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120亿,上海跑出个“二手车”IPO

120億,上海跑出個“二手車”IPO

融中財經 ·  05/31 11:13

又是上海。

本文4656字,約6.7分鐘

作者 | 馮曉亭  編輯 | 吾人

來源 | 融中財經

全國最大的二手車交易服務提供商,IPO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主角不是廣告鋪天蓋地的“瓜子二手車”,而是“汽車街”。

5月31日,汽車街(02443.HK)正式在香港掛牌上市。發售價爲10.2港元,首日開盤漲超40%報14.50港元,市值爲120億港元。

以二手車交易爲主營業務的汽車街,因爲主要做的是B2B業務,因此在營銷上沒有投入過多精力與財力,但汽車街卻有着並不低調的實力。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按2022年交易量算,汽車街是全國最大的二手車交易服務提供商。在這一年,通過汽車街交易平台交易的二手車約爲16萬輛,佔中國二手車交易服務提供商的市場份額12.6%。2023年,交易數據漲至約17.6萬輛。

汽車街的身後,同樣也集結了一支龐大的股東隊伍。除了個人股東外,第二大股東美國Cox Automotive持股11.01%。此外,上市企業如廣匯汽車、騰訊、京東,知名投資機構華興資本等投資人亦要在今日給年度成績單添上一筆。

對於此次在港股IPO,汽車街表示,募資用途重點在於擴充拍場網絡的地理覆蓋、發展及多元化拓展公司的服務組合、進一步加強公司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加強公司與現有賣家及買家的關係、與業務夥伴建立潛在戰略伙伴關係及結盟等。

而對於汽車街所在地上海而言,汽車街也是繼博隆技術上海合晶龍旗科技、致保科技、燦芯股份等魔都企業後,2024年從上海走出的又一個IPO,而這也不過是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金融市場的冰山一角。

01

62歲楊愛華

收穫第二個IPO

這是一個汽車業內老炮“再創業”的故事。

2014年,汽車交易及二手車拍賣領先平台美國Cox Automotive旗下的美瀚、潤華投資,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引領下的核心百強經銷商集團等共同發起並出資成立汽車街。組局者正是汽車街創始人楊愛華。

62歲的楊愛華,是汽車業內名副其實的“老炮”,在中國的汽車行業擁有超過30年的經驗。1999年,楊愛華一手創辦了寶信汽車(現名爲“廣匯寶信”),在上海開出首家4S店,併成爲奧迪在中國的首批授權經銷商之一。並於2011年成功將其送入港交所。寶信汽車登陸二級市場後,彼時年近五旬的楊愛華並未讓自己停下來,而是籌劃起了“再創業”。   

於是,楊愛華將目光投向了汽車市場。但彼時,車市競爭日趨白熱化,無論是單體的4S店或者大的經銷商集團,都面臨着新車基本不盈利,僅靠售後、維修、保險等衍生項目維持生計的發展局面。加之電商新渠道的崛起,衍生出的整車網絡銷售平台,進一步對傳統汽車的經銷渠道分割,經銷商的利潤隨之被瓜分。

基於對行業前景的判斷,楊愛華想到要成一個“O2O平台”,所選定的細分領域爲二手車市場。於是,2014年,二手車業務交易服務平台汽車街孕育而生,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拍賣模式,結合多方位的增值服務內容,平台爲買家及賣家提供端到端的高標準化、高可靠性、高效透明的二手車交易解決方案,幫助買賣雙方優化二手車交易流程,提高其二手車業務的效率及盈利能力。

有了方向及目標,汽車街有條不紊地向前發展。成立當年,汽車街就在上海舉辦首場汽車拍賣會及推出移動應用程序;2016年,汽車街開始國內拓展,於9個省份及3個直轄市建立拍賣中心及拍點;2017年推出ADMS系統,爲經銷商集團提供工具協助其管理二手車業務。

並且,很快得到資本的青睞。2019年,汽車街完成A輪融資,融資總額達1500萬美元,投資方爲騰訊及京東。

在騰訊和京東兩大互聯網大廠的戰略投資下,汽車街在汽車交易、拍賣業務、汽車保險、汽車金融等多領域與之展開了緊密合作。

大廠入局後,汽車街繼續一路迅猛發展。2020年,汽車街與50%以上的百大經銷商集團開展業務,並提供二手車處置及管理相關服務;2021年當年,汽車街已建立合共73個線下拍場,於中國的28個省份、直轄市提供線上線下二手車買賣服務,平台交易量達到26萬輛。   

