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量化之王”的人生算法

“量化之王”的人生算法

華爾街見聞 ·  05/28 22:44

來源:華爾街見聞

“量化之王”吉姆·西蒙斯總結自己的五大“人生算法”:1) 以美爲導向;2) 與最聰明、最優秀的人爲伍;3) 不隨波逐流;4) 不輕言放棄;5) 堅守樂觀主義。

5月11日,對沖基金文藝復興科技(Renaissance Technologies)的創始人、傳奇量化投資大師吉姆·西蒙斯(Jim Simons)去世,享年86歲。

《金錢心理學》一書的作者、著名專欄作家摩根·豪澤爾曾說過:

在每個領域都存在這麼一個人,他的競爭優勢就是比其他所有人都更聰明。在金融領域,過去二三十年來,這個人就是西蒙斯。

在豪澤爾看來,西蒙斯不僅是數學天才,更是一位真正的美學大師。對他而言,推動整個系統有條不紊、精準高效地運轉,處理複雜的問題並找到優雅解決方案,本身就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美。正是這種對美的追求,催生了文藝復興科技的崛起。

量化鼻祖的開掛人生

西蒙斯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的一個普通家庭,從小就展現出了卓越的數學天賦。20歲那年,西蒙斯從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獲得數學學士學位。僅僅三年後,他就拿到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數學博士學位。38歲時,他已經拿到了幾何領域的最高獎項——維布倫獎。

雖然他的前半生幾乎全都獻給了數學,但西蒙斯始終對賺錢都很感興趣。他希望自己能有足夠的經濟自由追求感興趣的事業。《紐約客》雜誌曾在一篇人物專訪中寫過一個有趣的軼事:

西蒙斯總是不停地吸菸,即使是在封閉的會議室裏也不例外......他說,不管這樣做會被罰款多少,他都可以付得起。

1970年代,西蒙斯在擔任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數學系主任期間,開始參與大宗商品交易。西蒙斯的投資副業很成功,因此他決定離開學術界,於1978年成立了自己的投資公司,也就是後來的文藝復興科技。

文藝復興的旗艦基金大獎章,自1988 年(西蒙斯開始投資後的十年)啓動,在接下來的30年裏,大獎章基金創造了超過一千億美元的利潤,每年的總回報率高達66%(扣除費用後爲39%)。如果1988年向大獎章基金投資1美元,在2018年可以收穫1400萬美元的回報。大獎章基金也被彭博社稱爲“獨一無二的賺錢機器”。

大獎章基金的祕密:用統計學尋找市場的模式

七八十年代,投資界有兩種主流的研究方法:1)基本面研究(根據關鍵驅動因素了解和預測資產走勢);2)技術分析(研究價格圖表)。

西蒙斯的策略是進行“基本面透視”(如跟蹤供求關係等)。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西蒙斯認爲日內交易的情緒波動“令人心驚肉跳”。他希望有一種更系統的方法,因此開始創造第三種方法:使用複雜的數學模型來判斷價格走勢。

作爲曾經短暫爲美國國家安全局服務過的密碼破譯員,西蒙斯相信“市場中存在模式",而且他能找到這些模式。這項工作需要的不是商科學生,而是數學博士和天文學家。他的第一批員工是自己在大學任教時的前同事。

歷經數年,文藝復興科技公司創造了一套三步流程,用於尋找“具有統計意義的賺錢策略”:

1. 從歷史定價數據中發現異常模式;

2. 具有統計意義、非隨機且長期一致;

3. 具有一定的可解釋性。

這些信號被稱爲“可交易效應”。雖然許多信號如今在量化基金中很常見,但文藝復興最先做到了這一點,而且做得更好。

一些著名的交易主題包括:

均值反轉:價格在走高或走低後往往會回調(一位文藝復興員工曾說過:“我們從其他人對價格的反應中賺錢”)。

趨勢:文藝復興可準確預測投資趨勢(無論是上漲還是下跌)會持續多久。

數據發佈:一些資產的價格在經濟數據發佈(如勞動力統計數據)之前下跌,而在發佈之後上漲。

季節性:週一的價格走勢與週五相似,而週二則回歸到之前的趨勢。

交易習慣:商品交易商會在週五賣出頭寸,這樣他們就不會在週末發生意外時持有資產。

我們可以從西蒙斯傳奇的人生中學到什麼?除非你是一個量化專家,否則有價值的經驗是關於西蒙斯如何做他所做的事情(以及爲什麼),而不是他具體做了什麼。雖然一本包含文藝復興祕密算法的書會立即成爲暢銷書,但其價值也會立即消失——衆人皆知的交易策略,沒有任何意義。

另一方面,西蒙斯的人生經驗是永恒的。

在 2022 年的一次演講中,西蒙斯概述了貫穿其一生的五項原則:

以美爲導向

西蒙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這位數學天才在擔任石溪大學數學系主任之前,曾是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密碼破譯員。之後,他放棄了學術生涯,建立了一家對沖基金。西蒙斯的人生以一種不可預知而又非凡的方式展開,因爲他追隨着自己的好奇心去解決有趣的問題。

