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阿里影业(01060)的成长切面:“内容+科技”撬动业绩增长 整合产业链激发增长后劲

阿里影業(01060)的成長切面:“內容+科技”撬動業績增長 整合產業鏈激發增長後勁

智通財經 ·  05/30 18:45

阿里影業(01060)在收購大麥事項落地後的首份業績“成績單”,向外界釋放了強烈的價值信號。

日前,阿里影業披露了2023/24年度業績。根據業績,2023/24財年裏阿里影業實現收入50.36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勁增44%;經調整EBITA連續4年實現盈利,盈利約5.04億元,同比增幅61%。

核心財務數據大幅優化,一方面固然需要歸功於娛樂業的高質量復甦,而另一方面也得益於阿里影業自身勤修“內功”,圍繞“內容+科技”這一長期方向不斷加大對優質內容創作和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

而在增長意味濃厚的財務數據之外,同樣值得重視的是去年四季度阿里影業正式從阿里巴巴手上“接過”了大麥。智通財經APP認爲,阿里影業收購大麥,這不僅標誌着阿里影業在生態建設方面又邁出了一大步,後續阿里影業在現場娛樂票務行業的份額預計會進一步提升,同時伴隨而來的公司的科技板塊的盈利能力也有望實現跨越式增長,進而激發整個阿里影業的利潤創造潛能。

左手內容右手科技,雙輪撬動新增長

通覽阿里影業的最新業績,公司業績的強勁增長離不開“天時地利”的配合。2023年以來,國內觀衆積壓已久的文娛消費需求不斷釋放,整個市場迎來超預期的復甦。

業績顯示,報告期內娛樂內容產業強勢復甦。以電影市場爲例,期內全國電影市場總票房爲556億元,同比增加約238億元,增幅75%;觀影人次13.3億,同比增加5.9億,漲幅80%。其中,2023年暑期檔全國電影總票房達到206億元,創下了中國影史同檔期最高紀錄。

如果說行業環境回暖是爲阿里影業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那抓住機遇“到中流擊水”顯然靠的是公司自身的“內功”。

作爲阿里大文娛板塊裏的重要成員,阿里影業一直以來穩居國內電影內容創作第一梯隊。2024財年內,阿里影業在各大檔期均有穩居檔期票房Top2的代表作,呈現出明顯的內容領先優勢。

結合公司業績來看,2023/24財年裏阿里影業在院線電影領域裏繼續保持着高水準的發揮。數量維度來看,報告期內阿里影業共參與出品和發行影片60部,其中主宣發項目近30部、自制及合制項目6部。

而在質量上,阿里影業合制及主宣發的電影《消失的她》票房超過35億元,爲2023年端午檔票房冠軍、暑期檔亞軍;合制的電影《孤注一擲》票房超過38億元,爲當年暑期檔票房冠軍。另據統計,報告期內公司共有十五部影片進入同期票房前20,累計票房佔總票房超60%,電影內容收入達總營收30%。

劇集業務方面,阿里影業的表現同樣出色。報告期內,已播出了古裝女性傳奇《惜花芷》、熱血勵志賽車《飛馳人生熱愛篇》、醫療題材《手術直播間》等多部有情感、有溫度、有熱度的優質作品。

其中,《飛馳人生熱愛篇》與阿里影業參與出品的春節檔電影《飛馳人生2》幾乎同期與觀衆見面,二者賽場元素互映、素材庫共享、宣發端共振,實現了熱門IP全產業鏈的商業構想,爲影劇跨屏創作提供了完整的參考路徑,是阿里影業影劇聯動的一次成功嘗試。

在加大自合制同時,阿里影業也在全力強化主宣發身份,增強投資及發行服務的核心能力,憑藉成熟的發行團隊與完善的宣發體系持續鞏固宣發優勢。2023年12月31日,由中影引進、阿里影業協助推廣的《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迴演唱會》正式上映,年輕觀衆在影院嗨唱3小時,徹底革新了“看電影”的定義;電影《周處除三害》以火遍全網的討論熱度、遠超行業預期的票房成績點燃了3月的“冷檔期”;由中影引進、阿里影業協助推廣的宮崎駿新作《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也在國內取得了票房口碑雙豐收,攬獲2024年清明檔冠軍。不難看出,從觀衆出發,捕捉影片的內容價值、類型價值、情緒價值和議題價值正在成爲阿里影業“價值營銷,秒級宣發”的重要方法論,加持好片擁有好市場同時,也爲觀衆帶去了更多元的觀影選擇。