並於2022年再度完成B輪融資, 本輪融資由華興資本獨家投資,融資總額達1500萬美元。進一步到2023年,汽車街已經與八家新能源汽車主機廠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截至目前,汽車街的服務網絡已覆蓋至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不僅構建出了多層次、跨區域的全國二手車拍賣綜合服務網絡體系,併成功合作與服務了超過200家經銷商集團,持續助力其二手車業務的價值提升。

對於汽車街所取得的成績,公司內部將“功勞”很大部分歸因爲楊愛華。

如其在招股書中所言,“自2014年創立本集團以來,楊先生爲本集團帶來了豐富的行業專業知識,並利用其過往的聲望及人脈建立我們的業務。楊先生主要負責本集團整體企業發展規劃及戰略的制定,尤其是與其他行業領袖建立業務關係及與Cox Automotive維持戰略關係。楊先生於2022年8月12日首次獲委任爲我們的董事,並於2023年6月20日獲重新委任爲執行董事。”

而汽車街也不負楊愛華所望,再次讓其叩響港交所的大門,手中再握一個IPO。值得一提的是,在創辦汽車街後,楊愛華於2015年,已將寶信汽車控制權讓渡給A股4S巨頭廣匯汽車,“寶信汽車”現爲“廣匯寶信”。

02

楊氏三兄弟齊心

其利斷金

與此同時,這也是個“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的故事。

先從IPO前公司股權架構說起。如下圖所示,汽車街由多家公司共同持股,但細究不難發現,楊氏家族是汽車街的控股股東。     

來源/招股書 融中財經截圖

資料顯示,持股12.23%的昌廣投資有限公司、持股6.11%的World Key Investment Trading Limited及持股4.28%的Jumbo Create Investment Development Limited分別由楊愛華、楊漢松及楊澤華最終控制。

此外,Manheim Investments、Zhuoheng Holding Limited、Image Frame Investment(HK)Limited、CR Matrix Limited及Dazzling Calcite Limited分別由Cox家族投票信託、韓卓恒、騰訊、華興及京東最終控制;Baoxin Auto FinanceI Limited則是廣匯汽車的全資附屬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楊愛華、楊漢松及楊澤華爲兄弟。其中,楊漢松同樣在汽車街內部擔任要職。

資料顯示,現年61歲的楊漢松是汽車街的主席兼執行董事,主要負責汽車街的整體發展規劃及戰略的制定與執行及本集團的整體管理。

更早前,楊漢松也跟着楊愛華一起共事,甚至可以說楊愛華在創辦寶信汽車時,便對自家兄弟“多有提攜”。

楊漢松工作履歷顯示,1999—2002年,其出任寶信汽車的附屬公司上海開隆的副主席。2004—2008年,其出任蘇州寶信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並於2008年升任寶信汽車的董事兼總裁。其後,再獲委任爲寶信汽車的副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並於2013年9月不再擔任總裁。一直到2016年6月辭任寶信汽車執行董事及副主席的職務,楊漢松才不再參與寶信汽車的管理或營運。   

除了將股份轉讓給兄弟外,楊愛華還設立了家族信託,以家族信託的形式持有汽車街的股份,信託的委託人爲楊愛華,受益人爲楊愛華的子女。且楊愛華的女兒也已進入汽車街擔任非執行董事。

資料顯示,楊愛華女兒今年34歲,於2014年9月3日獲委任爲汽車街的董事,並於2023年6月20日獲重新委任爲我們的非執行董事。而在加入汽車街前,其於2012—2016年在寶信汽車投資管理部工作。

說完股權架構,再來看看這家“全國最大二手車交易服務提供商”的業績表現。

上市圖表,大致展示了汽車街各業務分部之間的關係及其於每個業務分部下提供的服務。總的來看,汽車街通過線上、線下拍賣的形式,將大批量來自4S店、主機廠、經銷商集團的二手車,賣給專業買家和其他個人買家,再由他們銷售到終端市場。

目前,汽車街核心業務涵蓋二手車拍賣、二手車增值服務、二手車收銷安排、展會業務這四大主要板塊。其中二手車拍賣是汽車街的主要營收來源,二手車拍賣佣金及服務費近三年來佔總收入比例分別爲57.7%、49%、58.8%.    

