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英伟达挺进3万亿美元俱乐部,分享一个真正赚到百倍的故事

英偉達挺進3萬億美元俱樂部,分享一個真正賺到百倍的故事

聰明投資者 ·  06/06 22:14

來源:聰明投資者、他山之石觀投資
作者:Saint Paul

編者按

美東時間週三(6月5日),英偉達股價大漲5%,總市值達3.01萬億美元,超過蘋果的3萬億市值,成爲全球市值第二高的公司,僅次於微軟。

這是一篇真實的靠英偉達賺到錢的故事。

投資人甚至也不是黃仁勳的“朋友圈”。

英偉達11年漲超400倍,但是在這過程中,能夠盈利超過100倍的投資者很少,O'Keefe Stevens Advisory就是其中之一。

11年裏,創始人O'Keefe在英偉達上的收益超過150倍,成爲他40多年投資生涯中最成功的投資。

O'Keefe從2013年4月以3.1美元買入英偉達,當時他認爲這是一家財務狀況良好、市場份額占主導地位的企業,但並沒有看出英偉達未來是個百倍股的跡象。

中間O'Keefe的投資當然歷經很多波動,畢竟英偉達也曾經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跌了67%。而且2023年的減倉,讓O'Keefe還錯過了英偉達再次翻倍過程中的收益。

O'Keefe在持有英偉達過程中,不斷自我糾正對於公司的定位和認知,這也讓O'Keefe能夠不懼短期的波折,持續持有這家企業,最終收穫令人豔羨的回報。

在投資英偉達百倍回報的過程中,O'Keefe還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總結。回過頭看,那些讓投資者容易迷失的信息多麼微不足道。

在去年8月給持有人的信中,O'Keefe詳細復盤了這段成功投資,“他山之石觀投資”進行了精譯總結。

考慮到英偉達最近幾個月的高歌猛進,有些數據已經out,聰明投資者做了些更新修訂,不影響精彩的原貌。分享給大家。

彼得.林奇創造了10倍股(10-bagger)說法。能夠成功在一項投資中獲得10倍回報,會受到萬衆矚目。

那麼如果我們再進一步,能夠獲得100倍的投資回報,會是什麼樣?

$英偉達 (NVDA.US)$就是這樣一個百倍股。在過去的11年中,從每股2美元多漲到現在的1200美元。

在這過程中,很多投資英偉達的人能夠賺錢,但是能夠盈利超過100倍的投資者卻寥寥無幾。

O'Keefe Stevens Advisory就是其中之一。公司的創始人彼得·奧基夫(Peter O'Keefe)從2013年4月買入英偉達,買入價格3.1美元(拆分調整後的價格),市值77億美元。

而時至今日,英偉達的股價已經達到1224美元,市值3.01萬億美元!

O'Keefe在這11年中的收益超過150倍,成爲他40多年投資生涯中最成功的投資。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

通過O'Keefe在持有英偉達過程中分享如何思考這家公司,也讓我們能夠了解他在這過程中都經歷了什麼。

但是,我們不能從後視鏡去看成功。投資者不會在11年前就會認知到人工智能會發展到現在的水平,以及英偉達在其中起到的關鍵作用。投資者開始對英偉達的定位僅僅是一家提升電腦遊戲效果的GPU提供商。

而在這之後,英偉達在比特幣挖礦、疫情影響下的居家辦公、人工智能應用等一波波浪潮的推動下,不斷擴大自己的市場,在發展中建立、擴大自己的護城河。股價也在波折中一路上揚。

