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房贷利率调整虽影响轻微 银行业稳定息差仍需努力

房貸利率調整雖影響輕微 銀行業穩定息差仍需努力

證券時報 ·  05/31 09:28

2024年開年以來,金融支持地產的政策不斷加碼升級。

1月,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出臺並在各地落地見效,當前已有超9000億元通過審批;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5月,央行發佈“517新政”,力度空前,被稱爲史上最寬鬆的房貸政策。目前,上海、廣州、深圳等多個城市已密集發佈跟進政策。

總體來看,上述政策均要求銀行業從供需兩端支持房地產行業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從供給端觀察,銀行響應保交付、去庫存的政策支持房企融資,在“應貸盡貸”下也逐漸形成更爲理性、細緻的房貸投放策略;從需求端觀察,首付比例、房貸利率的下調,有利於居民房貸成本的下降,對銀行應對客戶提前還款也有一定抵補作用,但銀行仍需直面如何平衡息差下行的問題。

政策組合拳力度空前

5月17日金融監管部門加大住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後,全國多省份迅速響應。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廣州和深圳的個人房貸首付比例及房貸利率下限均創下歷史新低。

具體來看,央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出臺的最新政策,調整了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首套和二套住房商業性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分別下調至15%、25%;同時,取消了全國首套房和二套房個人商業貸款利率政策下限。

隨後,廣東19個地市以及湖北、雲南、山西、甘肅、河北、陝西、寧夏、廣西、重慶等省(區、市)宣佈取消當地首套房和二套房貸款利率下限。近日,上海、廣州和深圳等一線城市也宣佈跟進,紛紛出臺重磅樓市政策。

從房貸利率調整的幅度來看,各地各異,體現了樓市新政中強調的因城施策原則。

例如,廣州此輪“鬆綁”在一線城市中力度最大,現行樓市政策也爲一線城市中最爲寬鬆的,首付比例執行最低標準(即首套15%、二套25%)並取消利率下限;上海首套房貸款利率下限調整爲不低於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減45個點子,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爲不低於20%;深圳的首套房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也調整至LPR減45個點子。

金融支持房地產企業融資也已落地見效。從銀行對房地產企業的投放看,2024年以來,地產信貸已實現了“超額投放”。根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披露,截至一季度末,房地產開發貸款展期餘額同比增長147%。此外,根據央行數據,一季度房地產開發貸淨投放達到8800億元,遠高於2023年全年淨投放的1900億元。近幾年,房地產開發貸款佔比一直在壓降,從2019年末的7.33%下降至2023年末的5.42%,但是今年一季度出現“上翹”,達到了5.57%。

房地產信貸數據的增長,得益於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推進。

根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披露,截至5月16日,全國29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已經建立了融資協調機制,“白名單”項目貸款審批金額已達到9350億元。

銀行穩定息差有壓力

“517新政”提出“不設按揭利率下限”,將首付比例降至歷史新低,完全打開了貸款利率下限。

房貸利率與首付比例的調整,有利於加快居民釋放購買力需求。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貸款利率的持續調整,也對銀行淨息差和經營利潤帶來一定的壓力,後續銀行如何平衡息差,成爲資產負債管理的重要課題。

從個人住房貸款規模看,5年前個人住房貸款佔據貸款投向的比重幾近兩成,此後不斷下降,但當前仍然佔據不低於15%的比重。儘管如此,個人住房貸款的總量還是維持增量狀態,是資產端收益率較高的重要優質資產。可以預見,房貸降息是後續影響銀行淨息差的重要因素。

回溯來看,銀行房貸利率自2021年10月達到最高點後,至今已下降了200多個點子。2023年末,銀行業的息差已經跌破1.7%,降至1.69%。如何穩定息差,已成爲銀行業的共性挑戰。

近年來,銀行業息差持續收窄,源於資產端和負債端的收益並不是同步調整,尤其是資產端的收益下滑較快。自2019年8月LPR改革以來,銀行業經歷了多次LPR下調,新投放的貸款收益率和存量貸款重定價,導致資產端收益率不斷下降。

爲了減緩息差收窄,兩年前不少銀行就已主動調整負債結構和定價策略,持續性地對長期限、高成本負債進行管理,以抵補資產端收益率的下行。同時,2023年以來存款利率下降了50—60個點子,爲貸款利率的下降創造了空間。不過,正如某家區域銀行的高管所言,經過兩三年時間,隨着存款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單方面地壓降、控制付息成本,以期控制息差收窄的速度,這一邊際效應正在逐步遞減。

