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国海证券: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电力交易侧信息化建设受益

國海證券: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電力交易側信息化建設受益

智通財經 ·  05/31 13:44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海證券發佈研報稱,當前我國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已初具雛形,市場決定電力價格的機制初步形成。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23年我國交易電量佔總用電量已超過61%;新能源市場化交易電量佔新能源發電量近50%,新能源企業在電力市場化交易中的參與程度不斷提高,電力市場化已成爲必然趨勢。新能源入市需結合市場化因素對項目的接入電價進行預測,項目的發電優先排序、出力曲線等都將成爲收益測算的重要指標。數字化技術在連接企業與電力交易市場中的應用也愈發重要,對應輔助決策交易、現貨電價預測等一系列信息化建設需求有望提升。

《節能降碳行動方案》要點梳理:加速非化石能源開發&消費,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深化

1)加大非化石能源開發力度:相關目標爲到2025年底,全國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佔比達到39%左右;2)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提升跨省跨區輸電能力,加快配電網改造;大力發展微電網、虛擬電廠、車網互動等新技術新模式,2025年底各地區需求響應能力一般應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3%—5%,年度最大用電負荷峯谷差率超過40%的地區需求響應能力應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5%以上。

3)大力促進非化石能源消費:在保證經濟性前提下,資源條件較好地區的新能源利用率可降低至90%,“十四五”後兩年新上高耗能項目的非化石能源消費比例不得低於20%;4)完善價格政策:落實煤電容量電價,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研究完善儲能價格機制。

關注非化石能源使用及消納,電源/電網/需求側信息化建設有望加速

電源側:以光伏、風電爲代表的非化石能源具有間歇性和波動性的特點,預計其大規模併網將對電網運行穩定性等問題造成影響,由此發電功率預測、新能源資產運營維護等信息化建設需求有望提升。

電網側:《方案》提及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納能力、提升跨省跨區輸電能力、加快配電網改造,對應輸/變/配電環節的信息化建設有望提速;據國家能源局發佈的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2024年4月電網投資完成額增速超預期,1-4月同比+25%,4月同比+47%,環比+5%。

需求側:虛擬電廠是平衡電力供需的重要手段,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納能力;中電聯《2024年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中指出,預計2024年最高用電負荷比2023年增加1億千瓦,且2024年將迎峯度夏期間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總體緊平衡;在2025年需求響應能力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3%—5%的標準下,虛擬電廠建設有望加速。

行業評級及投資策略:低碳節能行動方案發布,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及電力體制改革均有望推動各環節信息化建設加速,維持計算機行業“推薦”評級。

相關個股:國能日新(301162.SZ)、朗新集團(300682.SZ)、遠光軟件(002063.SZ)、南網科技(688248.SH)、國電南瑞(600406.SH)、四方股份(601126.SH)、安科瑞(300286.SZ)、東方電子(000682.SZ)、國網信通(600131.SH)、國電南瑞(600406.SH)、智洋創新(688191.SH)、恒實科技(300513.SZ)、恒華科技(300365.SZ)等。

風險提示:政策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相關標的業績不及預期、相關公司研發進展不及預期、宏觀經濟影響下游需求等。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