難能可貴的是,對於O'Keefe而言,在持有的過程中對於公司的定位和認知會不斷進化,自己也會從中不斷重新對公司重新定位,幫助自己逐步認識到企業的價值。

也正是這種不斷學習,自我糾正認知的過程,讓O'Keefe能夠不懼短期的波折,持續持有這家偉大的企業,帶來上百倍的回報。

下面就是他山之石總結的O'Keefe投資英偉達的歷程。

01、開始投資

O'Keefe對英偉達的最初投資是在2013年4月。英偉達是個人電腦中使用的3D圖形和多媒體處理技術的領先開發商。

那個時候的英偉達無人問津,不受歡迎,原因是英偉達最大的市場:電腦遊戲市場增長放緩。因此O'Keefe能夠以低價購買其普通股。

這家公司並不是O'Keefe自己挖掘的,而是得益於傳奇投資者Third Avenue Value Fund的馬蒂·惠特曼的靈感,才開始研究並買入,買入價3.1美元(拆分調整後的價格)。

當時的英偉達,在O'Keefe眼中的定位是財務狀況良好、市場份額占主導地位的企業,以下是一些事實:

1.英偉達發明了圖形處理器(GPU),並在GPU市場佔據主導地位,而且份額還在不斷擴大。

2.財務狀況良好,僅有1900萬美元的債務和37億美元的現金。

3.公司稅後利潤從2003年的8560萬美元增長到2012年的5.625億美元。

4.公司於2012年第四季度開始派發現金股息。

5.公司將其收入的25%投入研發,其7100名員工中的大多數都從事研發工作。

6.公司正在回購其普通股。

7.當時公司的市盈率爲14倍。

從各種角度,英偉達當時估值的許多指標看起來都不貴。在接下來的兩年,英偉達一直是O'Keefe最喜歡的投資標的。

很多變化事情都在發生。例如,毛利率在過去四年裏從34%上升到52%。

公司的業務在不斷變好,但是並不明顯。

而且,公司沒有超高速增長,也沒有高資本回報率。

從當時的財務數據來看,這並不是一個明顯的超級績優股。

當時O'Keefe的投資邏輯更多是基於GPU在視頻遊戲和手機中日益增長的重要性,以及英偉達在市場中的主導地位。

這個時候,O'Keefe沒有看出英偉達成爲百倍股的任何跡象。

02、改變+加倉

到了2015年5月,英偉達的年報中,不僅討論了其電腦遊戲芯片,還討論了其他領域。報告中包括討論的內容有:

1.電腦遊戲產業價值1000億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娛樂產業,超過了好萊塢和職業體育。而且還在繼續增長。

2.我們推出了英偉達™️(英偉達®)DRIVE,這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車載計算機,它能讓汽車越來越多地感知周圍的世界,並將爲自動駕駛汽車鋪平道路。

並且,英偉達GPU在深度學習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深度學習被三種趨勢所點燃:

  • 網絡服務公司帶來的數據洪流;

  • 計算機科學領域一些最聰明的人創造的最新算法突破;

  • 以及利用GPU計算海量數據的能力。

由GPU驅動的機器被用來提供各種應用,使與計算機的交互變得神奇。用戶可以向手機提問,並立即得到語音回覆。

語音識別只是其中一種應用。圖像識別是另一種應用。

而這些只是冰山一角。

O'Keefe與團隊做了討論,意識到“我們擁有一項非常特殊的投資”。

於是,他們以每股約5美元(拆分後價格)的價格繼續買入更多股票,比最初購買的價格高出60%。

此外,O'Keefe開始收聽英偉達與管理層的季度投資者電話會議,以便更好地了解公司業務。每個季度在改善財務狀況和發佈新產品方面都是一次學習經歷。

03、重要轉折點

對O'Keefe而言,重要的轉折點是2016年5月12日的電話會。英偉達公佈第一季度強勁的財務業績,其中的亮點包括:

1.收入達13億美元,同比增長13%-所有平台均實現增長

2.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計算的每股收益爲0.33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8%。Non-GaaP每股收益爲0.46美元,同比增長39%.

