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从腰斩到浮盈十亿,某险资苦守低空经济妖股8年终于翻身

從腰斬到浮盈十億,某險資苦守低空經濟妖股8年終於翻身

時代週報 ·  06/05 16:19

從4.48元低點到最高18.88元/股,憑藉低空經濟、飛行汽車等概念炒作,2024年萬豐奧威僅用短短几個月時間實現了股價4倍增長。

作爲萬豐奧威第二大股東,百年人壽自2015年三季度投資萬豐奧威以來,長期處於套牢狀態,近月,隨着萬豐奧威股價暴漲,百年人壽也迎來了解套機會。

3月31日,百年人壽稱因資產配置需求和投資決策,計劃減持萬豐奧威900萬股,佔總股本比重0.42%,根據上市公司公告,4月29日,百年人壽已減持完畢,按減持均價14.88元/股計算,百年人壽套現約1.34億元。

萬豐奧威的8年股價走勢

長期被套牢,如今浮盈10億元

關於百年人壽入股萬豐奧威,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三季度。根據公告,2015年8月25日至9月30日,百年人壽通過競價交易形式買入萬豐奧威4291.09萬股,構成舉牌。

具體來看,百年人壽2015年8月以16.39-16.53元價格區間買入1983.26萬股;次月繼續買入2307.83萬股,交易價格區間爲13.38-30.11元。

同年第四季度,百年人壽再度增持萬豐奧威,截至當年年末,百年人壽通過傳統保險產品、分紅保險產品兩個帳户分別持有萬豐奧威股票4103萬股、1466萬股,合計佔流通股比重6.73%,對應市值約爲17.92億元。

此後幾年,隨着萬豐奧威的送轉分紅和百年人壽自身少量增持,至2023年末,百年人壽合計持股數已經來到1.88億股,對應流通股比重8.79%。

與不斷增多的持倉相對應的是,2018年後百年人壽持有的萬豐奧威市值卻不斷縮水。以2015年末持倉市值爲基準成本估算,百年人壽首次出現虧損的時間是2018年第二季度。根據彼時數據,當年二季度末百年人壽持有的萬豐奧威市值約爲16.05億元,首次低於初始金額,此後幾年裏更是一路減少至不足10億元,截至2023年末相關持倉市值只剩下9.3億元,相比最初的持倉金額幾近腰斬。

轉到2024年,新年以來萬豐奧威股價暴漲,自4.48元最低點最高漲了接近19元,截至6月3日收盤,相關股價依然高達15.10元/股,對應市值超過300億元。按當前價格估算,包含分紅和減持帶來的收益,粗算下來相比2015年末金額,百年人壽浮盈已超10億元。

減持萬豐奧威帶來的收益對於百年人壽十分重要。根據其最後一次公開披露的償付能力報告,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百年人壽淨資產等各項指標都面臨一頂的壓力。

對於百年人壽現階段的經營狀況,以及後續是否存在進一步減持套現萬豐奧威可能等問題,時代週報向百年人壽發去採訪函,截至發稿未獲得回覆。

信達澳亞買入萬豐奧威,業績卻出現分化

萬豐奧威的大漲離不開低空經濟的概念炒作。2024年,“積極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 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中國民用航空局印發的《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推動低空經濟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

萬豐奧威方面,其此前表示已與全球某知名主機廠達成戰略合作,將在eVTOL原型機開發、電池系統、B2C/B2B銷售和售後網絡資源等領域開展合作。2月6日起,萬豐奧威股價大漲,截至5月28日收盤,累計漲幅達到228%。

基金公司層面,根據wind數據,截至2024年一季度,早前年份中只有少數基金短期持有萬豐奧威股票,且不少爲指增產品,而在今年一季度,全市場19只重倉該股票基金中,信達澳亞基金經理李淑彥管理的多隻產品重倉名單出現了萬豐奧威。

其中,信澳匠心臻選兩年持有期混合買入723.46萬股,一舉成爲該基金第一大重倉股(淨值佔比5.98%);信澳週期動力混合、信澳匠心嚴選一年持有混合則分別買入239.44萬股、125.19萬股(淨值佔比3.53%、3.92%)。

重倉股大漲並不意味着基金業績同樣表現優秀。信澳匠心臻選兩年持有期混合儘管重倉萬豐奧威,但從該基金投資策略上持股過於分散,根據基金一季度報告,除萬豐奧威外其餘前九大重倉股合計佔比只有20%左右份額,此外,其資金利用率也處於較低位置,存款和結算備付金合計佔比高達33.36%,偏向保守。在此背景下,信澳匠心臻選兩年持有期混合沒有采準一季度市場反彈節奏,當期虧損6.40%,截至5月28日收盤,該產品年內跌幅超過8%,位於同類產品3236/4134。

相比之下,投資標的端,信澳週期動力混合、信澳匠心嚴選一年持有混合重倉股較爲一致,除萬豐奧威外還持有宏華數科、賽輪輪胎、洛陽鉬業、藏格礦業等股票,截至5月28日收盤,兩款產品年內分別實現7.10%、9.47%漲幅,位於同類產品中上游。

此外,在資金利用率方面,兩款產品權益投資在資產份額比重均超過85%,且換手率過去一年均維持在5倍以上,對於未來行情發展,李淑彥在定期報告中表示,隨着全球進入週期性補庫存階段,海外市場需求回暖,中國外貿出口增速回升,爲經濟提供了有效支撐,將重點關注產業鏈中競爭格局較好的中低端產品、受益於全球經濟逐步復甦和供應端問題的上游資源品、具備長期產業趨勢和國內供應鏈配套邏輯的新質生產力等方向。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