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赢双科技科创板IPO终止 称“暂无融资需求” 科创属性成色存疑

贏雙科技科創板IPO終止 稱“暫無融資需求” 科創屬性成色存疑

財聯社 ·  06/07 11:02

①對於撤單原因以及公司後續融資計劃等,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暫時公司沒有融資需求。 ②贏雙科技表示,與主要競品相比,公司磁阻式產品的耐振動等性能指標上更優,其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國內市場份額爲 50.25%。

《科創板日報》6月7日訊(記者 吳旭光)近日,旋轉變壓器企業上海贏雙電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贏雙科技)上交所IPO審核狀態變更爲“終止”。原因是贏雙科技及其保薦人海通證券撤回發行上市申請,上交所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對於撤單原因以及公司後續融資計劃,《科創板日報》記者多次致電公司董秘辦,其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暫時沒有融資需求。”關於企業後續計劃,前述人士並未進一步回應。

贏雙科技原計劃募資8.47億元,投入“年產旋轉變壓器910萬臺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項目中。《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近期,新能源汽車市場降價趨勢顯現,旋轉變壓器價格承壓。截至2023年6月,贏雙科技多款型號產品價格同比降幅約爲3.73%至17.08%,降幅較大。

有機構投資人士表示,贏雙科技業務以旋轉變壓器爲主,撤回IPO材料可能與公司產品附加值走低、市場議價能力較弱,科創屬性成色不足等有關。

核心產品單價下調至多17.08%

贏雙科技主要從事旋轉變壓器研發和生產,產品分爲磁阻式旋轉變壓器和繞線式旋轉變壓器,應用於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工業伺服等領域。

財務數據方面,2020年至2022年,贏雙科技營收分別爲0.46億元、1.59億元和3.52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爲0.09億元、0.57億元和1.39億元,收入增長主要來源於主營業務中磁阻式旋轉變壓器銷售收入的增長。

從市場份額來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報告期內,贏雙科技國內市場份額從21.32%增長至50.25%。

監管要求贏雙科技說明: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佔率已達至50%的情況下,該公司未來市場拓展是否存在瓶頸。

贏雙科技方面對此表示,“全球及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仍處於低位快速增長階段,且新能源汽車呈現出高端化、多電機化的發展趨勢,旋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仍具有較大的市場需求空間。”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來,以贏雙科技大客戶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廠商,開始通過降本降價、以價換量的策略,加速對傳統燃油車替代的“價格戰”。

根據贏雙科技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2022年,該公司磁阻式旋變各期銷售分別爲2816.02萬元、12700.56萬元和1617.22萬元,各期平均單價爲83.59元、67.41元和68.56元。其中,單價在100元以上的產品銷量佔比分別爲19.42%、5.70%和3.31%,產品附加值大幅下降。

受降價趨勢影響,截至2023年6月份,贏雙科技型號a、型號b、型號c、型號e等主要型號產品價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比降幅分別爲17.08%、5.23%、8.29%、3.73%,僅其型號d產品單價相對平穩,實現1.55%的同比增長。

在業內人士看來,儘管贏雙科技表示自身“技術水平高”,但其產品附加值一路走低卻是不爭的事實。

有市場機構分析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與主動降價不同,被動降價是在產業鏈上下游降價傳導下,在自身產品不降價就面臨被市場淘汰的被迫跟隨行爲,“這也從側面說明公司在科研實力、市場溢價能力等方面仍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在汽車行業分析師、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看來,隨着新能源汽車“價格戰”白熱化,上游汽車零部件廠商面臨終端市場的價格衝擊,磁阻式旋變價格仍面臨一定的下降壓力。

在市場供需、產品技術、行業慣例等因素影響下,企業所處的經營環境或將發生重大變化,對其持續盈利能力會構成不利影響,或許正是贏雙科技IPO申請撤回的重要原因之一。”張翔補充道。

研發費用率逐年走低

《科創板日報》記者查閱審核問詢函發現,上市審核委員會問詢贏雙科技的主要問題有:結合前述及專利數量、研發費用佔比等,說明發行人所在領域是否具有較高技術壁壘及具體體現,公司是否具備持續研發能力。

贏雙科技表示,該公司已在由外資巨頭佔據主導地位、技術難度較高的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中形成了自主可控的產品線,正逐步實現對國際知名品牌的進口替代。

報告期內,贏雙科技研發費用分別爲706.62萬元、1083.00萬元和2067.09萬元,佔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爲15.34%、6.77%和5.87%。

與同行研發投入趨勢不同,報告期內,贏雙科技呈現逐年走低的態勢。截至2023年上半年,該公司的研發費用率降低至5.87%。

對此,贏雙科技稱,2021年、2022年,該公司研發費用率均低於可比公司均值,主要是訂單量與營業收入規模爆發式增長,其人才梯隊建設等研發投入絕對額增幅低於營業收入規模的增幅。

從監管對於企業科創屬性相關要求來看,贏雙科技部分指標勉強過線。

贏雙科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佔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爲6.91%,略超過監管要求的5%。2022年研發費用率僅5.87%,低於可比公司平均值7.44%。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金額3856.71萬元,低於6000萬元。

除自身研發費用率下降之外,贏雙科技在高額科研費用投入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方面,贏雙科技略顯科創屬性成色不足。在專利儲備上,公司擁有發明專利11項,與開特股份、高華科技等同業公司相比,贏雙科技的發明專利數量低於後兩者的25項、30項。

對於科創板企業而言,研發投入金額、申請發明專利數量等也是監管部門關注的重點之一。伴隨着產品技術迭代,2015年至2020年間,贏雙科技在磁阻式變壓器領域並未取得相關專利突破的合理性問題遭到交易所多次追問。

贏雙科技對此表示,出於技術祕密保護的考慮,該公司核心技術並未全部申請發明專利。其僅對部分核心技術通過申請專利等方式加以保護,經論證不適於申請專利的核心技術,將其納入公司技術祕密保護範圍。

據悉,2015年至2020年間,贏雙科技共申請專利41項,期間申請專利中已獲專利授權31項、實質性審查階段專利7項、駁回專利3項。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