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美银美林:看好铜价涨到12000美元,这类铜矿企业弹性更大

美銀美林:看好銅價漲到12000美元,這類銅礦企業彈性更大

華爾街見聞 ·  06/09 09:46

來源:華爾街見聞 作者:卜淑情

美銀美林指出,考慮到能源轉型以及AI投資熱潮對銅的需求巨大,到2026年銅供需缺口有望擴大一倍。給予紫金礦業、江西銅業等多家巨頭買入評級,並認爲一旦銅價上行,KGHM等規模較小、成本較高的企業的利潤增長可能更爲顯著。

高盛、花旗之後,華爾街大行美銀美林也喊出了看漲銅價的最強音。

當地時間週五,美銀美林Jason Fairclough等分析師發佈深度行業報告,表示銅價有望在2026年漲到每噸12000美元,較當前水平高出超過20%,與花旗的預測最爲接近。高盛則認爲,銅價有望在年底提前達到這一水平。

報告指出,由於能源轉型、印度需求的增長、以及AI和數據中心建設浪潮的興起,市場對銅的需求正在飆升,預測到2026年,全球供需缺口將擴大一倍,達到74.3萬噸。

美銀美林對銅礦企業普遍看好,給予自由港$麥克莫蘭銅金 (FCX.US)$公司、安託法加斯塔礦業、艾芬豪礦業、$紫金礦業 (601899.SH)$$江西銅業 (600362.SH)$等多家巨頭買入評級。$泰克資源有限公司 (TECK.US)$$英美資源集團(ADR) (NGLOY.US)$$嘉能可(ADR) (GLNCY.US)$等綜合礦商中“隱藏”的優質銅資產值得關注。

該機構還認爲,一旦銅價上行,KGHM等規模較小、成本較高的企業的利潤增長可能更爲顯著。

2026年缺口或擴大一倍

該報告以“人人都想要銅”(Everybody wants copper)爲題,可見其對銅需求之看好。

美銀美林指出,$必和必拓 (BHP.US)$最近就對英美資源集團發起的世紀收購,這讓市場充分認識到一件事:在銅價飆升的預期下,優質銅礦資產變得愈發稀缺,掌握銅資源的價值也與日俱增。

報告指出,當前全球正加速能源轉型的步伐,而這一進程的核心就在於“去碳化”。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對銅等金屬的強度需求將顯著提高。

此外,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崛起,以及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將爲銅價提供有力支撐。

在銅供應緊缺的背景下,美銀美林預計,2024年銅供需將出現32.4萬噸的缺口,到2026年,這一缺口將達到74.3萬噸。

優質純銅礦企業,看自由港和$南方銅業 (SCCO.US)$

美銀美林指出,銅礦公司的估值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既要看重基本面因素如成本、儲量,也要考慮市場因素如規模和流動性。那些各方面表現都突出的優質公司,會獲得更高的估值溢價,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對於全球主要純銅礦企業的估值分析,美銀美林引入了一個新的估值指標:每噸銅年產能對應的企業價值(EV),簡稱EV/噸。

通過計算,美銀美林發現平均每噸銅產能的價值約爲55000美元。

但不同企業的EV/噸差異很大,主要取決於以下因素:

成本地位——成本越低,EV/噸往往越高。

礦山壽命——礦山壽命越長,EV/噸越高。

所在地——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風險不同,EV/噸也會有差異。

股權“包裝”——上市公司的EV/噸通常高於非上市公司。

具體到企業層面,美銀美林指出,美國兩大上市銅礦巨頭自由港和南方銅業的EV/噸超過90000美元,估值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綜合礦業巨頭:“隱藏”的優質銅資產應該被看到

而對於大型多元化礦業公司,美銀美林延續使用EV/噸指標來推導出這些公司中優質銅業務的隱含價值。

分析結果顯示,這些綜合礦業巨頭旗下的銅業務價值相當可觀,只是常常被投資者所忽略:

必和必拓,其銅業務年產權益噸位約140萬噸,按照EV/噸指標估算,估值可能在790億到960億美元之間。

英美資源的銅業務規模雖然不及BHP,年產權益噸位約70萬噸,但估值也可能達到410億至500億美元。

至於嘉能可,其銅業務年產權益噸位約86萬噸,隱含價值可能在490億至590億美元之間。

這些數字充分說明,綜合礦業公司的銅業務絕非”副業”,而是真金白銀的”價值窪地”。只是由於這些公司業務衆多,銅業務的價值常常被市場低估。

這些銅企,盈利彈性很大

美銀美林在報告中尤其提到了一種銅礦企業,即那些生產成本較高的“非第一梯隊”銅礦企業。

與行業龍頭相比,它們成本較高,意味着利潤率相對較低;礦山資產的開採壽命較短,未來持續盈利能力存疑;規模較小,缺乏規模經濟效應;資產負債率偏高,財務風險相對更大。

從投資角度看,這些生產商企業似乎“質量”不高。比如,如波蘭KGHM集團和西班牙阿塔拉亞礦業的EV/噸還不到20000美元。

然而,一旦銅價上漲,利潤增長空間可能更大。美銀美林指出,這些股票可能具有另一種吸引力,即更高的價格槓桿。

所謂價格槓桿,是指銅價變動對企業盈利的影響程度。美銀美林認爲,對於成本高企的生產商而言,當銅價上漲時,它們的利潤增長可能更爲顯著。

假設銅價上漲10%,KGHM2025年的EBITDA可能會增長26%;阿塔拉亞礦業明年的EBITDA漲幅也能達到25%。

當然,這種“高槓杆”也意味着更高的風險。一旦銅價下跌,這些企業的股價跌幅可能也更大。

編輯/lambor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