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张小泉上市后两年净利下滑68% 招股书关于行业发展和募投项目效益描述“被掀翻”

張小泉上市後兩年淨利下滑68% 招股書關於行業發展和募投項目效益描述“被掀翻”

挖貝網 ·  06/07 07:26

被稱爲“刀剪第一股”的張小泉(301055)上市後連續兩年淨利潤都明顯下滑,2021年上市當年淨利潤是7873萬元,到2023年降至2512萬元,下滑68%。

由於成績單不漂亮,張小泉在5月22日收到創業板對公司2023年年報問詢函,共10問,第一問就是要求公司量化分析淨利潤連續兩年大幅下滑的原因,還問及直銷模式毛利率下滑、募投項目持續虧損原因等,也是與業績相關的問題。

6月5日,張小泉對年報問詢函進行長達73頁的回覆,其中詳細解釋了去年利潤下滑原因,包括市場新增需求不足,行業增速放緩,內外部因素導致募投項目虧損,看起來還是符合邏輯的。

不過結合公司在2021年8月披露的上市招股書內容來看,當時稱“我國刀剪行業快速發展”、“公司的高毛利水平具有可持續性”、第一大募投項目“內部收益率約爲27.21%”,如今不到三年都“被掀翻”。

描述行業發展:從“快速發展”到“增速放緩”

根據張小泉在問詢回覆中的披露,導致2023年利潤大幅下滑的重要因素是行業發展。公司稱,隨着近年來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短期內刀剪行業整體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刀剪製造行業增速有所放緩。

(問詢回覆中關於行業描述)

再來看招股書中,第199頁行業發展概況第一條說的是“我國刀剪行業快速發展”,並引用《中國工業統計年鑑》數據表示,我國規模以上刀剪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從2012年至2017年的年複合增長率達10%。

不過從配圖數據來看,2017年行業收入已經較2016年出現下降,相關文字未提及這一點。

(招股書中關於行業發展概況)

關於消費模式,公司在招股書中稱隨着消費升級,消費者對刀剪的需求也從過去每家每戶一把菜刀、一把剪刀逐步向需求多元化方向發展,市場空間大幅提升。新問詢回覆中則表示,消費升級和換購需求的釋放弱於預期,公司產品銷售部分向中低端轉移。

關於線上渠道,前後信披也出現矛盾之處。招股書在介紹公司線上自營店帳户活躍度時稱,2018年至2020年,各主要線上自營店鋪的帳户活躍度不斷提升,京東店鋪日均活躍用戶數在2019年、2020年快速增長。而在近日回覆交易所問詢公司線上平台收入下降原因時則表示,電商平台流量早在2017年就已見頂,增速放緩,導致當前京東等主流線上平台銷售收入下滑。

盈利能力:從“高毛利水平具有可持續性”到淨利大幅下滑

除行業發展信披內容前後出現明顯反差外,公司對於經營業績的相關描述也出現類似情況。招股書中從多個維度論證了淨利潤增長和高毛利水平的可持續性,上市後緊接着兩年淨利潤大幅下滑。

關於收入、淨利潤增長的可持續性分析,在招股書488頁至491頁,公司從品牌優勢、創新產品、銷售佈局三個維度進行了詳細論證,結論是未來公司收入和毛利水平有望繼續維持高位。

在招股書507頁“高毛利的可持續性”描述中,公司給出更加確定的答案:確保能夠根據市場需求迅速地推出新產品,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增強議價能力;高毛利水平具有可持續性。

(招股書論證高毛利可持續性)

然而從公司上市後交出的兩份年報成績單來看,2022年淨利潤下滑47%,2023年繼續下滑39%。

募投項目:從“內部收益率27.21%”到項目虧損

年報問詢函中,交易所對新上市幾年企業的募投項目實施進展與效益十分關注。張小泉的“陽江刀剪智能製造中心項目”作爲耗資大募投項目,投入使用三年仍然虧損,引起關注。從回覆內容來看,現實情況離當時招股書中的承諾距離不小。

公司從招股書594頁開始,用了4頁內容說明“陽江刀剪智能製造中心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尤其是在建設必要性第一條說明中,公司強調,隨着市場規模擴大與公司擴張,現有的生產線及人員已經不能滿足公司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產能趨於飽和,有必要擴大生產規模。

但在近日年報問詢回覆中解釋募投項目持續虧損原因時,公司稱,項目轉固投產以來受內外部因素共同影響,產能釋放、產線擴充不及預期,折舊等固定支出無法被攤薄,導致階段性虧損。

關於該募投項目效益,公司在招股書中強調,進行了廣泛的市場調研,並聘請專業機構進行了嚴謹的可行性分析,終得出結論:本項目的內部收益率約爲27.21%,項目回收期(含建設期)爲5.46年。

(招股書對募投項目“陽江刀剪智能製造中心項目”的效益說明)

現實情況是,該項目從2021年1月31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2023年實現效益爲-1,048.14萬元,累計實現效益爲-2,500.94萬元,未達到預計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諸如刀剪行業增速放緩等現象,公司上市時並沒有在招股書九大風險因素裏提到,當前也沒有在2023年年報風險提示中加以列出。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