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美团“偷师”拼多多

美團“偷師”拼多多

華爾街見聞 ·  06/07 18:26

作者 | 劉寶丹

編輯 | 周智宇

繼阿里和京東複製百億補貼之後,美團也開始“偷師”拼多多,王興把低價拼團的模式用到了本地生活上,穩住了和抖音的競爭局面。

6月6日,美團交出一份好於預期的季報。2024年一季度,美團實現收入733億元,同比增長25%,雖然增速略低於去年同期,但表現好於前兩個季度,維持了較高增長。

盈利方面,美團期內溢利和經調整EBITDA分別爲53.7億元和80.7億元,增速爲60%和29%,尤其體現核心經營業績的經調整EBITDA處於近三個季度的較高水平。

截至今日收盤,美團股價報110.400港元,相較今年2月的低點,美團股價整體回彈了80%。

資本市場對美團的預期也在提升。花旗、摩根士丹利和Jefferies將美團目標價分別上調至140港元、120港元和135港元。花旗表示,美團一季度淨利潤較該行和市場預期分別高出18.6 %和29.4%,美團快速適應消費轉變和市場動態,予“買入”評級。

正如外界所預期的那樣,美團盈利改善的核心因素是社區團購業務的減虧,同時,美團也在成本控制方面下了功夫。

一季度,美團包括社區團購在內的新業務經營虧損28億元,是美團近年來的最低水平,同比收窄幅度高達45.2%,虧損額近乎減半,直接比去年一季度少虧損了23億元,少虧損的部分都是實打實的利潤留存。

在業績電話會上,美團表示,優選業務自2月起嚴格聚焦提效,採取提價、減少補貼、關停效率低的倉庫和站點等措施,實現大幅減虧。

美團在成本方面能省則省,其一季度的銷售成本增速爲22.6%,比收入增速低了2.4個百分點;研發開支爲50億元,同比保持穩定;一般及行政開支爲23億元,增速僅爲15.2%。

美團核心業務雖然沒爲利潤增量做太多貢獻,一季度,美團核心本地商業的經營溢利爲97億元,同比增速僅爲2.7%,處於2023年以來的低點。但美團意在用利潤換市場,從這一點來看,美團的策略已經奏效。

美團已經穩住了本地生活的競爭局面,一季度,美團核心本地商業實現收入546億元,同比增長27.4%,略高於去年同期,在過去四個季度中也處於高位。美團和抖音的市場份額也並未發生明顯變化。

爲了贏得市場競爭,美團也敢於花費真金白銀。一季度,美團銷售及營銷開支高達139億元,同比增長了33%。

對此,美團表示,主要由於商業環境以及商業策略變化等導致交易用戶激勵及推廣開支增加,此外僱員薪酬開支亦增加。

兩年前,美團推出了本地生活的拼多多版本“拼好飯”,這塊業務在一季度迎來爆發,其日訂單量接近500萬單,創下新高,規模已經接近美團餐飲外賣的10%。

“拼好飯”不僅迎合了用戶的低價需求,也爲商家帶來更多流量。基於此,美團也實現了訂單、用戶和商家的全面增長。

美團在電話會上表示,外賣的年度活躍用戶持續增長至近5億,交易頻率也有顯著提升。同時,美團實時購物的年度活躍用戶和交易頻率均實現了增長。

更積極的信號是,美團的廣告收入已經成爲核心增長引擎。一季度,美團在線營銷服務收入爲103億元,同比增長33%,增速高於配送和佣金,跟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大幅提升了23個百分點。

可以說,王興正在帶領美團重回上升通道。當然,美團還遠不到安枕無憂的時刻。

目前來看,美團雖然穩住了市場,但還需儘快提升盈利能力。

從本地生活業務來看,美團仍處於積極的防禦階段。抖音集團商業化負責人浦燕子已將本地生活的銷售目標定爲6000億元,要實現翻倍式增長。快手近幾個月也開始爲商家提供配送相關的支持,意在從市場分得一杯羹。

美團也做了積極地應對。4月,美團宣佈王莆中出任核心本地商業CEO。在此之前,美團已將到店、到家事業群等合併成爲“核心本地商業”,希望藉此加強業務協同能力,提升運營效率。

王興也在積極尋找新的增長點。3月,美團在香港的市場份額已經做到了第一,並開始積極爲下一步出海做準備。目前,美團在積極組建海外團隊,已經開始在沙特招人。

王興在電話會上回應,中東國家是一個選擇,目前還沒有推出業務進展,公司正在評估其他一些市場,還沒有做出任何最終決定。“公司也在看東南亞、歐洲等地區,會謹慎地推進全球化以及資本投入。”

“送餐業務2013年11月推出,至今已有10多年的歷史,這是一段偉大的旅程,但需要很長時間。所以我們很有耐心,我們可能還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在海外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一邊是國內本地生活的激戰,一邊是更復雜的國際市場,美團正在走進前所未有的發展新階段,機遇和挑戰並存,王興的全球之旅正式開啓了。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