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华商基金高兵投资接连失利!踩雷东方通、美联新材谁之过?

華商基金高兵投資接連失利!踩雷東方通、美聯新材誰之過?

新浪財經 ·  06/11 12:37

儘管A股市場在5月出現了一定的回暖跡象,但超過五成的主動權益基金仍然面臨着較大的虧損,其中156只基金年內虧損超過30%。值得注意的是,華商基金旗下的三隻產品位列業績後20名的榜單中,這三隻產品均由同一位基金經理高兵管理。

高兵,作爲華商基金資深基金經理,曾一度以“無框架、無理念、無風格”三無框架成爲市場熱議的焦點,他曾表示“不想用任何框架和理念束縛自己,什麼能漲就買什麼,一切爲了給產品淨值服務”,在他的管理下,基金規模一度達到119億峯值。

然而,近年來其管理產品的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具體來看,5月27日剛卸任的華商雙擎領航混合、華商 新能源 汽車混合基金任職回報率分別爲-36.39%、-58.36%,除了這兩隻產品,高兵目前在管的華商卓越成長一年持有混合基金任職總回報爲-48.74%,在同類排名中排名倒數,華商核心成長一年持有混合基金任職總回報-52.31%,在3455只同類基金中位列倒數第一。此外,從2022年3月增設的華商智能生活靈活配置混合C份額來看,華商智能生活靈活配置混合、華商新興活力混合基金近兩年的表現也顯得相當疲軟,處於吃老本的狀態。

表1 高兵旗下產品收益排名情況

資本市場用腳投票,隨着產品業績的持續下滑,管理規模在近年來顯著縮水,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高兵這位有着九年豐富經驗的投資老將所管理的資產規模縮減至23.13億元。爲何這位投資收益的收益不再如往昔?市場對此充滿了疑問。

踩雷 東方通 、 美聯新材

鑑於高兵管理的產品採用同質化複製策略,不妨以其管理規模最大的華商智能生活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爲例,在回顧該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時發現,該基金踩雷東方通、美聯新材。

具體來說,該基金對東方通的持有期間長達11個季度之久,從2020年12月31日開始便持有該股票。然而,東方通股價在2021年8月觸及43.54元的高峰後持續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在東方通股價於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間出現反彈之際,該基金卻逐步減持了其在東方通的倉位,從6.78%減少至3.89%。這一波高買低賣的操作引發了外界對高兵投資決策的質疑。

東方通作爲基礎 軟件 企業,近年來併購頻繁,在2017年和2018年期間埋下了“商譽地雷”的隱患,2021年、2022年和2023年這三年間,東方通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均呈現顯著的下滑趨勢,特別是在2023年,公司的營業收入爲5.57億元,但淨利潤卻虧損6.73億元,顯示出東方通在經營和盈利能力上遭遇了嚴重的挑戰。

表2 東方通營收和淨利潤情況

此外,自高兵持有期間,東方通近年來因業績預測不準確、信息披露違規等問題,頻繁受到監管層的關注。如表3所示,2021年半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調減比例高達43%、業績預測與實際情況存在顯著偏差,2022年又因未依法披露相關事項被責令改正等,這一系列問題暴露東方通在信息披露和預測準確性方面的不足。

表3持有期間東方通受到的監管處罰情況統計

值得一提的是,高兵曾在2007年8月至2010年2月就職於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擔任高級核數師,作爲一名資深的財務審計人員,如果對於東方通預測數據沒有保持合理的懷疑,那麼對於東方通2021年半年度淨利潤的大幅調減,調整金額佔淨利潤的比例高達43.74%也未曾發覺,甚至對收入確認這樣基本的財務漏洞都缺乏警覺,不禁讓人質疑是審計業務不專還是基金經理的能力不濟?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問題頻出的公司,2023年華商基金旗下6只基金參與東方通定增,這無疑引起了市場對這一決策背後意圖的質疑。

值得一提的是,華商智能生活混合基金似乎熱衷於參與新股發行,據2021年年度報告,參與 亞虹醫藥 、 國芯科技 、 泰慕士 等新股發行,但令人費解的是,這些新股在基金持有不到十天的時間裏就被平價賣出,這樣的操作邏輯和意圖不禁讓人產生疑問。

無獨有偶,除了東方通踩雷事件外,華商智能生活混合基金還重倉持有美聯新材,而該股票的走勢也頗爲不佳。美聯新材的股價從19.78元一路下跌到4.34元,華商智能生活混合基金在美聯新材上的投資也遭遇了重大損失。

華商基金亟需內控重構

5月29日,華商新能源汽車混合基金髮布基金經理變更公告,宣佈高兵於5月27日卸任基金經理職務,由張文龍接任。同時,華商雙擎領航混合基金也宣佈解聘高兵的基金經理職務,由張曉獨自管理。

不知是否自己對近年來的基金收益不滿,華商智能生活混合基金的基金經理高兵已經贖回了全部份額,截至2023年底,他已不再持有該基金的任何份額。

表4 期末基金管理人的從業人員持有華商智能生活混合基金份額總量區間的情況

關於高兵的後續發展,是如2018年遭遇業績不佳後,重新做回研究員進行策略調整和研究?還是卸任虧損包袱後繼續營業新發產品?目前市場傳聞和猜測不一。

事實上,高兵所管理的產品多次出現問題,而這僅僅是華商基金投資“踩雷”現象的冰山一角。近年來,華商基金在投資領域頻繁遭遇挫折,不僅在債券市場上接連遇到信用違約事件,導致基金淨值受損,同時在股票投資領域也蒙受了重大損失。這一系列的“踩雷”事件,不僅凸顯了公司在投資策略和風險管理方面的不足,也暴露了監管和督查方面的問題。

據基金人事報道,華商基金即將迎來領導層的變動,董事長陳牧原即將退休,其職位將由華龍證券總裁蘇金奎接任。這一人事變動意味着華商基金將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而在這個新的階段裏,華商基金的內部管理與控制體系無疑成爲了需要重點關注和改進的環節。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