斯坦30,812輛,增量前5國家的的增量貢獻度爲65%,其中巴西出口貢獻巨大。2024年1-4月以色列、澳大利亞、西班牙、泰國、法國等市場下降較大;中亞和俄羅斯市場都表現相對較強。

6.2024年4月中國進口汽車5.1萬輛,同比下降17%

中國進口車進口量從2017年的124萬輛持續以年均8%左右下行,到2023年僅有80萬輛。2024年1-4月汽車進口21萬輛,同比下降8%,下滑趨勢延續。4月進口汽車5.1萬輛,同比下降17%,環比下降3%;4月日本和英國等進口車增量較快。2024年4月進口量最高的日本16,791輛、德國12,507輛、美國9,774輛、斯洛伐克3,699輛、瑞典2,070輛。4月增量最大的是日本5,221輛、美國1,483輛、奧地利882輛、匈牙利830輛、荷蘭479輛。

2024年1-4月進口車最高的是日本61,853輛、德國48,904輛、美國36,227輛、斯洛伐克19,501輛、英國16,753輛等主力國家;1-4月增量最大的是日本22,875輛、荷蘭1,430輛、韓國565輛、比利時219輛。2023年歐洲2.5升以上乘用車對中國出口達到19.6萬輛同比增長11%、179億美元同比增長3%,2024年1-4月達到4.4萬輛下降12%、41億美元下降16%,其中4月進口量0.85萬輛,下降46%、4月進口金額8.5億美元,下降42%。隨着中國汽車產業鏈的不斷強大和健全,電動化轉型改變了市場需求結構,燃油車需求持續萎縮,進口燃油車需求也出現明顯下降。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