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早年技术欠火候还是被碰瓷?晶升股份合同纠纷案判了 昔日碳化硅材料明星企业成失信被执行人

早年技術欠火候還是被碰瓷?晶升股份合同糾紛案判了 昔日碳化硅材料明星企業成失信被執行人

財聯社 ·  06/07 20:27

①晶升股份公告稱,此前被訴退還3000餘萬元設備及賠償款的案件已二審判決,法院駁回中科鋼研的全部訴求; ②中科鋼研由中國鋼研全資子公司持股40%,已在2023年9月成爲失信被執行人。

《科創板日報》6月7日訊(記者 郭輝)半導體設備公司晶升股份的合同糾紛案判了。

6月6日晚間,晶升股份發佈公告稱,該公司近日收到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判決書》,該公司此前被訴退還3000餘萬元設備及賠償款的案件已二審判決。判決結果顯示,駁回上訴人中科鋼研節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科鋼研)的全部訴求。

晶升股份表示,該判決結果有效地確保了上市公司的合法權益,切實維護了公司名譽和股東利益,不會對公司當期利潤或期後利潤產生負面影響。

回顧案件發展,在2023年3月,中科鋼研以晶升股份交付的30臺人造藍寶石長晶爐設備無法使用爲由,在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晶升股份返還設備款2700萬元,並賠償1000萬元損失。

據了解,該批設備正式交付的時間爲2017年,晶升股份則是在2023年4月登陸科創板。六年時間過去,在晶升股份IPO上市的關鍵節點,中科鋼研公開指控其產品技術存在問題並提起訴訟,看似頗爲蹊蹺。

究竟是晶升股份幾年前的技術欠缺火候,還是中科鋼研惡意“碰瓷”?今日(6月7日),《科創板日報》記者就此疑問向雙方進行了求證。

晶升股份證券部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由於設備交付的時間較爲久遠,箇中細節並不清楚,但中科鋼研當時確實已完成設備驗收。“驗收後也不太可能存在設備故障導致無法使用的問題,因爲公司有售後服務的團隊。不過,他們(即:中科鋼研)廠務情況,無法滿足使用條件的情況,是可能存在的”。

晶升股份主要從事晶體生長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該公司業務主要聚焦於半導體領域,是國內主流半導體設備公司,向半導體材料廠商及其他材料客戶提供半導體級單晶硅爐、碳化硅單晶爐和其他設備等定製化產品。

據了解,晶升股份已覆蓋國內硅片廠商及碳化硅襯底的國內龍頭企業或主流客戶,與滬硅產業(上海新昇)、立昂微(金瑞泓)、神工股份、合晶科技、三安光電、東尼電子、比亞迪等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

“藍寶石設備的技術要比半導體級長晶爐設備簡單得多,且當時藍寶石設備賣得很不錯,其他客戶都是正常使用的。”據上述人士介紹,“晶升股份的藍寶石設備前幾年就已很少在做了。”

據介紹,晶升股份在發展初期便以半導體級長晶爐爲主要業務方向,但前期客戶對國產設備採用不多,更多以國外設備爲主,因此出於自身發展經營所需,涉足當年較爲火熱的藍寶石生長設備。“公司判斷,近年來藍寶石市場已較爲飽和,因此轉移了方向”。

回看中科鋼研,據了解,該公司是由國資委於2016年批覆成立的新型央企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註冊資金5000萬元。

其中,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鋼研)通過其全資子公司新冶集團,對中科鋼研持股40%,爲公司第一大股東實現相對控股;弘睿天藍作爲公司管理與技術團隊的持股平台佔股25%;外部戰略投資者國宏華業佔股35%。

中科鋼研在此前發展中,曾先後開發大規格藍寶石晶體制備工藝技術及長晶裝備,高品質碳化硅晶體及襯底片製備工藝技術及長晶裝備,廢輪胎再生循環利用工藝技術及生產線,新型金剛石複合材料及成套生產裝置,石墨烯碳納米電熱膜生產工藝技術及生產線等。

其中,中科鋼研在第三代半導體項目方面的投入力度更大,進展也更受外部關注。據公開報道,中科鋼研碳化硅項目曾籌劃在上海、青島、菏澤、南通等落地。

具體來看,在青島,中科鋼研碳化硅集成電路產業園項目一期主體在2021年2月竣工,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全部達產後可年產5萬片4英寸碳化硅晶體襯底片、5000片4英寸高純度半絕緣型碳化硅晶體襯底片。

在上海,中科鋼研曾在2019年與上海市寶山區達成一致意見並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其上海總部基地項目將落戶寶山區,計劃用3年至5年時間,將聯合創設的國宏中宇建成聚集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集團。

時至2022年後,中科鋼研則陷入沉寂,公開消息並不多見。但可以確定的是,中科鋼研發展遇到了困境,該公司也在2023年9月成爲失信被執行人。

工商資料顯示,中科鋼研目前爲存續狀態,但今年最新已成爲五起案件的被執行人,被執行總金額爲9400餘萬元,而歷史被執行總金額多達2.72億元,執行法院來自北京海淀、雲南保山、河南安陽、江西新餘、甘肅蘭州、江蘇海安等地,司法案件原告則有蘭州新區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新餘高新投資有限公司等。

2023年,中科鋼研則以原告身份,向晶升股份、青島昌陽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等主體以合同糾紛爲由,提起訴訟追討所謂賠償。

中科鋼研目前已無法通過此前的公開電話取得聯繫。今日(6月7日),《科創板日報》記者致電中科鋼研股東中國鋼研,在電話中對方稱:“集團與中科鋼研並無控股關係,只是持有部分股份,關於中科鋼研經營現狀無法回覆確切信息。”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