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集体业绩会重点谈新质生产力,盘点浙江国资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

Yins Finance ·  May 31 20:03

5月30日,“向新出发 质行致远——在浙里看国企”浙江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举行,浙能电力(600023.SH)浙江交科(002061.SZ)宁波港(601018.SH)杭氧股份(002430.SZ)小商品城(600415.SH)等5家沪深上市公司的高管参与了本次活动。

在本次活动上,这些企业都谈了什么?来自浙江的国有A股上市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情况又如何?

5家参会公司“新”在何处

浙能电力是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发电企业,主要从事火电、气电、核电、热电联产、综合能源等业务。2023年年报显示,浙能电力收购了中来股份(300393.SZ)9.7%股权,并取得中来股份控制权,向“火力发电+新能源制造”双主业转型升级。

业绩会上,对于在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方面有何具体策略等问题,浙能电力总经理刘为民表示,浙能电力将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重点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浙能电力将继续大力发展清洁环保的火电产业,着力推进舟山、台州、嘉兴等项目的建设,同时稳步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全力拓展热力市场,利用电厂资源不断丰富“电厂+”的业务,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火电产业向清洁高效、灵活低碳转型。

在新兴产业培育方面,浙能电力重点聚焦新能源领域,主要依托火电+新能源的资源配套、开发政策,积极争取配套新能源开发项目,不断深化与中来股份的产业协同,全力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制造业产业链的优势,争取更多新能源项目的资源。

浙江交科专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公司业务涉及五大板块:分别是交通基建板块、城市建设板块、综合养护产业板块、交通制造产业板块、关联产业板块。

据浙江交科总经理杨剑介绍,在技术创新方面,浙江交科创新了施工方式,推进建筑工业化,初步形成了设计、工厂制造、现场装配的模式,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工程技术上,浙江交科发挥了高能级科研平台的作用,全年获得专利351项,省部级以上QC成果220项,其中国家级19项。

浙江交科大股东代表,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袁仁军指出,在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上,省交通集团有5方面举措,包括将立足公司治理,确保上市公司经营人员、资产、财务、机构、业务等独立;强化股东回报,引导和支持上市公司增强持续回报能力;深化骨干激励,鼓励上市公司通过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等方式开展股权激励;确保信批质量,督促上市公司健全信息披露各项制度;深化市值管理,支持上市公司并购、回购等。

据了解,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有5家上市公司,包括A股的浙江交科、镇洋发展(603213.SH)浙商中拓(000906.SZ)浙商证券(601878.SH),以及港股的浙江沪杭甬(00576.HK)。

宁波港以码头运营为核心,以港口物流和资本经营发展为重点的经营模式,主营业务主要包括集装箱、铁矿石、原油、煤炭、液化油品、粮食、矿建材料、汽车及其它货种的港口装卸及相关业务,同时从事综合物流、贸易销售等其他业务。

宁波港董事会秘书蒋伟介绍,根据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宁波港计划在2030年末全面建立清洁的低碳能源体系,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绿色港口体系将会全面的建成。据了解,宁波港专业集装箱码头及5万吨级以上干散货码头已实现岸电全覆盖,2023年新投用电集卡115台,氢集卡规模扩大至50台,内集卡清洁能源应用比例超50%。

在科技创新方面,宁波港对传统港口作业设备进行远控和自动化改造,旗下梅山集装箱码头建成全球领先的单体集装箱码头远控桥吊和远控龙门吊集群;全面推进梅山二期集装箱码头、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和鼠浪湖散货码头自动化、智能化建设,初步建成双40万吨离岛作业自动化散货码头和单体超千万标箱混线作业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据蒋伟透露,宁波港大型设备自动化率和业务智能化率已分别提至30%和68%。

杭氧股份以气体产业为核心,以装备和工程业务为支撑,培育特种气体、新能源、技术服务等新的业务增长点。据杭氧股份董事长、总经理郑伟介绍,杭氧股份是国内第一家同时具备自主研制成功液氦罐箱并实现量产、直接进口氦源、具备电子级氦气保供能力的企业,已形成自主、可控、稳定的氦气供应链。

在新质生产力方面,郑伟指出,杭氧股份蓄力绿色产业发展,包括持续拓展氢气制加一体化项目,打造杭氧氢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参投了国内最大加氢规模的“氢电气一体化综合能源岛EPC总包项目”,开发与储能技术结合的新型节能空分流程和设备等。

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小商品城负责经营开发、管理、服务这一驰名中外的市场。据小商品城总经理王栋介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小商品城深化线上平台的创新,初步形成“传统市场数字化+贸易履约数字化”的国际贸易综合服务体系,Chinagoods平台自2020年10月份上线以来,累计上传商品超过了1000万个,注册采购商超过了409万人,已上线运营西班牙站、迪拜站、哥伦比亚站等6个国家站。2023年服务在线贸易额超650亿元。

当下,小商品城还将目光瞄准AI领域。据了解,小商品城推出的小商AI、数字人、AI智能商品发布、智能扣图等,受到市场商户广泛好评。截至2023年12月底,多语言数字人老板娘功能覆盖商户超3300家。

浙江国资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几何?

浙江省国资委党委委员、总会计师童海桑在业绩会上表示,截至目前,浙江省拥有境内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76家,总市值近万亿元,其中浙江省国资委监管的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023年度资产总额和净资产占省属企业的比重均为50%,但创造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了73%和83%,上市公司引领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明显。

那么,来自浙江的国资A股上市公司,2023年研发情况又如何?同花顺i问财数据显示,浙江省708家上市公司中,企业性质是国资的有91家,其中,央企国资控股9家、省属国资控股29家,地市国资控股52家,另有一家其他国有。

从绝对值看,2023年,研发费用最高的当属央企国资控股的海康威视(002415.SZ),超过了110亿元,在榜单中“遥遥领先”;紧随其后的是四家省属国资控股上市公司,分别为物产中大(600704.SH)、浙江交科、巨化股份、浙江建投(002761.SZ),其中,物产中大、浙江交科、巨化股份2023年的研发投入都超过了10亿元。

从研发人数看,海康威视同样位列第一,截至2023年末达到28479人,同样大幅领先。之后是浙江建投的3671人、浙江交科的2846人、浙大网新的2202人,另有物产中大、萤石网络(688475.SH)中国巨石(600176.SH)、杭氧股份、万马股份(002276.SZ)等5家上市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破千”,其中,萤石网络、中国巨石由央企国资控股,杭氧股份、万马股份由地方国资控股。

有7家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超过10%,依次为信息发展(300469.SZ)ST数源(000909.SZ)中威电子(300270.SZ)、萤石网络、浙数文化(600633.SH)航天彩虹(002389.SZ)、海康威视,其中,排名最高的信息发展超过了20%。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