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200亿贵州银行的“地产之痛”

200億貴州銀行的“地產之痛”

新浪財經 ·  06/04 21:58

近日,處於“多事之秋”的 貴州銀行 (6199.HK)又收到一張罰單。

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罰單顯示,貴州銀行黔東南分行因涉及經營性貸款違規流入 房地產 領域等三項違規,被罰7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關貴州銀行的消息與“房地產”綁定頗深。主要原因在於,2023年貴州銀行房地產不良率驟升至40.39%,在上市銀行中位列第一。

與此同時,貴州銀行2023年也遇上市以來首次營收淨利雙降。而在推動該行上市的原董事長、原行長接連被查後,該行監管處罰亦接踵而至。

作爲貴州省唯一一家省級城市商業銀行,且背靠第二大股東茅台集團,被市場認爲是“含茅量最高的銀行”,在外界認知中本應側重茅台集團的產業鏈、營銷鏈資源,貴州銀行爲何會身陷房地產不良率輿論之中?面對業績下降,貴州銀行又將採取什麼舉措?

截至6月4日收盤,貴州銀行報1.48港元/股,總市值216億港元(摺合人民幣約200億元)。

1

房地產不良率升至40%,

貸款佔比壓降1.21%

據數據顯示,2019至2021年,貴州銀行的房地產不良率分別爲3.43%、0.1%、0.83%;到2022年驟升至20.21%;2023年又進一步上升至40.39%。

而40.39%的房地產不良率可以說是“冠絕”上市銀行。據數據顯示,2023年,A股與港股有數據統計的51家上市銀行中,房地產不良率超過40%的僅貴州銀行一家,排在第二的 晉商銀行 爲10.56%,其餘49家銀行均未超過10%。

與此同時,貴州銀行的房地產不良貸款餘額,也從2022年末的20.62億元,增加至2023年末30.46億元,同比增加47.72%。

房地產不良率爲何如此之高,貴州銀行在年報中解釋,是房地產貸款總額及佔比下降且規模較小,加之報告期內本行將個別房地產開發企業貸款納入不良管理而導致的。

誰是“個別房地產開發企業”?貴州銀行並沒有明確透露。

值得一提的是,聯合資信2023年6月評級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末,貴州銀行房地產行業貸款佔比爲3.48%,由於2022年將“恒大系”貸款納入不良貸款管理,房地產行業不良貸款率大幅增至20.21%。

另據業績顯示,2023年,貴州銀行前十大單一借款人中,位列第七的某房企貸款總額達19.62億元,佔其資本淨額的3.84%。該筆貸款已被計爲“損失”,爲前十大借款中唯一一筆全額計提的貸款。不過,貴州銀行同樣沒有公開該房企名稱。

此外,據顯示,2023年以來貴州銀行新增至少12起“涉房”類訴訟,起訴對象包括恒大、中天城投、陽光城集團知名房企。

其中,貴州銀行起訴包括恒大地產集團在內的4家企業和4位個人的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已顯示爲終本案件,即被執行人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未履行金額7.8億元;另一起貴州銀行起訴包括恒大地產集團、恒大地產集團貴陽置業有限公司在內的4家企業的相關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也已顯示爲終本案件,未履行金額8.6億元。

據顯示,貴州銀行與中天城投集團烏當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有4起訴訟,涉及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中天城投是貴州當地房企集團,目前正處於破產重整中。

貴州銀行與林騰蛟、陽光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公司的債券交易糾紛,陽光城集團與林騰蛟已經作爲執行人,分別被凍結9735萬元股權、7083.59萬元股權。

此外,貴州銀行還與六盤水地礦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六盤水市興隆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等房企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貴州銀行已大幅縮減了對公房地產貸款,餘額下降至75.41億元,較2022年減少26.61億元,佔比2.27%,較2022年下降1.21個百分點。

2

2023年盈利36.53億元,增速降至-4.6%

事實上,不僅涉房資產,貴州銀行的整體資產質量也在下降。截至2023年底,貴州銀行不良貸款率爲1.68%,較2022年末上漲0.2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爲287.71%,較2022年末下降63.5個百分點。

