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方正证券:“科特估”行情仍然在波段交易中挣扎

cls.cn ·  Jun 11 09:39

核心观点

4月底至今,科技行情迎来反弹,市场重燃对科技行情持续性的关注。市场是否会迎来继“中特估”后的“科特估”?“科特估”的目的为何?又有哪些行业需要“特估”?

对此,我们的观点如下——

第一,当前对于“科特估”需要保持关注,但也需要多一些耐心。23年“中特估”提出至今,央国企的盈利能力韧劲带动“中特估”行情持续演绎。与“中特估”相呼应,我们在3.10《科特估:新质生产力,突围》中率先提出“科特估”的概念,但在高速轮动的行情结构下,“科特估”始终难以和“中特估”一样形成趋势。

第二,“科特估”的长期展望:与“中特估”相同,都是资本市场使命的一环。长期看,我们对于科技股的行情具备充足信心,核心原因在于:无论是“中特估”还是“科特估”都是资本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使命的一部分。安全资产“涨价重估”(中特估)是基础,提供了解决土地财政转型的“燃眉之急”的新增资金。但长期看,“科特估”是最终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仍在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要素生产率的再次腾飞。

第三,“科特估”的短期线索:仍需等待明确的流动性宽松或政策强加码。我们认为:决定科技股短期行情的分子分母端的两因素都需等待进一步信号。

(1)分母端:在明确的降息信号出现前,我们认为不宜过早交易海外流动性宽松的预期。

(2)分子端:仍应等待政策进一步加码的信号。当前存量博弈的市场格局中,科技板块的普涨需要更大级别的政策。否则行情仍可能仅短期集中于低空经济、半导体设备等政策聚焦的细分领域,且轮动速度可能仍然较快。

第四,“科特估”的深层意义:配合新“国九条”,改善“新质生产力”融资环境。当前国内信用周期底部,“新质生产力”亟需大量融资,前提条件是民间资本在一级市场广泛参与。而历史上看,一级市场的大规模融资往往以二级市场的牛市为前提。同时,结构上看,“先进智造”融资能力相对较差,可能是“科特估”的重点领域。

第五,如何交易“科特估”:“先进智造”的相对估值修复。科特估”与“中特估”相同,并非平地拔估值,而是修复相对国际水平而言偏低的估值。从绝对水平上来看,相比于海外而言,“先进智造”相对低估。从估值与盈利能力的变化上,结构上“先进智造”更被低估,也因此更需要估值重塑。

第六,行业配置:持仓“中特估”,关注“科特估”,坚守“八二法则”。“科特估”是长期趋势,但短期交易仍需谨慎等待信号,持仓“中特估”(安全资产)的同时,对“科特估”保持关注,是下一阶段交易的更优解。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盈利环境发生超预期波动等。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