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新国标实施在即!水泥价格近期普涨 行业洗牌或加剧

新國標實施在即!水泥價格近期普漲 行業洗牌或加劇

財聯社 ·  05/30 15:41

①新國標提高了水泥熟料的比例,生產成本上漲10至20元/噸,近期生產企業已經開始生產新國標產品,各地水泥價格也出現階段性普漲; ②由於近年來水泥需求呈下降態勢,此次新國標的發佈,可能會出清一部分低效產能,能效提升、成本控制成爲行業發展共識。

財聯社5月30日訊(記者 張良德)工業和信息化部主導的GB 175-2023《通用硅酸鹽水泥》(簡稱“水泥新國標”)強制性國家標準確定於6月1日正式實施,新國標不僅對水泥的強度、細度及組分提出了更爲嚴格和細緻的要求,還規範了混合材的使用種類,水泥生產標準再度提高。

財聯社記者從業內專家及水泥行業從業人士處了解到,新國標的調整由於提高了熟料的比例,預計將導致多數水泥企業生產成本上升,預計上漲10至20元/噸,近期生產企業已經開始生產新國標產品,國內各地水泥價格也出現階段性普漲。

長期來看,由於近年來水泥需求呈下降態勢,此次新國標的發佈,讓一些中小粉磨站經營者擔憂行業洗牌將加劇,有國內水泥龍頭企業資產管理業務部門負責人告訴財聯社記者:“現在基本不會有企業考慮新建或者併購粉磨站了。”

成本小幅抬升 水泥價格普漲 行業開始盈利

受新國標即將實施影響,近期多地水泥價格出現普遍上漲趨勢。長三角部分企業已通知上調水泥價格20元至50元/噸,東北地區水泥企業亦計劃調高價格50元/噸,該地區水泥價格累計漲幅或達110元/噸,河南、安徽、新疆等地區水泥價格同樣呈現上揚態勢。

河北某水泥廠(圖片來源:財聯社記者攝)

有企業明確表示此次提價主要系新國標造成的成本上漲。祁連山水泥在其漲價通知中稱,因2024年6月1日起,水泥新標準GB175-2023正式實施造成水泥成本上升,考慮目前的市場需求和庫存情況,經公司研究決定,自2024年5月25日零時起,對青海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各品種水泥價格上調30元/噸。

水泥燒成工藝工程師王成河告訴財聯社記者,新國標主要對鋼渣、錳渣等工業廢渣超細粉的使用進行限制,提高了一定水泥熟料的用量比例,部分鋼鐵產業優勢地區應當注意新增鋼渣固廢的處置。相較前幾次國標的修改,此次新國標指標的提升並不像之前幾次那麼大。

冀東水泥(000401.SZ)公司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水泥新國標實施後,成本肯定會稍微提高,公司產線都在做環保、技改相關的調整,熟料添加量會提高,在新國標影響下目前市場價格大概推漲了30-50元左右,還要看具體落實情況。”

百年建築網高級分析師江元林告訴財聯社記者:“我們近期調研來看,70%的企業表示新國標執行,將會提高水泥熟料利用率,同時水泥生產成本也會增加10-20元/噸。”

福建水泥(600802.SH)公司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我們原來都是超過國家標準來做的,本身我們已經做到了一個高標準的要求,所以現在我們的成本也不會怎麼調整,新國標出臺後對成本影響不會太大。理論是會拉動價格,但要看市場是否能接受。”

數字水泥網總裁陳柏林告訴財聯社記者,新國標實施在即,除了部分企業爲應對成本上升提前佈局,此次漲價的主要原因還是此前水泥價格太低導致的恢復性上漲。

從一季度上市公司業績來看,全行業盈利能力同比出現較大幅度下滑。行業龍頭海螺水泥(600585.SH)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13.28億元,同比下降32%,歸母淨利潤15.02億元,同比下降41%。下降的原因主要系公司水泥業務產品銷量及售價同比下降。

