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五芳斋困在粽子里:“粽子第一股”多元化遇挫

五芳齋困在糉子裏:“糉子第一股”多元化遇挫

藍鯨財經 ·  06/07 22:04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財經記者 王健文

“你今年吃甜糉還是咸糉”、“糉子是蒸好還是煮好”……端午節將近,糉子再度受到了消費者的關注,有關糉子的話題也頻上熱搜。

但作爲“糉子第一股”,端午節前,五芳齋的股價卻並未見漲。6月1日以來的,公司股價累計跌幅達4.30%,至6月7日收盤,公司股價收於26.72元/股,總市值約爲38億元。

業績起伏不定、多元化發展成果不顯,靠糉子起家的五芳齋困在了糉子之中。

業績起伏不定

自成立至今,五芳齋的歷史已有百年。

1921年,浙江蘭溪籍商人張錦泉在浙江嘉興售賣糉子,取名五芳齋。1998年後,五芳齋開始進行改制,五芳齋實業成立。自2001年開始,遠洋實業(後更名爲“五芳齋集團”)開始逐漸收購五芳齋實業的股份,逐步成爲公司第一大股東。2022年,五芳齋登陸上交所主板。

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厲建平和厲昊嘉父子共持有五芳齋集團40%的股份,間接控制了五芳齋36.84%的股份,是上市公司實控人。

雖然頭頂百年老字號的頭銜,但近年來五芳齋的業績表現卻起伏不定。

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爲28.92億元、24.62億元、26.35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94億元、1.37億元、1.66億元。2024年一季度,五芳齋的營業收入爲2.07億元,歸母淨利潤爲-0.70億元,均較2023年同期有所下滑。

2023年,五芳齋的業績雖然較2022年有所回升,但並未達到公司的業績目標。2023年初,公司曾對部分管理人員推出了股權激勵。根據公告,2023年,公司營收、淨利潤需要較2022年增長21%、18%,上述管理人員所持的限售股才能解禁,但這一目標並未達成。2023年12月,五芳齋還調低了2024年及2025年的業績考覈指標。

爲了提振業績,五芳齋一邊推動銷售渠道改革,一邊降低銷售費用率。

目前,五芳齋大部分的銷售額仍來自線下渠道。2023年,公司通過直營(連鎖門店)渠道獲取的收入爲3.64億元,通過經銷商渠道獲取的收入爲9.09億元。與經銷商渠道相比,連鎖門店渠道的毛利率更高,2023年,公司的連鎖門店渠道毛利率爲55.93%,經銷商渠道毛利率爲37.91%。

在此背景下,五芳齋的連鎖門店數量不增反減。2023年,公司直營店數量爲112家,同比下降26家;合作經營店數量爲25家,同比減少6家。同期,公司經銷商數量增長了7家。

在2023年股東大會上,五芳齋方面坦承,過去公司選擇通過直營的方式快速擴張,但是受外部環境影響,連鎖餐飲板塊發展遇冷。去年底,公司通過“縮、轉、關”策略,對門店進行了全面梳理。公司董秘於瑩茜也表示,“對一些租金比較高,成本費用比較高的門店,公司做了針對性的關閉”,未來,公司的戰略爲加盟爲主,實現公司業務快速擴張。

除渠道改革外,五芳齋還在持續調降銷售費用率,以保障利潤水平。

五芳齋的費用支出以銷售費用爲主,銷售費用支出超過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財務費用總和。2023年,五芳齋銷售費用共5.52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20.93%。

與上市前相比,五芳齋的銷售費用率已經大幅下降。2019年至2021年,公司的銷售費用率均在27%以上。年報顯示,與上市前相比,公司的銷售費用率下滑主要是源於門店房租費和運輸倉儲費的下降。前者源於公司縮減直營門店數量,後者則受益於公司近年來持續去化庫存商品。

截至2023年末,五芳齋的存貨賬面餘額爲1.98億元,佔總資產的8.47%,較2021年末下降了9.73個百分點。

多元化之路未走通

成立至今近百年,五芳齋的業績仍主要靠糉子支撐。

2018年,五芳齋董事長厲建平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糉子圈子也就這麼大,差不多到‘天花板’了。所以我們很明確,要突破‘天花板’就一定要走出來,不能只做糉子。”在厲建平看來,2017年五芳齋糉子銷售額佔比約59%,隨着公司的多元化經營,“估計在3年內會降到50%以下”。未來,五芳齋將成爲“中式快餐連鎖著名品牌”。

年報顯示,除糉子外,五芳齋還經營月餅、餐食(即餐飲業務)、蛋製品、糕點等產品。

但近年來,糉子業務在五芳齋業績中的佔比不降反升,2023年,公司糉子系列產品營業收入爲19.40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爲73.64%,已遠高於2017年的59%。除糉子以外,公司月餅、蛋製品等業務的收入增長乏力,餐食業務的收入則出現了大幅下滑。2021年,公司餐食業務的收入爲2.52億元,至2023年已降至1.48億元。

對五芳齋而言,多元化之路沒有走通,意味着公司仍要靠糉子業務來支撐業績。因此,公司也在進一步提升糉子產能。

2023年,五芳齋共售出了5.44萬噸的糉子,其中,3.96萬噸爲公司自產,其餘通過委外生產。近年來,公司對委託加工需求有所擴大,2021年至2023年,委外生產的比例由24.41%提升至25.61%。

爲了進一步提升自有糉子產能,2023年8月,五芳齋宣佈將對此前IPO的募投項目結構進行調整。被調整的項目爲研發中心及信息化升級建設項目以及成都生產基地升級改造項目。

根據公告,原來的研發中心及信息化升級建設項目主要是對原有研發中心進行改造升級,並新建產品試驗車間等,並不能增加五芳齋的生產能力。但此次調整後,五芳齋將在優化中試車間的同時新建部分產線,讓其擁有年產4500萬隻氣調鎖鮮糉、新鮮糉、熟飯糉的產能。

此外,五芳齋還計劃對成都生產基地升級改造項目進行調整,公司認爲原有的計劃不能保障未來成都生產基地所需的糉子生產能力。因此,此次調整後,公司計劃將該項目的建築面積從7654平方米調整爲16227平方米,爲以後繼續擴大產能預留場地。

修改上述投建計劃後,五芳齋需要額外支出3984.20萬元的建設費用,這些資金將由公司自有資金支付。

從五芳齋的資產負債情況上來看,公司的財務狀況較爲健康,能夠覆蓋上述資金支出。截至2023年底,五芳齋的資產負債率爲24.37%,流動比率爲2.00。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爲6.10億元,且公司短期借款、長期借款餘額均爲0。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