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5月光伏产业链价格:跌势未止,何时筑底?

TMTPost News ·  Jun 1 17:03

2023年开始的光伏“降价潮”仍在延续。

今年以来,以主材为首的产业链价格进一步走低,截至5月底,硅料、硅片较年初已跌去近4成,电池、组件跌幅也有20%;与去年一季度的高点相比,硅料、硅片跌超80%,电池片跌超60%,组件价格也已折半。

“跌跌不休”的价格让光伏企业经营高度承压,行情何时能够筑底回升也成了行业关注的焦点。

硅料:价格掉头,二季度下跌近4成

今年一季度,光伏硅料价格回暖,走出持续上涨行情,一度被视为光伏产业链价格“反攻战”的先锋。但自二季度开始,该环节却上演了“大撤退”,4月单月各品类硅料跌幅均接近30%,到了5月,情况仍然严峻。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公布的数据,截至5月29日,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6-4.1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86万元/吨,较4月底又降了14.4%,二季度以来已下跌38.5%;P型致密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4-3.9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73万元/吨,较4月底下跌12.9%;价格最低的P型菜花料跌势更狠,最新成交价格区间为3.1-3.6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37万元/吨,较4月底下跌16.6%;N型料方面,N型棒状硅成交价格区间为4-4.3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18万元/吨,较4月底下跌15%,再加上4月的跌幅,整个二季度跌了42%,在所有品类中跌幅最大N型颗粒硅方面,最新成交价格区间为3.7-3.9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75万元/吨,较4月底也下跌了12.8%。总体来看,各品类硅料5月降幅均在12%以上,二季度总体降幅也均达到了37%以上

根据硅业分会的观察,目前下游环节对硅料的采购以“少量多次”为主,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库存的持续积压,再加之市场悲观预期,令硅料厂压力骤增。

钛媒体APP也关注到,硅料环节“价格突破现金成本”的声音尤多,在此背景下,本月出现了不少停工停产进行检修、技改的厂家,还有企业压货不出以减少亏损,这些策略让硅料产能释放速度得以减慢,供应端压力有所缓解。实际上,到5月下旬,除了N型棒状硅的价格仍在下跌,其他品类硅料的成交持续缩量,价格也暂时稳定在了较低位置。不过,这是否意味着这波“非理性降价潮”已经结束?目前业内看法仍有分歧,有行业人士提到,受上游工业硅期货价格上行、电费上涨预期等因素影响,光伏硅料成本实际上已有所增加,在需求总体饱和的情况下,厂商的压力和负担在短期内都难以减轻。国信证券近期曾发布预测,认为年内硅料价格降大概率会一直维持在底部运行。

硅片:去库压力大,遭遇年内最大单周跌幅

硅片价格颓势的显现还要早于硅料,今年3月起就持续下跌。在5月中旬,多个品类的硅片遭遇了年内最大跌幅,P型M10单晶硅片价格单周降幅达20.4%,N型G10L单晶硅片、N型G12单晶硅片降幅也超过10%,降幅相对较小的P型G12单晶硅片也跌了8.7%(P型G12年内最大单周跌幅出现在4月初,当时跌了15.7%)。

从整月情况来看,根据硅业分会最新披露的数据,P型M10单晶硅片目前成交价格区间为1.25-1.3元/片,成交均价为1.25元/片,较4月底下跌了23.3%P型G12单晶硅片目前成交价格区间为1.75-1.9元/片,成交均价为1.85元/片,较4月底下跌了13.3%N型G10L单晶硅片目前成交价格区间为1.1-1.33元/片,成交均价为1.15元/片,较4月底下跌了25.8%N型G12单晶硅片目前成交价格区间为1.75-2元/片,成交均价为1.9元/片,较4月底下跌了12.9%。

今年一季度,硅片产量不降反增,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也是3月起价格急跌的主要原因之一。4月份,产量终于得到控制,环比下降10.6%;到了5月,根据硅业分会的统计,国内硅片产量为59.65GW,环比再降4.3%。钛媒体APP还了解到,包括“双寡头”隆基绿能、TCL中环在内的头部企业近两个月均有减量,且囤货的硅片厂也越来越多。目前来看,在5月又遭价格大跌后,6月各硅片厂商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减产力度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与硅料类似,硅片也在5月下旬出现了开工率下降、交易缩量等情况,价格因此得以暂时稳定,不过,作为硅片下游的电池、组件亦在减产,需求侧的情况并不乐观,接下来的价格走势也充满悬念,硅业分会也在评析中表示,目前硅片价格已经脱离供需基本面运行,6月是供求转折的关键节点。

电池:价格难企稳,库存压力也悄然上升

今年一季度,电池片价格表现相对平稳,甚至一度有所提升,但在二季度上游价格急落后,这一环节也重回跌势。整个4月中旬到5月末,无论P型电池还是N型电池,价格几乎每周都在下降。

截至5月底,根据InfoLink公布的数据,单晶PERC(182 mm)成交价格区间为0.3-0.32元/W,成交均价为0.31元/W,较4月底下降了8.8%,二季度以来跌了16.2%;单晶PERC(210mm)成交价格区间为0.31-0.32元/W,成交均价为0.31元/W,较4月底下降了13.9%;N型TOPCon成交价格区间为0.29-0.31元/W,成交均价为0.3元/W,较4月底下降了25%,二季度以来更是大跌34.8%