作爲二手車交易的中間平台,汽車街盈利水平也保持在線。

招股書顯示,汽車街2021—2023年營收分別爲6.78億元、4.68億元、4.92億元;毛利分別爲4.26億元、2.85億元、3.12億元,整體毛利率爲62.8%、60.9%、63.4%。

但整體來看,汽車街近兩年各項主要經營指標,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波動。

收入從2021年的6.78億元降至2023年的4.92億元,年度盈利已從2021年的1.65億元降至927萬元。利潤更是一年不如一年,2023年的利潤同比降幅更是高達86.6%。

對此,汽車街給出的解釋是,收入波動主要受二手車拍賣業務產生的二手車拍賣佣金及服務費變動影響。“二手車拍賣的佣金及服務費波動主要是由於我們平台的二手車交易量出現波動。”

但對於未來,汽車街仍信心滿滿,“未來,汽車街將繼續致力於鏈接並服務全國經銷商集團和二手車商戶,保障資金安全與車輛流通順暢的同時,不斷提升行業規範及交易效率。”

03

又是上海

繼博隆技術、上海合晶、龍旗科技、致保科技、燦芯股份後,上海2024年IPO名單再添一員。

對於上海來說,這絲毫不意外。畢竟上海在2023年就是“IPO之王”。

Wind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A股IPO企業上市家數爲313家。其中,上海是2023年IPO的冠軍城市,合計募集資金541億元。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的IPO集中在主板和科創板,以半導體、航運等爲主。

除了盛產IPO外,上海同樣盛產獨角獸。

2024年首個獨角獸便誕生於上海。2024年1月初,上海啓源芯動力宣佈完成超過15億元B輪股權融資。在該輪融資中,國家隊成員如國家級基金中國電力、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地方級無錫市太湖新城發展集團子基金的尚賢基金;產業資本的格力金投和盈峯投資;以及衆多財務投資人也紛紛加註。雖具體估值未透露,但業內消息稱,啓源芯動力在此輪融資完成後,便晉升爲獨角獸。

在啓源芯動力之後,同樣來自上海的垣信衛星也緊跟其中邁入獨角獸行列。2024年2月,低軌衛星星座運營商垣信衛星宣佈完成67億元A輪融資,除了刷新我國衛星企業單輪融資的最大金額紀錄外,該輪融資後,垣信衛星也一躍成爲超級獨角獸。

上海這片土地在2024年除了有“我國衛星企業單輪融資的最大金額紀錄”外,也拿下了“最大造車融資”。今年3月,上汽集團旗下高端智能品牌智己汽車宣佈獲得超80億元的B輪股權融資,這是2024年以來未上市造車新勢力中獲得的最大一筆融資。

對於上海來說,獨角獸現身這一幕並不陌生。中糧福臨門、智元機器人、緯景儲能、Minimax 名之夢、臻驅科技、星思半導體、生工生物……這些都是上海在2023年新增的獨角獸企業。

如官方所言,“上海近兩年新增獨角獸企業數量均位居全國第一,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產業獨角獸企業數量全國領先。新晉獨角獸企業科技屬性愈發凸顯,大多分佈於創新藥、集成電路、創新醫療器械、機器人、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車賽道。

而這一切皆有跡可循。2023年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上,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葛平便直言,“近年來上海通過培育產業促資引導、優化環境、出臺政策等方式,集聚和發展了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股權投資機構。面向未來,上海將繼續持續地推動國際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的聯動發展,搭建便捷高效的產融對接平台,做好股權投資人才服務,吸引各類風險投資機構和人才匯聚上海,安心發展、長期發展。”

具體來看有四點,分別是着力解決股權投資領域的瓶頸問題,持續優化“募、投、管、退”全流程、各環節的政策;着力培育和引入長線資金、耐心資本,促進社保基金、保險基金等加大投早、投小、投長的力度,支持CVC產業基金等圍繞產業鏈核心環節開展投資,推動核心技術的研發突破和產業轉化;着力豐富健全退出的渠道,構建包括私募基金份額轉讓平台、認股權綜合服務、S基金、併購重組、境內外上市等多元化的退出渠道;着力營造“看上海、在上海、投上海”的投融資環境,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2024年一開年,上海便正式印發了《關於進一步促進上海股權投資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與此同時,由“上海浦東投控集團”整合浦東新區相關創投資源組建而成的“上海浦東創投集團”也於開年後正式落地。

在未來規範方面,上海浦東創投集團表示將在三年完成項目直接投資200億元,同時,完成引領區基金佈局,計劃拉動1000億元基金群,吸引2000億元社會資本。並將鏈接政策資源、金融資源、產業資源和應用場景,形成多元服務的投後增值賦能工具箱,持續提升國資創投平台的影響力。   

在“創投興則產業興”這條路上,上海一直走在前列。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