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红海危机持续发酵 “一箱难求”再度上演

紅海危機持續發酵 “一箱難求”再度上演

智通財經 ·  06/03 12:20

智通財經APP獲悉,胡塞武裝在紅海襲擊商船的經濟影響正在擴大。

隨着船隻繞過非洲好望角,航行日程難以預測的船隻堵塞了亞洲主要港口,導致一些地方空箱短缺,另一些地方集裝箱堆積如山。運往美國和歐洲的貨物運輸時間越來越長,運費也不斷上漲。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多種——包括美國對商品的強勁需求。但最新一輪貿易動盪很大程度上源於紅海改道。總部位於哥本哈根的海事數據和諮詢公司Sea-Intelligence最近計算出,改道使從亞洲到地中海的平均最短運輸時間增加了近40%,到北歐的平均最短運輸時間增加了15%。

船隻繞行正加劇新加坡等港口的擁堵。阿聯酋的傑貝阿里港也面臨擁堵問題,因爲它靠近紅海,而且它是通過迪拜的海運和空運貨物的主要轉運中心。

全球主要港口面臨擁堵問題

作爲全球第二大集裝箱港口的所在地,新加坡上週發表了一份聲明稱,自2024年初以來,新加坡的入境集裝箱數量大幅增加,導致今年1月至4月的集裝箱數量同比增長8.8%。新加坡港務局表示,一些船隻的等待時間爲兩到三天。

Linerlytica集裝箱市場分析師 Tan Hua Joo表示,“由於非預定船舶抵達數量增加,且碼頭利用率過高,預計情況將會惡化。”

隨着船舶停泊時間增加,航程也延長,爲這些服務付費的供應鏈經理不得不提前下訂單。Sea-Intelligence的數據顯示,集裝箱船的準點率已降至52%左右,與2022年初疫情期間約30%的低點相比,去年的改善幅度已大幅收窄。

集裝箱船的準點率正在下降

從中國運往歐洲和美國東海岸的貨物運輸時間特別長,因爲這些航線上的大多數船隻都避開了蘇伊士運河這條捷徑。

運輸天數仍在增加

在需求方面,美國強勁需求正在加劇運力緊張,今年前四個月洛杉磯港的進口量就顯示出這一點。美國最繁忙港口5月份的初步數據顯示,這一勢頭仍在繼續——過去四周中有三週的吞吐量高於去年同期水平。

經由洛杉磯港的進口強勁

供需失衡至少發生在7月至9月航運旺季前一個月。那時零售商會爲返校銷售和年終假期備貨,並向亞洲供應商下大筆訂單。目前還沒有達到疫情級別的恐慌程度,但一些分析師表示,在地緣政治風險和關稅威脅如此普遍的情況下,這種情況可能會自行加劇。

集裝箱短期價格上漲

Vespucci Maritime創始人、航運分析師Lars Jensen表示:“隨着越來越多的船運公司提前進入旺季,造成了運力短缺和運費上漲,這導致其他船運公司也加入其中。”他表示,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正在製造他們希望避免的危機”。

現貨運費因此大幅上漲。

隨着需求的增加,成本更高的運輸方式——航空貨運——也對特定航線產生了影響。物流技術公司Flexport Inc.的高級主管兼EMEA地區海運業務負責人Trine Nielsen表示,這表明一些貨主“預計高峰期將持續更長時間”。

總部位於阿姆斯特丹的WorldACD的產品開發總監Rogier Blocq表示,從波斯灣和南亞到歐洲的航空貨運價格5月份同比上漲了近80%。這在同期全球平均價格增長約3%的情況下顯得尤爲突出。

波斯灣和南亞地區的航空貨運價格大幅上漲

全球第五大集裝箱運輸公司赫伯羅特的首席執行官Rolf Habben Jansen表示,這個相互關聯的系統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平衡還不得而知。

他表示:“如果紅海局勢沒有改善,這種情況可能還會持續幾個月。”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