3.深度學習領域的客戶數量急劇增長

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在新聞稿中表示:

“我們全新的PascalGPU架構將爲深度學習、遊戲和VR(虛擬現實)帶來巨大的推動力。我們很高興能爲我們所服務的市場帶來新一輪的創新。Pascal處理器已全面投產,並將於本月晚些時候上市。”

這意味着英偉達明確了人工智能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以及正式確立了其在人工智能處理器的領先地位。

幾周後,O'Keefe在紐約召開會議,而英偉達的普通股在會議前幾天已大幅上漲至約48美元。

O'Keefe在與長期客戶傑瑞溝通時認爲:“我認爲這可能是一支300美元的股票!”

在過去的8年裏,客戶一直拿這句話開玩笑,因爲事實證明,這是十年來最輕描淡寫的一句話。

由於英偉達股票的升值幅度超過了O'Keefe最初購買價格的15倍,他於2017年10月5日以每股約180美元的價格出售了部分英偉達股票,以降低自己的倉位,因爲它已成爲一項超額投資。

04、不可避免的波動

而到了一年後的2018年10月,英偉達股票的價格已超過每股290美元。

僅一個月後,英偉達就宣佈由於加密貨幣價格下跌導致庫存過剩。使用GPU的加密貨幣礦工在$eBay (EBAY.US)$和其他網站上出售他們的芯片。

到聖誕節前夕,短短2個月的時間,英偉達股價下跌超過57%,每股交易價格低於130美元。對於O'Keefe的認知中,這個事件成爲一個好的開倉機會。

從這一低點算起,後來的三年,英偉達股價上漲近10倍。

2019年3月11日,英偉達宣佈收購Mellanox。

O'Keefe和家人蔘加了19年3月17日至21日在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舉行的英偉達年度GPU大會,親身了解英偉達的許多技術,包括自動駕駛汽車演示。

在與一位風險投資人的交談中,O'Keefe了解到一個有趣的事實,這個人說,“據他所知,沒有一家人工智能初創公司使用英偉達GPU芯片以外的任何芯片。”

到2019年年中,英偉達的股價開始從加密貨幣庫存問題中反彈。

在2020年初發布的英偉達年度報告中,黃仁勳表示:

“英偉達專注於加速計算,解決普通計算機無法解決的重要挑戰。

我們在計算機圖形學、高性能計算和人工智能的交叉點進行創新,我們的核心是一家實時模擬公司--模擬世界、物理和智能。”

在新冠疫情開始的2020年,英偉達股價先從2019年底的235.32美元下跌到180美元,然後在大水漫灌以及居家辦公刺激下對科技企業的投資熱潮中,上漲到2020年底時的525.84美元,年內漲幅超過120%。

英偉達強勁的財務狀況和普通股表現一直持續到2021年,公司在2021年7月21日也進行了1拆4的股票拆分。

在2021年期間,拆分後的公司股價從131.46美元上漲到295.86美元。這一年的漲幅又超過了160%。

到2021年底,投資市場開始越來越癡迷英偉達,股價在2021年11月9日正式成爲O'Keefe的第一隻100倍股。

進入了這個未知領域,也讓O'Keefe去購買閱讀克里斯托弗·梅耶的著作《如何找到100倍回報的股票》,研究這一現象。

百倍股的腳步不可能一帆風順。

進入2022年,聯儲局加息的陰影逐漸顯現,金融市場開始下滑,主要科技股受到的打擊尤爲嚴重。英偉達也不例外。

到2022年10月13日,英偉達跌至108.13美元的谷底,不到一年的時間跌幅高達67%。

當然O'Keefe也在這個時間失去了百倍股的傳奇。

O'Keefe寫了一個笑話:

如何獲得50倍股?

持有百倍股一年就可以了!

在如此劇烈的波動過程中,O'Keefe仍然一直堅持持有英偉達。不僅是優秀的財務表現,而是英偉達在不斷擴大自己GPU在應用領域的範圍(可尋址市場快速擴大),實現自己之前的發展承諾。

同樣必不可少的,是O'Keefe不斷加深對英偉達這家公司價值的理解。

當然,英偉達的神話遠未結束。

2022年11月30日,ChatGPT的最新版本發佈,它馬上將人工智能的熱情推向了全新的高度。

股票開始翻倍,再翻倍,再翻倍…..

