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20家退市!港交所迎"新"扫"旧"

20家退市!港交所迎"新"掃"舊"

證券時報 ·  06/07 13:26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羅曼

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週三出席彭博亞洲財富峯會時表示,對研發開支大的企業和很多科技企業來說,香港市場仍是具備吸引力的上市平台,上市規則18C章可滿足特專科技企業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首家特專科技新股晶泰科技已於6月4日正式進入招股階段,首日招股就錄得超額認購,截至記者發稿,該股公開發售超額認購27倍,說明市場依然看好18C章科技企業。

記者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港交所一共迎來21家新股上市,其中新經濟(信息技術、醫療保健)公司達到10家,佔比48%。與此同時,港交所也不忘加大垃圾股的清退力度,一共有20家公司退市。

港交所大力迎“新”

港交所網站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今年一共有21家新股上市,總募資額95.96億港元,新股上市數量較上年同期少7家,募資額同比減少39.26%。

從行業分佈來看,上市的21家中新經濟企業佔比48%,達到10家,其次爲日常/可選消費行業,佔比23.8%,爲5家,剩下分別爲工業、房地產以及材料行業。

港交所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上市發行服務部主管韓穎姣表示,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以來,香港有299家新經濟公司成功上市,IPO募資9449億港元,佔港股IPO融資總額的65.1%。上市制度的改革塑造了香港資本市場的新經濟生態系統,例如與生物科技相關的《上市規則》第18A章節,造就香港成爲全球領先的醫療健康集資中心:醫療健康IPO的公司有127家,總募資超過2768億港元。

就IPO認購情況來看,今年IPO上市的21家上市公司,超額認購19家,佔比90.5%,認購不足2家,佔比9.5%,分別是茶百道和速騰聚創。

今年新股上市名單

儘管2024年前五個月香港IPO市場上市家數、募資金額同比雙雙下降,但從目前看,港股前五個月新上市股份的表現比想象中好很多。

Wind數據統計顯示,這21只新股上市首日,有14只爲上漲佔比66.7%,平均漲幅爲43.3%,下跌6只,佔比28.6%,平均跌幅21.2%。前5個交易日漲幅超過100%的一共有5家,其中漲幅最大的爲長久股份,漲幅爲10.4倍。前五個月跌幅最大的是天津建發,跌幅爲52.4%。

6月6日,港交所集團副行政總裁、聯席營運總監及市場聯席主管姚嘉仁在格林威治論壇上表示,現在來香港上市的公司,有很多都代表着亞洲的新興力量,代表着最具創新的精神。在過去幾年裏,許多在香港進行IPO的公司屬於新經濟行業。

在談話中,姚嘉仁尤其強調內地與港股市場互聯互通的重要性。他稱,內地和香港股票市場的互聯互通是獨一無二的,這是內地市場、香港市場以及亞洲市場之間的重要流動性標誌。

姚嘉仁還談及東南亞等市場的拓展機會,“他們也在關注港股市場,我們需要創造更多機會,吸引東南亞市場的更多資源流入香港。”

掃“舊”

港股在迎“新”的同時也不忘加大退市力度。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已經有20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被取消上市地位的有13家,私有化退市的有7家。

港交所在2018年推出“快速除牌”機制,根據香港主板《上市規則》第6.01A條和香港創業板(以下簡稱“GEM”)《上市規則》9.14A條,主板上市公司若連續停牌超過18個月、GEM上市公司若連續停牌超過12個月,港交所將有權取消公司上市地位。

而港股公司停牌的原因大都集中在幾個方面,包括因重大失當行爲而未能刊發財務業績或內幕消息、上市公司無法維持業務運作、財務報表附有無法表示意見及否定意見,以及公衆持股量不足,或者被香港證監會指令停牌。

編輯/lambor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