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AI少年闯关!戴文渊:一直失败一直成长是我最大的优点

AI少年闖關!戴文淵:一直失敗一直成長是我最大的優點

格隆匯 ·  06/02 17:25

簡歷不等於經歷

近日,“AI 大神”、第四範式公司創始人、CEO 戴文淵做客格隆匯高端訪談《格隆博士會客廳》。

戴文淵表示,在各種競賽的過程中發現靠自己的能力是拼不過其他選手的,但是與他們差距並沒有太大,還可以繼續努力一下。

在很小的時候給樹立一個目標,但其實並沒有想過這個目標是否正確,反正就是幹,內心保持一種積極與樂觀。

不能說ACM比賽的冠軍就意味着什麼,因爲從世俗意義上來看,Facebook 的CTO等人的成就是更高的。

big

簡歷不等於經歷

回顧戴文淵自上學以來的歷程,比賽結果看起來都很振奮人心,但大家還是很好奇究竟憑什麼,上海交大以及戴文淵和他組建團隊如此厲害。

戴文淵表示,他不僅僅拿到四個冠軍,他先後也參加各種比賽,多數比賽都輸了,自己的經歷似乎並沒有簡歷上的那樣光鮮亮麗。

回憶第一次參加比賽是在小學六年級,老師給他一張准考證去參加考試,考試結束後才發現原來這是個比賽。比完以後發現絕大多數題都不會做,最後考了28分。

當時戴文淵發現,自己和那些大神們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是又覺得努努力也不是說沒有機會。

經過幾年的努力,戴文淵在江蘇省賽拿到100分。第二天又被通知到還要去參加一個比賽,戴文淵很納悶說已經比完了怎麼明天還要比呢?

去了之後才發下是江蘇省隊選拔賽,選省隊去參加全國賽。然後又去考了一次,果然沒有選上。

在賽場上戴文淵就發現,靠自己的能力是拼不過其他選手的,但是與他們差距並沒有太大,戴文淵覺得又可以繼續努力一下。

其實大都是這樣,每次不能談得上是有多麼成功。包括後來進入上海交大,大一時選上了交大的主力隊。在亞洲區選拔賽一隊輸給了二隊,最後是二隊代表上海交大去參加總決賽。

大二那年,戴文淵所在的團隊如願進入到總決賽,甚至在參加總決賽之前喊口號說這次要努力、要爭冠軍。

結果一上場,五個小時的比賽中前四個小時他們都在夢遊,甚至連獎都沒有拿到。直到最後一年才在大賽中拿到了冠軍。

但在這個過程中,戴文淵表示還是能看到自己做的不好的一面,也不斷的能看到自己提升的空間。再經過努力,每一年又會比去年更好了一點。

擊敗諸多強勁對手

在上海交大讀本科期間,戴文淵帶領團隊三次在被稱爲計算機奧林匹克的國際大學生程序競賽亞洲區賽上奪得冠軍,並在29屆全世界ACM大賽中奪得了全球的總冠軍。

那場比賽中,戴文淵擊敗的對手中很多人都成爲全球AI領域的翹楚,比如Facebook的CTO Adam D’Angelo。

提到Adam D’Angelo,戴文淵開玩笑的說,他其實不算是一個好好參加比賽的人,所以在賽場上並沒有感覺到他的存在。

當時主要對手是一些俄羅斯的隊伍,其中第三名的俄羅斯隊伍自組隊後從來沒有輸過,就是那場比賽成爲他們組隊以後輸的第一場比賽。

如果按照世俗意義上的成就,Facebook 的CTO、Quora的創始人這些成就是更高的。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也不能說ACM 比賽就意味着什麼。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