目前来看,除了上游硅片降价因素外,电池的下游—各组件大厂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压低购买电池的价格(包括代工合作、双经销等策略),这是电池行情持续阴跌的主要原因所在。而对于电池厂商来说,近期贵金属的涨价也在成本端带来了压力,尤其是在电池非硅成本中占比最高的银浆,该辅料受银价波动影响较大,不少行业观察者都认为近期的“金飞银舞”将进一步加剧电池厂商在经营、盈利上的困难(银价“狂飙”,或令光伏技术格局生变?)。而且,银价的变化还有可能给新一代电池技术路线之争带来变数,从5月电池价格来看,TOPCon电池价格已降到0.3元/W,比上一代P型电池的均价还低,虽然这意味着市占率替代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但相关产品的利润也会因此受到挤压,而TOPCon的每瓦银耗要高于另一大N型技术HJT,成本受银价波动的影响更大;根据多家机构的估算,HJT电池片目前价格在0.5-0.6元/W左右,近期降幅明显小于TOPCon,SOLARZOOM新能源智库认为,银价的上涨让HJT的成本进一步趋近TOPCon,而其利润上的保障也有益于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此外,海外市场的电池片价格同样在下降,InfoLink收录的电池片美元价格在5月也跌了16.6%,对于电池企业以往利润率相对较高的海外业务亦形成打击。

对于电池环节的未来走势,InfoLink认为,考虑到组件订单状况尚不明朗,部分垂直厂家开始减少外购电池片,电池制造环节库存水平悄然上升,目前行业更多关注组件环节六月份的排产变化。

组件:库存积压,头部企业持续降价

作为电站终端的核心产品,组件价格一直最受行业关注,也是主要风向标。去年四季度起,组件的持续下跌引发了全行业关注,今年2月、3月,其价格显现出企稳趋势,也在短期内提振过从业者信心。但二季度开始,组件的价格再次走低,相关企业失血情况愈发严重

根据InfoLink公布的数据,截至5月底,单晶PERC组件(182mm,双面双玻)成交价格区间为0.76-0.88元/W,成交均价为0.83元/W,较4月底下降4.6%,二季度以来跌了9.8%;单晶PERC(210mm,双面双玻)成交价格区间为0.78-0.9元/W,成交均价为0.85元/W,较4月底下降4.5%,二季度以来跌了10.5%;TOPCon成交价格区间为0.8-0.93元/W,成交均价为0.88元/W,较4月底下降4.4%,二季度以来跌了8.3%;HJT成交价格区间为0.96-1.1元/W,成交均价为1.1元/W,较4月底下降4.4%,二季度以来跌了8.3%

而在招投标方面,在5月26日开标的北京能源集团2024-2025年光伏组件框架协议采购项目中,25家企业的投标均价仅为0.805元/W,其中更是有9家企业的投标价低于0.8元,最低报价为0.76元/W,再次创下新低。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采购的已经是价格相对较高的N型单晶硅双面光伏组件了。

而根据集邦咨询的统计,TOP7的组件头部企业在该项目中的最低投标价也已下探到0.808元/W,险些失守0.8元线。其实,近两个月来光伏大厂一直在下调组件产品报价,本月晶科能源、隆基绿能、天合光能等TOP企业都曾下调品牌报价,如上所述,这让N型组件价格全面降至0.8元/W左右,P型降至0.7元/W左右。数字新能源DNE调研称,目前各大厂商均面临库存积压问题,不少组件大厂通过降价或特价等销售策略来抢占市场,而这种销售策略导致了亏本经营的代价,也就是牺牲利润来换订单。

在库存的另一边,需求侧近期的信号也并不算乐观。根据国家能源局在5月23日公布的今年1-4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4月全国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为14.37GW,同比下降了1.91%,而在更早的3月份,同比降幅更是高达32%

对于组件价格走势,数字新能源DNE预测6月的组件价格还会继续下跌,何时见底则尚未可知。InfoLink则称,目前国内需求趋弱,以欧洲为代表的海外需求更是疲软,组件库存持续攀升,整个行业观望情绪持续增加,6月开标项目价格将成为重要信号。

价格的持续走低也加剧了行业“大洗牌”的预期,多家机构表示,组件厂商停产的概率持续增加,低效产能加速淘汰,缺少高效产品、“扛不住”价格战的企业或将加速被洗牌出局,不少头部上市公司如晶科能源、阿特斯等也在近期的年报、业绩会上给出了了类似判断。

不过,随着低效产能出清预期加强,近期A股光伏板块迎来了一波强势行情,5月22日、29日均出现行业普涨,市场普遍认为,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近期组织召开的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对刺激股价起到了作用,会上释放出“要加强对于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保障国内光伏市场稳定增长,探索通过示范项目支持先进技术应用,转变低价中标局面”等信号。此外,中东市场近期也迎来政策端“加强能源合作”“支持中国能源企业和金融机构在阿拉伯国家参与可再生能源项目”等利好。中信证券在5月30日的研报中就表示,光伏行业的落后产能有望加速出清,行业供给格局重塑有望带动产业链迎来否极泰来的曙光,同时,政策端的一系列利好也有望强化新能源行业得发展信心。(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胡珈萌,编辑|刘洋雪)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