“當前,銀行確實面臨着‘既想拓展份額又難以降低利率’的兩難抉擇。”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商業銀行的房貸業務確實面臨着壓力。在資產荒背景下,衆多銀行爭搶房貸這類優質資產,居民則主要考慮哪家銀行貸款利率低,銀行不得不通過降息等手段爭取客戶。事實上,這是把“雙刃劍”,降息將進一步壓低銀行利潤,同時在房貸不良率有所攀升的情況下,損失存在擴大的可能。

“房貸利率下行給銀行帶來的壓力,既包括提前還貸帶來的優質資產縮量,也包括資產端利率下行帶來的利差收窄。”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任濤建議,在這種環境下,商業銀行一方面應抓住貸款利率下行的機會,積極拓寬增量貸款需求帶來的投放機遇,以彌補價格下行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則要通過優化資產負債管理和綜合服務策略,把留住按揭客戶而非簡單留住按揭類資產作爲首要和長遠任務,積極挖掘按揭類客戶在财富管理等其它業務上的潛力。

此外,任濤還表示,在這個過程中,政策部門也要有所作爲,既要避免銀行業之間形成惡性競爭,放大利率下行給銀行業帶來的壓力,也要在負債端形成更有力的引導,呵護並穩定銀行業的息差空間。

“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目前面臨發展困難,行業自身存在較大風險也對經濟金融發展帶來較大風險。”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銀行業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支持房地產行業,有助於緩解房地產企業的資金壓力,穩定居民對房地產的價格預期。短期來看,這雖然對銀行淨息差造成壓力,但推動房地產行業風險有效化解有助於穩定經濟增長和風險防範,長遠看有助於銀行持續經營和淨息差穩定。

華創證券發佈的研報則認爲,多地下調房貸利率下限,預計息差降幅有限。該研報測算,綜合考慮2月份5年期LPR下調25BP以及假設此次按揭貸款利率平均繼續下降25BP,對2024年和2025年上市銀行的息差影響分別爲-1.2BP、-2.9BP,降幅相對較小。“此次住房金融支持政策能夠有效提振房市銷售,則對銀行業的資產質量爲正向貢獻,維持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該研報表示。

房地產投放策略有講究

在下行週期對房地產進行信貸投放,無疑令銀行的資產質量成爲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根據2023年年報數據,多家上市銀行的對公房地產不良率在4.5%高位。因此,當前商業銀行的房地產投放已更趨理性。

“根據每年初的信貸投放策略,房地產投放在‘維持類’這一檔次。”5月8日,上海農商銀行首席風險官朱衛在該行舉行的2023年業績說明會上稱,近兩年雖然監管部門已不再聚焦房地產集中度考覈,但是該行根據自身的既定計劃,有序壓縮了房地產投資佔比,希望將更多信貸資源投放到製造業、科創等領域。

在房地產企業貸款的具體投放方面,上海農商銀行採取主動管理的策略,分層、分類地去推房地產項目,包括重點支持政府的保障型項目,支持農民集中建房、住房項目;支持一般商品房的開發貸項目;支持工業類、科研類、倉儲或者服務於製造業的經營穩定項目等。對於商辦項目,尤其是對於建設階段的商辦項目,上海農商銀行則謹慎參與。

當然,在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這一優質資產上面,上海農商銀行表示積極投放,2024年該行的策略是與頭部中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儘可能提升一手樓盤的覆蓋率。

郵儲銀行零售業務總監梁世棟在該行2023年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展望2024年,整個房地產行業還是處於一個調整期,但該行相信相關政策出臺後,效果會逐步顯現。在房地產行業調整的背景下,按揭業務的風險控制策略顯得更爲重要。當前,郵儲銀行按揭貸款的95%,爲首套房。

建設銀行的資產配置策略,則體現爲調整資產結構,即通過壓縮低收益資產佔比、加強零售信貸佈局等措施優化資產結構,以延緩息差下降趨勢。2023年,該行貸款和金融投資等核心資產佔比提升0.3個百分點;同時,該行加強零售信貸生態建設,鞏固零售信貸的大行地位,個人住房貸款新投放量也居前。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