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快递一哥”迈出重要一步

“快遞一哥”邁出重要一步

華爾街見聞 ·  06/03 20:58

作者 | 黃昱

編輯 | 周智宇

去年,三大物流巨頭向港交所衝刺。最終極兔率先上市,菜鳥選擇撤回上市申請,順豐則一直懸而未決。

首次遞表失效三個多月後,順豐赴港二次上市終於迎來了好消息。6月2日,順豐公告顯示,近日已獲中國證監會對其境外發行上市備案的確認,擬發行不超過6.25億股境外上市普通股並在港交所上市。

這意味着,順豐終於獲得了赴港上市的“大路條”,後續可能很快會重新向港交所遞表。不久的將來,順豐將成爲首家“A+H”上市的快遞公司。

然而,當前低迷的資本市場是順豐赴港上市面前的一座大山。極兔的市場表現就是一大佐證,去年底上市後,極兔股價大幅下跌,股價幾近腰斬。

阿里主席、菜鳥董事長蔡崇信也在三月份撤回撤回菜鳥上市計劃時表示,目前資本市場處在低迷狀態,而且缺乏流動性,因此硬要去推進這樣的資本市場交易是沒有意義的。

在此背景下,順豐顯然也不會輕易衝進資本市場。

去年8月17日,順豐控股董事長兼總經理王衛在股東大會上曾表態,赴港上市要選擇最好時機,拿到主動權。

雖然還要等待更好的時機,但順豐還是會極力推動赴港二次上市的,畢竟與菜鳥不同,順豐沒有退路。

去年首次遞表時,順豐曾指出,赴港上市是爲了進一步推進國際化戰略、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台、提升國際品牌形象等,募集資金也將首先用於加強國際及跨境物流能力。

順豐早在2010年就開始佈局國際業務,到2021年還以175.55億港元收購嘉裏物流51.5%的股權,進一步完善其在東南亞市場的戰略佈局。

截至2022年底,順豐國際快遞業務覆蓋全球84個國家及地區,跨境電商服務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及地區。

航空網絡資源是順豐拓展全球市場的一大利器。公開信息顯示,順豐是國內快遞物流公司中航空機隊最多的公司,已擁有至少86架飛機。

中銀國際分析師王靖添認爲,順豐尋求赴港上市的背後,一是反映順豐強烈融資需求。順豐資產負債率持續走高,且在業務佈局方面強化對資金需求量大的航空運輸;二是反映行業進入新一輪資本運作高峰,行業巨頭已開啓新一輪競賽。

一個行業共識是,快遞巨頭逐步開始通過新一輪資本運作,來開拓融資渠道充實自身規模以期在行業競爭中獲得優勢。

在國內物流行業內卷嚴重、增長空間有限的情況下,伴隨着跨境電商而蓬勃發展的國際物流,成爲各大電商激烈爭奪的新戰場。

即便撤回上市,國際業務也是菜鳥如今發展的重中之重。阿里最近發佈業績顯示,截至3月31日的2024財年,在國際物流領域,菜鳥日均跨境包裹量已超500萬件。這一規模超過了目前全球頭部的物流企業。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順豐要加快步伐。

王衛表示,順豐在國際化方面要抓住機遇,不能比友商走得慢。“如果拿到機會就有很好的發展,否則我們發展步伐肯定會慢於其他友商。”

事實上,順豐國際業務增長已面臨不小的壓力。2023年度,順豐的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599.8億元,同比下降31.7%。

順豐指出,這主要因國際空海運需求及運價從2022上半年的歷史高位大幅回落至2019年市場常態化下的水平,從而影響2023年公司國際貨運及代理業務的收入增速,但伴隨需求與運價逐季企穩,收入降幅持續收窄。

順豐需要改變這一現狀,畢竟在其願景中,是要“確保業務規模和公司價值亞洲第一、全球前三”。

赴港上市是順豐爲國際業務發展注入強心劑的關鍵舉措,也關係着順豐未來能否繼續坐穩國內“快遞一哥”並衝向全球前三。

畢竟不僅身邊有“極兔、京東物流、菜鳥等來勢洶洶, 世界上還有PS、DHL、FedEx這些老牌國際物流巨頭遙遙領先。

順豐要全力衝刺了。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