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广发证券:四重因素共振形成船东下单动力 二次订单潮已渐行渐近

廣發證券:四重因素共振形成船東下單動力 二次訂單潮已漸行漸近

智通財經 ·  06/03 16:02

智通財經APP獲悉,廣發證券發佈研報稱,在船東盈利中樞改善、階段性過剩運力逐步消化、船型和船東下單結構失衡以及環保動力的驅動下,集裝箱船二次訂單潮或至,有望與油輪、散貨船形成三種訂單主力共振的局面,造船行業的週期具備長持續性和充足的向上動力。繼續推薦中國船舶(600150.SH)、中國動力(600482.SH)、中船防務(600685.SH,00317);建議關注中國重工(601989.SH)、亞星錨鏈(601890.SH)、紐威股份(603699.SH)、杭齒前進(601177.SH)。

廣發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下游航運景氣度超預期,集運價格在多重因素驅動下迎來大幅上漲,帶動船東盈利中樞改善。廣發證券指出,由於紅海危機和地緣政治衝突造成船隻繞航,導致有效運力緊張,以及終端需求復甦帶來的運量增長,近期集運價格持續上漲,帶動船東盈利和資產負債表改善。根據各公司官網,多家全球頭部集裝箱船東24Q1業績顯著環比提升,收入環比增速5%-20%,利潤環比扭虧,馬士基和赫伯羅特提高了全年盈利預測的下限。

集裝箱船東近期詢價和下單積極,新船價格和二手船價上漲。在下游景氣度超預期恢復和自身盈利中樞改善的預期調整下,多家集裝箱船東近期詢價積極,根據龍de船人,預計將有超50艘、價值約75億美元的新造集裝箱船將在未來幾個月內下單。

由於集裝箱船東決策週期較長,當前下單決策已進入到了新的階段,下單動力來自於長期視角下的四重因素共振:一是,階段性過剩運力有望在27-28年消化完畢,匹配船東決策週期;二是,上一輪訂單潮船東下單結構不均衡,當前頭部船東手持訂單佔比較高,而中小船東手持訂單佔比基本與老齡船佔比匹配,本輪新的訂單週期中小船東帶動更爲積極;三是,上一輪訂單潮下單船型結構不均衡,當前不同大小船型的手持訂單佔比差距顯著,頭部船東的支線船等中小船型回補需求有望崛起;四是,環保+老齡替換需求空間較大,25年有望出現運力供給低於真實需求(貿易增速+D/E評級船佔比增速+老齡船佔比增速)的情況。

中國船廠在集裝箱船型上發力顯著,將成爲本輪集裝箱二次訂單潮的最大贏家。根據clarksons,24年以來集裝箱船訂單全部由中國船廠承攬,而韓國船企接單策略明顯轉向以氣體船爲主,今年以來的新接單結構中主要包括LNG船、VLAC、VLGC等,以及部分的油輪和化學品船。本輪集裝箱二次訂單潮的核心受益者爲中國船廠。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的風險;行業政策變化的風險;新技術升級替代不及預期的風險;美國301調查進一步升級的風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