貴州銀行更遇2019年上市以來首次營收淨利雙降。業績顯示,貴州銀行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113.45億元,同比下降5.38%;淨利潤36.53億元,同比下降4.6%。

對此,貴州銀行在2023年年報中解釋稱,“爲適應宏觀經濟形勢變化,本行持續加強風險管控,加快不良資產處置速度,加大撥備計提力度,經營效益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然而,貴州銀行2023年資產減值損失爲33.24億元,較2022年的38.56億元同比下降13.8%。

據“鳳凰網財經”旗下“銀行財眼”報道,一位業內資深分析師表示,2023年,貴州銀行資產減值損失、撥備覆蓋率、撥貸比均下滑,實際上並未加大撥備計提力度。

對此,廖鶴凱表示,(資產減值損失)可能是之前已經計提,調回了一些。

貴州銀行的營收主要來自於淨利息收入。業績顯示,2021至2023年,貴州銀行的淨利息收入分別爲95.14億元、100.94億元,以及87.5億元;營收佔比分別爲81.06%、84.19%,以及77.13%。

而作爲絕對營收主力,貴州銀行淨利息收入在2023年同比下降13.32%。

淨利息收入下降背後,貴州銀行的淨息差也連年下降。據數據顯示,2021至2023年,貴州銀行的淨息差分別爲2.29%、2.22%、1.77%。

此外,自上市以來,貴州銀行的業務結構就存在“對公重、零售輕”的特點。儘管近年來貴州銀行也在加快零售轉型。但據業績顯示,2023年,貴州銀行公司貸款及墊款餘額爲2662.6億元,個人貸款及墊款餘額爲432億元,發放貸款及墊款總額佔比分別約爲84%、14%。

3

“新行長”在路上,罰單會減少嗎?

不僅房地產不良率居高,營收淨利下降,同時,推動該行上市的原董事長、原行長接連被查,監管處罰亦接踵而至。

5月22日,據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消息,貴州銀行原黨委副書記、董事、行長許安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貴州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2023年,帶領貴州銀行登陸港股的原董事長李志明也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

據《北京商報》報道,經濟學者盤和林認爲,貴州銀行多位(前)高管被查暴露該行存在內控失效,內部對造假違規的制約力消失的問題,同時,外部監管也有待進一步加強。

年內,貴州銀行至少已有6次罰款信息,涉及罰款金額總計超過300萬元:

2024年5月24日,貴州銀行黔東南分行因涉及經營性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等三項違規,被罰70萬元;

2024年5月23日,貴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安順分行因“貸款“三查”不盡職,信貸資金被挪用”罰款30萬元;

2024年5月13日,貴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六盤水分行因“貸款管理不規範;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的票據業務;利用資金中介虛增存貸款規模”罰款150萬元;

2024年2月4日,貴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獨山支行因“貸款“三查”制度執行不到位”罰款30萬元;

2024年2月4日,貴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黔南分行因“部分高管未經覈准任職資格即履職”罰款25萬元;

2024年2月4日,貴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荔波支行因“要求借款人以存放一定資金爲條件匹配發放貸款”罰款30萬元。

貴州銀行成立於2012年10月,是由原遵義市商業銀行、六盤水市商業銀行、安順市商業銀行三家城商行合併重組設立,2019年12月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貴州銀行被市場稱爲是“含茅量最高的銀行”,其背靠第二大股東中國 貴州茅台 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茅台集團)。

廖鶴凱認爲,作爲貴州省唯一一家省級法人銀行,茅台集團又是其第二大股東,其品牌價值給貴州銀行帶來很大的品牌加持,既能帶來穩定的客源,也能讓客戶更有安全感。

“後續如果貴州銀行能更多的整合茅台集團的資源,爲貴州銀行打開上下游一體化金融服務業務,並積極參與到貴州銀行的經營監督和管理中去,將有助於貴州銀行在業務拓展、風險管理、品牌建設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績。”廖鶴凱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3月7日,貴州銀行在許安的行長辭任公告中,同時公佈了吳凡獲任該行黨委副書記,並獲董事會提名爲該行執行董事候選人;同時,吳凡辭任該行監事長、職工監事職務。

由於一般情況銀行企業組織架構中監事長與行長不能同時兼任,吳凡辭任監事長被看作是接棒行長的信號。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