這也是關於100倍股的另一個要點:真正的大收益在後面

$微軟 (MSFT.US)$$谷歌-A (GOOGL.US)$/$谷歌-C (GOOG.US)$$蘋果 (AAPL.US)$$亞馬遜 (AMZN.US)$紛紛下場生成式人工智能。而這些企業都必不可少的,是英偉達的人工智能芯片。

2023年一季度業績中,微軟、$特斯拉 (TSLA.US)$和谷歌等衆多公司都提到英偉達芯片是人工智能革命的基礎。

這推動了英偉達在2023年6月成爲第7家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的美國公司。

人們的熱情越演越烈。根據《巴倫週刊》的統計,86%的英偉達分析師建議買入該股,12%建議持有,沒有人建議賣出。

毫無疑問,英偉達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司之一,可以說擁有最好的技術。此外,它還是最有可能受益於人工智能的半導體制造商。

而O'Keefe卻與之相反,成爲建議賣出英偉達的少數派,並且下調了自己英偉達的倉位。最大的理由是英偉達的估值非常高。

O'Keefe借用橡樹資本的霍華德·馬克斯的分析,在2005年5月的備忘錄中討論的投資者極端行爲:

“投資者傾向於(a)忽視過去週期的教訓,(b)被新的發展所迷惑,(c)在‘這次不一樣’、‘高風險意味着高回報’或‘如果不成功,我就退出’等老生常談的指導下,扎堆進行高風險投資。

在過去的市場週期中,投資者犯過許多這樣的邏輯錯誤,比如在2005年撰寫本備忘錄時的房地產市場。”

以及霍華德·馬克斯2023年7月最新備忘錄中的評論高市盈率股票:

“歷史證明,無論多麼優秀的公司,只要市盈率超過50至60倍,買方就要小心了。高估值的支持者指出,這些股票具有夢幻般的增長和美好的前景。”

O'Keefe認爲,人工智能革命帶來的興奮是驚人的,毫無疑問,英偉達正引領着這一潮流。但這並不會自動轉化爲股東價值的增加。

儘管對未來充滿信心,但現在還不是拋棄過去教訓的時候。在對企業進行價格估值時尤其如此。我們已經討論人工智能很多年了,而不是ChatGPT爲我們點燃的東西。

O'Keefe借用查爾斯-狄更斯的經典作品《雙城記》中開頭的兩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就是他對英偉達的真實感受:“雖然英偉達在收入和利潤方面取得了出色的增長,但我不再認爲英偉達的估值是合理的。”

於是,在從最初投資英偉達獲得一百五十倍回報之後,O'Keefe減少英偉達的持倉,並將所得資金重新投資於其他投資機會。

美好的故事往往是不完美的。

O'Keefe並沒有All In英偉達,在英偉達上漲過程中也有兩次減持。尤其是2023年的減倉,讓O'Keefe在之後不到一年英偉達再次翻倍的過程中錯失收益。

然而,O'Keefe並沒有表現出後悔的想法。

  • 首先,O'Keefe依然持有英偉達的大量倉位,佔其總持倉的21%。

  • 其次,O'Keefe減倉後,將其投資於其他成長型的科技企業,如$高通 (QCOM.US)$

  • 最後,也是更重要的,O'Keefe的操作符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他並不追求賺所有可能賺到的錢。借用一句投資界的名言,就是:只賺自己認知範圍內的錢。

05、其他一些收穫

在投資英偉達百倍回報的過程中,O'Keefe還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總結:回過頭看,投資者是多麼容易迷失在好笑的細節中。

  • 他在第一份備忘錄中提到的負面因素包括,由於研發費用增加,運營費用上升了170個點子;

  • 每次對單個季度數據的評論,除了幾個關鍵節點,都無足輕重;

  • 對盈利預期多一點或者少一點的猶豫不決;

  • 對近期股票表現好壞的喋喋不休;

  • 對經濟的宏觀討論......

