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股东会见闻录丨碧桂园服务要"独自生活"

股東會見聞錄丨碧桂園服務要"獨自生活"

觀點網 ·  06/08 00:10

觀點網 6月6日,天氣多雲,佛山的連日降雨獲得短暫停歇,碧桂園服務的股東周年大會也在佛山順德碧桂園度假村酒店拉開帷幕。

據參會股東介紹,通過現場會議方式參會的有碧桂園服務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董事徐彬淮先生、執行董事肖華先生、執行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黃鵬先生等,以線上會議形式參加會議的有董事會主席兼非執行董事楊惠妍女士,獨立非執行董事梅文珏先生等。

此次股東大會上,就授出發行股份及購回股份的一般授權、重選退任董事、宣派及派付末期股息等決議案進行現場投票。

分紅與應收賬款的難題

母公司陷入債務危機、被剔出恒生指數名單、股價一路“飄綠”,其實擺在碧桂園服務面前的難題並不算少。

在股東會將近兩個小時的問答環節中,碧桂園服務對於分紅、回購、應收賬款、關聯方交易以及對於母公司碧桂園地產集團的看法等等問題都作出了詳細的回答。

投資者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碧桂園服務的分紅派息和回購。

據碧桂園服務2023年業績報告,董事會建議宣派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幣2.19分及特別股息每股人民幣27.27分,合計約9.85億元。

但對比2022年,碧桂園服務派息每股14.4分以及特別股息每股22.81分,分派金額達12.55億元。此次派息金額下降幅度較大,引起了市場對於公司資金情況的擔憂。

對此,碧桂園服務的參會股東表示,分紅派息是按照核心經營利潤來計算的。

聚焦碧桂園服務2023年的業績可以看到,公司全年收入錄得426.11億元,毛利約87.32億元,同比下降約17%;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爲2.92億元,較2022年的19.43億元下降約85%。年內,公司股東應占核心淨利潤約39.39億元,同比下降約21.6%。

按以上數據進行計算,碧桂園服務2023年末期股息總額約爲公司擁有人核心淨利潤的24.66%。

再看2022年,碧桂園服務公司股東應占核心淨利潤約爲50.22億元,派發末期股息12.55億元,派息金額佔比24.99%,與2023年的派息比率相差不大。

參會股東解釋道:“當下的經濟環境對於我們這個行業來說還是有一定的挑戰風險,分紅畢竟涉及到公司的運營資金籌劃,爲了確保公司在經營發展中需要有足夠的資金安全性。”

對於未來分紅派息的計劃,參會股東稱如果後期公司經營狀況、運營投資發展需求以及現金流三角形持續改善,碧桂園服務可能會在未來提高分紅派息的比例。而現金分紅和回購則是公司長期回報股東的一個明確的想法。

投資者們關注的另一個事項則是碧桂園服務大規模的應收賬款。

據年報披露,截至2023年12月31日,碧桂園服務的貿易應收款項淨額約163.7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10.2億元;其他應收款項則由2022年的54.41億元下降至2023年的38.05億元。

按照年報中給出的解釋,貿易應收款項的增加主要是由於公司物業管理服務收入的增長以及城市服務的客戶回款週期變長,其他應收款項的下降主要是由於向第三方提供的股權質押貸款及按金減少。

通常而言,應收賬款規模過大存在着一定的隱患,若是碧桂園服務在這方面長期持續承壓,一定程度上會對企業的流動性以及壞賬風險造成影響。

碧桂園服務在股東會上進一步解釋,公司的應收賬款主要集中在政府和機關的業務上,來自C端的應收賬款是相對多一點。“這個部分我們的做法是通過加強三繳一流的工作,落實各單位相關的收繳責任和要求,以及採用有效的催收方法,配套一些激勵約束的機制,同時從上到下在業務上進行一個貫徹性的現金流評估,希望能將公司的經營現金流做到核心淨利潤的一倍以上。”

