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未能实现“三连降”,油价时隔两个半月后再度搁浅

未能實現“三連降”,油價時隔兩個半月後再度擱淺

鈦媒體 ·  05/29 15:35

來源:鈦媒體 作者:胡珈萌 編輯:劉洋雪

2024年5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發佈公告,本輪成品油價調價週期內,國際油價窄幅震盪,5月29日的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與5月15日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相比,調價金額每噸不足50元,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本次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未調金額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衝抵。

二季度國內油價“兩漲兩降一擱淺”

本輪油價調整是今年以來的第11次調整,也是端午節假期前的最後一次調整。由於國際油價近期的波動,此前市場一度預期國內成品油零售價能迎來年內首次“三連降”,讓車主出行成本進一步下降,但週期末國際油價又有所回升,最終,截止國內第10個工作日(5月29日)參考國際原油變化率爲-1.01%,恰好以微小差距低於50元/噸的最低調價標準線,導致了今年的第三次擱淺

經過本輪擱淺後,年內我國成品油零售價整體呈現“五漲三降三擱淺”格局,從全年至今情況來看,汽油零售價每噸累計上升了570元,柴油零售價每噸累計上升了550元。僅從二季度至今情況來看,呈現出“兩漲兩降一擱淺”格局,從調整次數上來看似乎漲跌“平分秋色”,但從調整幅度來看,二季度“兩連漲”過程中,汽油價格上升了400元/噸,柴油價格上升了385元/噸;而在“兩連降”過程中,汽油價格下降幅度爲305元/噸,柴油價格下降295元/噸,綜合來看,季度總體價格仍漲了近百元每噸。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觀點將二季度連漲後連降的趨勢與去年三季度末“高歌猛進”終止後出現“六連降”的情況作類比,但從調整幅度來說,正如上文所述,與去年情形相差較多,要知道,去年三季度末國內汽、柴零售價每噸累計上漲均超過1000元,而四季度的一波連降最終讓全年價格變爲累計下降50元/噸。

此外,目前我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近三分之二地區的92號汽油價格已降至8元/升以下;95號汽油方面,除價格較高的海南、西藏外,多數地區集中在8.3元/升到8.8元/升之間。

對於近期油價調整情況,卓創資訊分析稱,週期初國際油價受原油庫存下降等因素影響,一度強勢走高,但聯儲局降息預期延遲等因素隨即發生作用,讓原油再度進入下跌通道,不過,到了週期末,油價又有所回升,也讓國內油價參考的原油變化率走到了最低調價線以內。

國內批發市場方面,根據金聯創發佈的信息,近期汽、柴油價格均以盤整爲主,市場購銷氛圍提升有限。不過,就以往經驗來說,隨着夏季的到來,受車用空調用油和夏收等因素影響,汽油、柴油需求均會迎來一定提升,預計市場會出現試探性的推價。

對於後市情況,隆衆資訊分析認爲,OPEC+大概率會在6月初繼續延期減產,再加之美國等主流市場迎來燃油消費旺季,預計國際油價會在供需兩端的利好刺激下有所提升,端午節過後國內成品油零售價的上調概率也較大。金聯創、卓創資訊也持近似看法。根據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十個工作日”的調整原則,下一輪調整時間爲6月13日24時。

國際油市高度關注OPEC+部長級會議

今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國際油價持續回落,不復前幾個月的強勢表現,到5月中旬,美國WTI原油價格一度失守80美元/桶,布倫特原油也跌到了82美元/桶以下,較年內高點下降了10%以上

不過,在本輪國內油價調整對應的交易週期之初,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有關美國原油庫存減少136萬桶的數據引起了市場關注,這一供給端的利好消息也短暫推升了國際油價,尤其是WTI的交易價格。

但5月下旬起,在消息面相對平靜之際,美元匯率總體呈上漲走勢,而多數情況下與其呈負相關的油價則走低,再加之美國經濟數據表現、聯儲局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通脹持續可能長期維持高利率並推遲降息時間,以及俄羅斯方面稱新政府組建後將考慮取消汽油出口禁令等因素影響,到5月23日WTI盤中一度降至76.15美元/桶的近期新低,布倫特也險些跌落至80美元/桶以下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油價下跌期間發生了伊朗總統萊希及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墜機事件,這起空難一度在5月20日令金、銀等大宗商品出現集體上漲,但油價的波動卻十分有限,市場也將之視爲“地緣風險溢價”影響進一步趨弱的信號,ING(Internationale Nederlanden Group)的大宗商品策略主管Warren Patterson即表示,經歷了無數次的突發事件與轉折後,原油市場對地緣政治的事態發展已經愈發麻木。

不過,自5月24日開始,國際油價又開始連續出現小幅回升,到5月29日,WTI價格已回歸到80美元/桶水平,布倫特則來到了84美元/桶以上。多數機構認爲,這與OPEC+會議的愈發臨近有關。Warren Patterson稱,在缺少新的重要消息的情況下,市場主要以觀望姿態爲主,預計要等OPEC+的進一步政策出爐後,才能看到油市的明顯變化和未來方向。

實際上,在5月27日的OPEC經濟委員會理事會的一次特別會議上,OPEC秘書長就已經作出預測,稱2024年石油需求增長預計爲220萬桶/天,全球總需求平均爲1.045億桶/天;而到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計將進一步強勁增長至180萬桶/天,全球總需求平均爲1.063億桶/天。摩根士丹利也在近期研判中表示,全球石油消費需求“意外上行”,預計今年總消費量將顯著增加。此外,在需求端,美國也在陣亡將士紀念日後逐漸步入了夏季燃油需求旺季,而6月一般也是國際油價上漲概率較大的月份。

當然,OPEC+更引人關注的還是其在供給端的決策。目前,市場普遍預計OPEC+將於6月1日的部長級會議上公佈下半年繼續實施減產措施的決定,多家機構也預測該組織的減產措施將會一直持續到今年年底。從年初至今的情況來看,OPEC+承諾減產總量已達586萬桶/天,超過全球每日原油需求量的5%。如果石油市場需求真如目前預期般走高,而OPEC+的減產措施仍然延續,那麼油價大概率仍會迎來持續上漲行情。此外,OPEC+還將在會議上公佈對成員國減產情況的監督反饋,這也是觀察該組織減產決定效力和內部行動一致性的重要參考之一。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