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紫天科技:商誉、应收帐款突击减值,业绩暴雷存疑,股价蹭热点暴涨,算力故事或难续

紫天科技:商譽、應收帳款突擊減值,業績暴雷存疑,股價蹭熱點暴漲,算力故事或難續

鈦媒體 ·  05/30 12:42

5月29日,紫天科技(300280.SZ)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該關注函顯示,深交所多次聯繫公司董事長,要求其配合監管,並如實完整回覆年報問詢函,但董事長先後以個人身體不適、不負責具體回函工作等爲由拒絕實質性溝通。

據了解,公司董事長被指不配合,或是與公司大幅波動的業績相關。2023年公司營收23.88億元,同比增長25.34%,淨利潤-12.1億元,同比下降792.45%。需要說明的是,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均屬盈利狀態。

對於公司業績大變臉,5月6日,深交所對其下發年報問詢函。5月27日,公司公告延期回函,並且鑑於問詢函涉及的相關覈查工作較爲繁重尚未完成爲由,公司將再次延期回覆,預計6月3日前完成相關回復工作。

鈦媒體APP注意到,公司業績暴雷主要跟商譽和應收票款減值相關,而該減值時間卻比較突然,均發生在2023年第四季度。另外,2023年公司因蹭到算力熱點,其股價年內實現暴漲。不過,去年公司突然取消雲服務高達3.4億元的營收,或爲其算力故事蒙上一層陰影。

突擊減值,業績暴雷存疑

2023年前三個季度,公司營收分別爲6.92億元、7.35億元、8.63億元;淨利潤分別爲0.63億元、0.52億元,0.9億元,合計盈利約2.05元。但在第四季度,公司卻虧損14.15億元,因此全年共計虧損約12億元。

據wind數據,2013-2022年公司淨利潤合計不到11億元,這也就是說,公司一次巨虧已經將其前10年累計的盈利全部虧完。

對於虧損原因,公司表示,主要系計提商譽減值約6.4億元,對應收款項減值約6億元。另外,2023年前三季度原本確認的雲服務收入3.4億元,經審計確認以淨額法剔除該部分收入及相關利潤。

雖然審計機構對公司2023年年報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但是其業績情況依舊存疑。

一方面,公司可能存在突擊計提商譽減值的情況。

據了解,本次年報商譽減值主要來源於一起併購。2018年5月,公司斥資9.24億元收購北京億家晶視傳媒有限公司(簡稱“億家晶視”)70%股權,形成商譽7.46億元。

2018-2022年,公司從未對億家晶視計提大金額的商譽減值。即便在億家晶視主營的樓宇業務大幅下滑超80%的狀態下,2022年公司也僅對其商譽減值5860.07萬元。彼時,交易所和審計機構還質疑過公司商譽減值準備計提是否具有及時性和充分性。

進入2023年,從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公司也並未對億家晶視做出任何商譽減值。然而,公司突然在第四季度對其一次性巨額減值6.4億元。

另一方面,公司對應收款進行大筆計提似乎也是突擊。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應收票款合計達16.86億元,2023年末就突然減至10.85億元。這意味着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應收款項減少約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末其第一名客戶的應收賬款就高達近6億元,佔比近32%。更讓人意外的是,公司還突然取消超3億元的雲服務營收。4月30日,公司發佈公告稱,2023年前三季度原來確認雲服務收入3.4億元,經審計確認以淨額法剔除該部分收入及相關利潤。

鈦媒體APP了解到,總額法可以在銷售或服務完成後立即確認全部收入,而淨額法需要等到實際收到款項後才能確認收入。總額法可以提前確認收入,但可能存在壞賬的風險,而淨額法可以確保收入的實際性,但會延遲確認收入。令人疑惑的是,公司董秘竟在2023年年報披露前夕離職。4月19日,紫天科技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於近日收到公司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漆夏宇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在新任董事會秘書到任前,暫由公司董事長宋慶代行董事會秘書職責。

股價蹭熱點暴漲,算力故事或難續

紫天科技原名南通鍛壓,成立於2002年,主營鍛壓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2011年,南通鍛壓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挺入資本市場。上市第二年,南通鍛壓業績就遭遇“滑鐵盧”,當年扣非淨利潤同比下滑59.35%。或爲尋找新的業績增量,南通鍛壓選擇資本運作。

2014年12月,南通鍛壓計劃收購恒潤重工100%股份,希望進入新興的新能源行業,但戰略轉型以失敗告終。2015-2016年,南通鍛壓頻頻收購傳媒資產進入文化傳媒行業,便形成鍛壓設備和現代廣告服務業的雙主業經營。

2018年,南通鍛壓更名爲紫天科技。據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目前主營業務爲現代廣告服務業務,具體包括互聯網廣告業務和雲服務業務,現已完全剝離鍛壓設備相關業務。

在互聯網廣告業務和雲服務的加持下,2023年公司蹭到算力熱點助推股價走高。由於年初ChatGPT大熱,公司表示其涉足算力,大數據等領域,其股價便開始一路飆升,並於2023年6月15日最高摸到63.66元的歷史高價,較2023年年初上漲245.29%。不過,股價也在監管和回覆中隨之回落。截至目前,公司股價已經跌回16.13元,重回2023年初。當下公司股價相較去年6月的最高點下跌近75%。

股價暴跌之下除散戶之外,最慘的莫過於重倉公司的私募—成泉資本。

據悉,成泉資本的兩支基金是在2022年6月6日買入,並在2022年底以來持續增持,2023年下半年更是大幅增持。截至目前,公司十大股東中,有兩支成泉資本的私募基金,分別是北京成泉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裕霖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和鑫灃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持股298.6萬股和274.6萬股。

據私募排排網顯示,今年以來,北京成泉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裕霖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收益爲-39.94%,鑫灃1號收益爲-41.47%,成爲成泉資本旗下今年來收益最差的兩支基金。面對公司慘淡的股價,市場或許看重其未來算力業務的發展,畢竟這條賽道是公認的“黃金賽道”。然而,公司此次突然取消雲服務高達3.4億元的營收,或爲其算力故事蒙上一層陰影。

近期,紫天科技又投資成立新公司,含多項AI業務。據天眼查顯示,4月22日,中科紫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5000萬元,經營範圍包含,人工智能基礎軟件開發,人工智能理論與算法軟件開發等。

上述新公司由紫天科技、中科通宏(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不過,作爲公司的合作方,中科通宏(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雖然成立於2017年,但是當前參保人員竟然爲0人。

反觀紫天科技,其研發實力堪憂。2021—2023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爲0.16億元、0.09億元、0.01億元。更爲關鍵的是,公司研發人員爲0人。另外,公司資金實力也不足。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貨幣資金1.82億元,短期借款2.15億元,應付票款4.08億元。(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翟智超)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