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未成年游戏消费怎么退、退多少、责任在谁?首个未成年游戏退费标准发布!

未成年遊戲消費怎麼退、退多少、責任在誰?首個未成年遊戲退費標準發佈!

財聯社 ·  05/28 19:30

①首個未成年遊戲退費標準今日出爐,要求監護人與網遊服務提供者按錯擔責,根據各自過錯情況,明確劃分了網絡遊戲服務提供者、監護人等責任方的擔責比例; ②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該標準進一步明確了未成年人退費申請的材料要求、處置流程、判斷標準及責任分配,有助於遊戲行業健康發展。

財聯社5月28日訊(記者 崔銘)“未成年人遊戲消費怎麼退?退多少?責任在誰?”這些在過去存在一定社會爭議的問題,眼下有了更加明晰的標準和參考依據。首個未成年遊戲退費標準今日出爐,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該標準進一步明確了未成年人退費申請的材料要求、處置流程、判斷標準及責任分配,有助於遊戲行業健康發展。

今日晚間,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未成年人網絡遊戲服務消費管理要求(徵求意見稿)》團體標準(以下簡稱:團體標準)。這是國內首份關於未成年人遊戲退費的標準,一經發布,便迅速在業內引起熱議。

據中國互聯網協會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與發展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黃澄清介紹,團體標準出臺的背景在於目前存在個別網絡遊戲服務提供者對推動網絡遊戲防沉迷工作心存僥倖、搞變通,還有大量監護人對個人身份信息保管不善、甚至主動爲未成年人提供成年人身份信息破壞網路遊戲防沉迷系統的情況,最終將矛盾集中在退費。

針對未成年人遊戲退費問題,該團體標準明確:網絡遊戲服務提供者、監護人等過錯方應當根據各自過錯情況分別承擔相應的責任,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經濟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監護人、網絡遊戲服務提供者應承擔各自責任。

對於“過錯”的界定,團體標準也給出了相應參考場景以及建議責任比例。其中,網絡遊戲服務提供者未接入實名認證系統,或未落實充值限額要求,導致未成年人超額充值的,將承擔100%責任。

如果網絡遊戲服務提供者已經依照法律法規,配置了防沉迷措施,是因爲監護人幫助未成年人繞過防沉迷限制,或監護人未充分履行監護職責的情況,那麼,網絡遊戲服務提供者應根據相關消費過程中,防沉迷措施的有效性等情況承擔對應責任,建議責任比例爲30%-70%,並由監護人承擔剩餘責任。

退費後,網絡遊戲服務提供者可基於未成年人保護、網絡遊戲防沉迷、實名制要求和監護人請求等情況對退費申請所涉遊戲賬號進行賬號封禁等合理處置。

團體標準還要求,針對8週歲以上未滿16週歲的用戶,同一網絡遊戲服務提供者所提供的遊戲付費服務,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5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200元人民幣;針對16週歲以上未滿18週歲的用戶,同一網絡遊戲服務提供者所提供的遊戲付費服務,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10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400元人民幣。

隨着團體標準的發佈,未成年人退費問題開始走向“有據可依”,也鞏固了遊戲行業一直以來防沉迷成果。

此前2021年8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被稱爲“史上最嚴防沉迷新規”。新規要求,所有網絡遊戲企業僅在週五、週六、週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

這之後,未成年人遊戲沉迷問題得到進一步解決,我國遊戲行業和遊戲未成年人保護進入新階段。在此基礎上,如何持續鞏固防沉迷成果一直是社會各界思考的重要話題。

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姚志偉受訪時表示,該團體標準的推出,爲未成年人及家長主張權益提供了規範路徑,爲企業響應退費訴求提供了處置模板,使企業在面對退費糾紛時“有章可循”,處理更爲規範化、合理化,有利於切實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包括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在內的網絡治理,離不開行業主體的參與。只有行業主體積極參與治理工作,協同司法機關、社會各方探索有效解決方案,才能形成合力,高效應對相關問題。” 姚志偉表示。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