再對比之前的應收款項,碧桂園服務2022年錄得的貿易應收款項約爲153.58億元,較2021年增加約50.69億元;其他應收款項淨額爲54.41億元,較2021年增加12.53億元。

就賬款增量而言,碧桂園服務的應收款項增速在2023年得到了一定的控制,雖然規模仍在擴大,但具備由增轉降的可能。

碧桂園服務也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希望在應收賬款的絕對原值和淨值上未來能轉向去壓降。”

壓降關聯性

另外一個核心問題,就要談到碧桂園服務與碧桂園地產之間關聯交易的處理。

參會管理層明確表示,碧桂園服務現在的主要做法就是積極配合做一些配套的服務保障工作,但同時會嚴格遵守兩個上市公司之間獨立和規範的要求。

“首先碧桂園集團是一個獨立的地產開發集團,對於我們自身提供的服務所產生的驗收我們會積極溝通協商,採用合法合規的方式去處理。”

時間拉回到2023年12月29日,碧桂園服務發佈了一份關聯交易公告,詳細披露與碧桂園集團之間未來3年的持續關聯交易情況。

根據公告,碧桂園服務2021年、2022年、2023年與碧桂園集團之間的物管業務關聯交易合同上限分別爲4.16億元、4.93億元、5.71億元,但接下來三年的合同上限金額開始回降:2024年上限4.4億元,2025年上限4.7億元、2026年上限3.7億元。

物管業務主要針對碧桂園集團未售出和已售出但未交付的服務,變化並不算大。而在非業主增值服務方面,合同上限從2021年的22億元、2022年56.5億元、2023年32億元變爲2024年3.4億元、2025年2.5億元和2026年的2.2億元。

從修訂後的持續關聯交易協議來看,碧桂園服務與碧桂園集團之間的關聯性會進一步降低,除了難以剝離的物管業務之外,碧桂園服務的非業主增值服務將要“獨自生活”。

但就2023年業績報告呈現的情況而言,碧桂園服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碧桂園服務2023年的426.11億元收入中,物管服務錄得246.98億元,同比增長8.1%,佔總收入比重的58%,較2022年上升2.7個百分點;“三供一業”業務錄得49.92億元,增幅約爲21.2%;城市服務收入48.83億元,增幅約爲1%。

而其社區增值服務由2022年下降6.6%至37.53億元,佔總收入比重約8.8%;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約爲15.53億元,同比下降41.7%,佔總收入比重約3.6%;商業運營服務錄得收入10.12億元,降幅約爲21.2%。

綜合來看,碧桂園服務業務收入增幅並不算大,處於較爲平穩的水平。但受到關聯公司的影響,部分業務的收入降幅較大,這部分的減少也令碧桂園服務整體的業績表現有所拉低。

同時,在各物企紛紛轉向發展非住業務的時節,碧桂園服務的物管業務仍在收入結構中佔到58%的比重。對於碧桂園服務而言,如何合理協調業務結構以及重新提速是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碧桂園服務的管理層也對這份關聯交易公告做出解讀,對於和關聯方風險商客進行新項目的關聯交易時,碧桂園服務會評估其現金流的回收性,將賬期做到一個合理的可控賬期內,並在確定有較高的付款回收情況時,公司才會開展相應的業務。

“或者,我們也會轉變服務方式,比如提供顧問式服務,未必一定要對客商的整個勞務成本進行完全的包乾處理,這樣可以大幅度地壓降管理交易的比較規模。”

管理層提出了對於今年新增關聯交易的預期:總規模將大幅下降,關聯交易的應收賬款增速呈現下降趨勢。

在談到碧桂園服務未來幾年的發展目標時,總裁徐彬淮表示,希望公司能夠保持在市場化發展的前提下,在行業裏處於領先水平。

“借鑑國家的主旋律來說,就是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碧桂園服務希望做到穩健發展,也希望通過真正核心競爭力的塑造和形成,驅動企業向更高的目標發展。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