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诉讼获赔但收款成老大难?新华医疗预计今年国际营收增速超三成|直击业绩会

訴訟獲賠但收款成老大難?新華醫療預計今年國際營收增速超三成|直擊業績會

財聯社 ·  06/05 13:12

①2023年2月新華醫療與成都英德關於業績補償款的官司迎來終審判決,但至今公司仍未收到全部賠償款。 ②在國際業務方面,公司董秘李財祥表示,預計今年公司國際營收與2023年比增長將不低於30%。 ③公司對以舊換新政策對企業影響及內鏡領域業務發展等問題做出了回應。

財聯社2024年6月5日訊(記者 何凡)一場長達5年半的訴訟終於在去年2月落下帷幕,但至今新華醫療仍未收到全部賠償款,在今日舉行的業績會中,新華醫療(600587.SH)董秘李財祥表示:“隋湧等9名自然人尚有部分賠償款未支付。”在國際業務方面,李財祥稱,今年公司國際營收與2023年比增長將不低於30%,一季度製藥裝備板塊在海外增速較快。同時公司對以舊換新政策對企業影響及內鏡領域業務發展等問題做出了回應。

新華醫療與成都英德關於業績補償款的官司終審判決,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時間,公司是否收到了訴訟賠償款在業績會中備受關注,李財祥告訴財聯社記者,2023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已經簽發《民事判決書》,截至目前,正在執行過程中。隋湧等9名自然人尚有部分賠償款未支付。

事件要追溯到2014年,當時新華醫療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成都英德85%股權,但隨後由於後者2016年度、2017年度業績未達預期,根據此前新華醫療與隋湧等9名自然人之間的協議,2017年6月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

而訴訟的過程頗爲漫長,2019年8月,公司收到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簽發的《民事判決書》[(2018)魯民初 103 號],公司不服該判決選擇上訴。

到2023年2月案件才終於塵埃落定,新華醫療公告稱,公司收到最高人民法院簽發的《民事判決書》,判令駁回上訴,維持原判,隋湧等9名自然人向公司支付賠償款項,涉案金額爲1.33億元及延遲支付的利息。新華醫療已向法院申請凍結了隋湧等9名自然人持有的新華醫療股票和成都英德12.16%的股權。

而在海外業務拓展方面,李財祥對財聯社記者回應稱,公司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近年來,出口業務均取得了高速增長,2024年,公司預計國際營業收入與2023年度相比增長不低於30%。同時,李財祥補充說明,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製藥裝備板塊在海外增速較快。

據年報顯示,2023年公司國外(自營)營收爲2.41億元,佔總營收的2.41%,同比增加55.36%,毛利率同比增加7.86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醫療位列設備更新行動重點聚焦7大領域之一,推動醫療等領域設備更新升級。

“醫療設備更新行動可以有效拉動醫療設備更新‘內需’,爲公司醫療器械和製藥裝備兩大核心業務板塊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當財聯社記者問及以舊換新政策對公司影響時,李財祥如是回應。

2023年公司在內鏡領域發力,推廣智慧化內鏡中心整體解決方案,完成了全國第一家齊魯醫院智慧化內鏡中心項目。對此,李財祥向財聯社記者透露稱,今年一季度公司智慧化內鏡中心項目延續了去年的高增長態勢。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