優質內容強勢霸榜,同時在娛樂內容產業強勢復甦的火熱趨勢下,阿里影業也已經爲未來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就公司儲備的影片項目看,覆蓋題材多樣,涵蓋種類豐富。據了解,目前公司電影投資製作待映項目超50個,版權及開發項目超30個,《封神第二部》、《東極島》、《群星閃耀時》、《無悔追蹤》、《鏢人:風起大漠》等多部優質影片將根據市場情況陸續上映。此外,當前阿里影業劇集工作室正在開發中的項目亦有35個,後續將陸續與觀衆見面。

科技作爲阿里影業實現高品質增長的又一重要抓手,其對於公司業務的反哺也在報告期裏得到了集中的體現。截至報告期末,“淘麥VIP”會員規模穩中有升,高頻黑鑽會員超200萬,會員購票頻次是非會員的2.5倍,會員體系優化後的成果得到了進一步的顯現。與此同時,雲智繼續牢牢佔據其在出票影院數量第一及出票人次第一的位置,同時積極拓展海外業務,財年內,已與中國澳門、東南亞等地區影院簽訂合作協議,加快出海步伐。

如果說優質內容是阿里影業成長爲產業鏈上游頭部玩家的“基石”,那麼以AIGC爲代表的前沿科技則或許就是公司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

報告期裏,順應AI技術的發展趨勢,阿里影業繼續加碼佈局AIGC。據了解,目前公司已經在影視宣發環節的海報及文案內容生產等環節應用相關的AI技術,實現了降本增效。同時,2022年面世的AI數字人“厘裏”及2023年新上線的燈塔AI版本均在各自領域發揮着更大的能量。後續,阿里影業還將在虛擬拍攝等創新領域進行投資,爲AI與新技術在影視行業的推廣應用以及降本增效做出新的貢獻。

整合線下娛樂全產業鏈激發增長後勁

阿里影業的最新業績確認了公司的基本面已強勢回歸到上升通道,而在報喜的財務數據之外,阿里影業的最新業績其實還“預告”了公司未來的增長後勁。

在智通財經APP看來,對於本就處於文娛消費領先位置的阿里影業來說,收購大麥後或許相當於爲公司填上了一塊新的重要“拼圖”,在此之後阿里影業的競爭地位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首先,就業務版圖和協同性來說,大麥可以視爲是阿里影業拓展線下娛樂的最佳切入口。據了解,大麥業務涉及現場演出全產業鏈,包括演出票務、現場服務、售票系統和場館業務,以及演出內容主辦、投資、製作和推廣等,是目前我國市佔率顯著領先的現場演出票務平台。

而在收購事項落地後,阿里影業將集齊由在線電影票銷售平台淘票票、影院票務管理平台鳳凰雲智以及現場演出票務平台大麥組成的票務業務產品矩陣,形成完整的票務服務生態體系。

其次,從經濟效益來說,收購大麥預計將極大地激發阿里影業科技板塊的盈利能力,並帶動公司整體的業績上到一個新的“臺階”。

2023年以來,伴隨演唱會的爆發,我國的線下娛樂活動市場快速回暖。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達739.94億元,較2019年增長29.30%,達到歷史新高。其中,2000人以上大中型演唱會、音樂節票房收入201.71億元,較2019年增長373.60%。

身處火熱的行業環境之中,大麥自身也迎來了強勁的增長。業績顯示,2024財年大麥業務交易總額(GMV)高速增長,同比增幅超過500%。尤其是在票務代理領域,大麥依舊保持着領先優勢,其在周杰倫、五月天、薛之謙、林俊杰、張傑等演唱會頭部項目的覆蓋率接近100%。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阿里影業收購大麥事項直到2023年11月30日才交割完成,因此2023/24財年裏阿里影業只合並了大麥4個月的業績。而若將大麥的業績完全併入整個財年,那彙總後阿里影業全年經調整EBITA盈利將達到11.63億元,同比口徑下增幅超過700%,其對阿里影業的業績的正向刺激之大可見一斑。

聞絃歌而知雅意,隨着阿里影業完成收購大麥事項,不難料見在全文娛領域佈局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提升的阿里影業將迎來價值進階。根據摩根大通分析師的測算,在全面合併大麥後,中國文娛行業裏頭部玩家的排位將發生變化,不論是收入還是利潤指標阿里影業均將超過貓眼娛樂成爲新王,同時更關鍵的是其後續的增長潛力預計也會更優於貓眼。

一言以蔽之,後市隨着“內容+科技”兩輪驅動的戰略深入推進,阿里影業有望在更富有活力的文娛市場裏發揮出更大的影響力,商業效能也將加速迸發。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