但是,對沖基金或任何企業都可以是美的嗎?西蒙斯相信可以,他認爲他的工作具有“美學成分”:

找對人,處理好問題,把事情做對......把事情做對是一件美事。

美學的特質在於爲棘手的問題找到優雅的解決方案——比如讓一群超聰明、高自我的人通力合作,戰勝市場。

西蒙斯對市場複雜性的答案不是數學,就像巴菲特的答案不是“價值投資”一樣。西蒙斯是一位系統構建者,文藝復興基金的繁榮得益於他匯聚的人才和創造的文化。數學家西蒙斯從事的是“人”的事業。

與最聰明、最優秀的人爲伍

在文藝復興以及石溪分校,西蒙斯的成功取決於尋找人才,即找到那些“比你更聰明”的人,並說服他們加入。他在《如何投資》一書中曾對大衛-魯賓斯坦回憶說:

我喜歡招兵買馬。我的成功秘訣就是找到優秀的人才。

在文藝復興,西蒙斯最重要的工作是找到優秀的人才,並創造合適的條件和激勵機制來促進合作:

我的算法一直是,把聰明人聚在一起,給他們很大的自由。創造一種氛圍,讓每個人都能與其他人交談,他們不會躲在角落裏做自己的小事情,而是與其他人交談。提供最好的基礎設施、最好的電腦等等。讓每個人都成爲合作伙伴。這就是我們在文藝復興使用的模式。

有多少創始人和管理者僱用比他們更聰明的人,然後“讓他們做自己的事情”?不安全感、官僚主義和短期思維很快就會阻礙他們的發展。

不要隨波逐流

在創辦文藝復興的早期,西蒙斯同樣根據基本面進行交易

他回憶說,文藝復興的同事們當時做的事情就是“閱讀報紙、股票代碼、新聞電訊,然後得出結論”。

但他同時認爲,如果每個人都想出了一模一樣的解題思路,那就不應該照着做下去,要做一些原創的事情。

西蒙斯相信有統計異常可以利用,並希望打造一個“能在睡覺時賺錢的模型”。然而,他花了十年時間才找到戰略、人才和技術的成功結合點。

不輕言放棄

一路走來,西蒙斯也有過懷疑:

有時候,我看着這一切,覺得自己只是一個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人。

格雷戈裏·祖克曼(Gregory Zuckerman)的傳記《解決市場問題的人》(The Man Who Solved The Market)中曾提到,西蒙斯早年合作伙伴經常流失。研究人員和交易員來來去去,而西蒙斯卻一直專注於自己的事業,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有多少人有這樣的耐心、毅力和信心?

西蒙斯專注於建立一個連接人才、戰略和資本的系統。正所謂“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那些看似無足輕重的小事,都可能成爲事業突破的關鍵因素。西蒙斯從不壓制團隊的好奇心和嘗試欲,而是給予極大自由,放手一搏。這也許正是文藝復興的成功不可或缺的基因。

經過多年的學習、實驗和人脈網絡的搭建,西蒙斯才掌握了華爾街最有價值的秘方。這種秘方不僅僅是“統計異常現象”的集合,而是人才、數據、技術的結合。

當桑德爾·斯特勞斯(Sandor Straus)沉迷於收集更精細的歷史定價信息時,西蒙斯並沒有讓他把時間花在更直接、更明顯的回報上。他讓斯特勞斯沉浸在自己的好奇心中。

斯特勞斯和他的同事們創建並發現了更多的歷史定價數據,幫助阿克斯開發了新的預測模型。他們後來發現的一些每週股票交易數據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這些可靠的信息幾乎無人能及。

當時,團隊還不能利用這些數據做什麼,但這些珍貴的歷史數據,讓文藝復興得以了解市場對黑天鵝事件的反應,後來幫助西蒙斯的團隊建立了從市場崩潰和其他突發事件中獲利的模型,幫助公司在其他機構巨虧的絕望時刻戰勝市場。

堅守樂觀主義

西蒙斯的最後一條原則是“期待好運”,他稱之爲“最重要的原則”。西蒙斯在工作中無疑是非常幸運的,他始終牢記運氣的作用。

他曾在一次採訪中說:

人們低估了運氣的重要性,順風順水的時候覺得成功都是自己的功勞;在事情發展得很糟糕時,卻總傾向於將其歸咎於運氣不佳。

我們必須認識到,運氣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扮演着有意義的角色。如果你的父母是體面人,出生在世界的一個好地方,你就會在遊戲中遙遙領先。就我而言,我很幸運,在學習數學時能與一些非常優秀的人合作。我在文藝復興時期選擇的合作伙伴也很幸運。

西蒙斯固然生來幸運,但他也努力尋找和踐行了讓他成功的人生算法,這是我們都可以效仿的。

他在總結自己的一生時說:

我做了很多數學題,賺了很多錢,我幾乎把所有的錢都捐了出去。這就是我的一生。

編輯/jayden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