“預計此次新國標施行推動的價格上漲落地後,水泥行業利潤將由負轉正。”江元林表示。

行業長期產能過剩 洗牌或將加劇

業內普遍認爲,新國標的實施或成爲加速行業洗牌的關鍵因素。由於此次新國標對組分提出強制性要求,預計將使成本控制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和獨立粉磨站面臨更大挑戰,可能導致其加速退出市場,進一步提高頭部企業的市場地位。

河北某粉磨站(圖片來源:財聯社記者攝)

有河北地區中小型水泥粉磨站負責人李超告訴財聯社記者:“由於對熟料的使用量提升,而熟料都是大廠生產,如果上游藉機漲價,下游的粉磨站成本會大幅提升。”

有業內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2023年國內頭部前十的水泥熟料生產企業的市場集中度約63%,未來這個比例或將會提升至80%以上。根據水泥人網的數據統計,2023年多家水泥企業的市場份額均實現了同比增長,其中海螺水泥、華潤建材科技(01313.HK)、西部水泥(02233.HK)、上峯水泥(000672.SZ)和塔牌集團(002233.SZ)連續兩年實現份額同比提升。

實際在各個地區,水泥熟料的集中度更高。李超表示,水泥的運輸半徑一般也就是200公里左右,超過這個範圍的,運費成本將會難以承擔。而在這個範圍之內,或僅有一兩家水泥熟料生產企業,隨着市場需求的減弱,未來中小粉磨站的競爭力或降低。

李超稱:“現在我們開工率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而且還都是夜間電力谷價時候開工。如果用平價或者峯值電價,基本就是虧損。”

水泥行業開工率近年來持續走低。有數據顯示,2014年後國內水泥產量開始持續下滑,從近25億噸下降到2023年的20億噸左右。參考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地區的歷史經驗,未來我國水泥產量較長時間內或仍將呈逐年下降走勢。

王成河表示,按照國際上通用的規則,發達國家的水泥人均年消費量在0.4到0.6噸左右,我國還有較大下降空間。

有上市水泥企業人士表示:“產能過剩本身就是水泥行業這幾年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其實產能過剩並不可怕,前幾年也是產能過剩的,但那時整個行業的效益水平都很好,這幾年國家對新增產能控制以及行業錯峯生產、減量置換,以及能耗、環評排放指標要求,已經對行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今年主要還是需求端有所下滑,導致了目前整個行業的盈利水平下降。”

長期來看,國內水泥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未來很長時間成本和經營精細化程度的競爭將會成爲水泥行業發展的主要焦點。

對中小粉磨站來說,嚴格執行新國標將導致成本上漲,市場競爭力持續下降,雖然新國標允許產品技術指標定製合同的延續,但王成河認爲,這種銷售方式不但佔比較小而且存在一定隱患,“部分合同可以延續雙方達成技術條件,單獨根據合同需求來進行生產,但若達不到國家標準,在出現爭議的時候還是會按照國標來評判。”

冀東水泥公司人士認爲,新國標實施,可能要淘汰一些不達標的中小企業,出清一部分低效產能。

不僅是不達標的落後產能,李超告訴財聯社記者,今年有新拿到批文的水泥粉磨站至今沒有開業,主要是當前水泥行業盈利能力較差,企業擔心開業後成本無法覆蓋,沒有積極性。

對於大型水泥企業,成本控制也是重中之重。從水泥成本角度來看,煤電在水泥生產成本中佔比較高超過50%,原材料成本佔據約30%,電力成本則佔20%。

上峯水泥公司人士表示:“公司成本管控能力一直是核心競爭力,日常經營中也在採用降低煤耗、上光伏發電的方式,來實現控制成本、降本增效的目的。新國標出臺後產品質量會更有保證,中小企業成本可能會提升,整體來看有利於行業未來發展。”

(李超爲化名)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