當你退後一步,隨着時間的推移,所有這些看起來都毫無意義。在百倍回報的公司面前,它有自己鮮明的特點。這些小小的季度更新根本不重要。

每家企業都有幾件關鍵的事情需要了解,可以稱之爲企業的精髓、跳動的心臟、核心引擎......能夠找出這些關鍵因素,並將重點放在它們上面,才是成功的關鍵。

1.不要再強調單個季度、近期股票表現、盈利預測、宏觀預測等;

2.儘可能像企業的私人所有者那樣思考;

3.就像看待房地產一樣看待你所持有的股票,這是你打算長揸的東西;

4.最後,取得長期超額收益的“秘訣”在於集中投資,並允許投資組合隨着時間的推移變得“不平衡”。

市場的贏家會帶來很多收益,但你必須放手讓他們盡情發揮。如果不斷調低自己的投資,就無法做到這一點。

06、總結

所有人都喜歡勝利的神話,也希望成爲“百倍股”神話中的一個。但是,我認爲,這個故事的精彩之處在於O'Keefe的成功是真實的。

  • 這並不是一個從開始就能認知到英偉達成爲百倍回報的投資;

  • 現在巨大的發展前景,是企業自身在長時間不斷髮展、調整並逐步實現的過程;

  • 投資者能夠在這過程中不斷學習,並且不斷重新認知公司價值;

  • 以及,能在獲利以及波折過程中的堅持

最後,既然這是一個關於百倍投資回報的故事,我們就用梅耶的這本書:《如何找到100倍回報的股票》的核心觀點作爲總結。尋找百倍股最重要的原則是需要尋找一家持續高投資回報率的企業。

他總結了尋找百倍回報的必備法則:

1.你必須用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資源去尋找百倍股,不要把有限的精力浪費在可能會產生上漲30%的股票上。

2.增長,增長,更高的增長。百倍股意味着能夠連續21年,年化增長率達到25%。

3.偏好低估值倍數,必須要在價格和其他因素之間進行權衡。

4.護城河是必要條件。百倍股要求長期保持較高的資本回報率。強大的護城河是公司獲得高收益的屏障。

5.不要投資超大市值公司。以橡子開始,會收穫橡樹;以橡樹開始,不會收穫同樣驚人的增長。雖然不是必要條件,但在小公司中搜尋百倍股比在大公司中的可能性更大。

6.偏好創始人經營企業。近50年來,最成功的公司背後都有一位富有遠見、韌性和能力的所有者:史蒂夫·喬布斯、傑夫·貝索斯、埃隆·馬斯克、禾倫·巴菲特都是如此。傑出的業主經營者有助於投資者堅定信念。

如果知道有才能卓越的業主經營者持有大量股權同時也掌管着公司,會讓投資者更容易在公司陷入困境時堅定地持有股權。

7.偉大的投資需要時間。即使最快的百倍股也需要5年,更普遍的情況是20—25年。投資者需要克服缺乏耐心的天性,不要縱向“採取行動”、想要“做些什麼”的強烈衝動。

8.你需要好的信息過濾器。過分關注價格的行爲和過度緊張的心態都是無意義的,而想要進行交易的衝動多半會導致錯誤的結果。

別浪費太多精力用於猜測股票市場未來的走向。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尋找好的點子。

9.好運必不可少。

10.做一個不願意賣出的人。如果想尋找百倍股,那麼你就必須學會保持定力,堅持持有。

英偉達分割股票有望掀風潮,美銀稱拆股一年內報酬上看25%。想加入投資行列?送你價值$200加碼卡券開啟投資大計!疊加新客禮拎高達$2000獎賞,即拎>>

*活動對象:限年滿18歲以上,香港地區已註冊富途APP但未開立證券帳戶的特邀存量用戶參與

編輯/jayden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