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仲量联行:酒店改造迎来窗口期 重新定位提升竞争力与资产价值

仲量聯行:酒店改造迎來窗口期 重新定位提升競爭力與資產價值

證券時報 ·  05/27 20:11

5月27日,仲量聯行正式發佈《存量改造,煥然一新——中國酒店存量資產改造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結合對125家酒店業主及運營方的問卷調查結果,剖析了“存量常態化時代”酒店行業的新一輪結構性調整趨勢,探討如何通過酒店存量資產盤活,實現價值重塑,最大化賦能酒店資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當城市從“增量發展”逐步邁入“存量提質”階段,城市更新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機構數據顯示,2011—2018年間,國內新開酒店數量持續遞增,按照行業常規的5—8年的更新週期,過去十多年間開業的酒店很多都已經到了需更新改造的階段。

“重新定位”是酒店改造關鍵

隨着酒店新增供應放緩,已高速發展40餘年的中國酒店行業逐漸進入存量時代,定位過時、管理效率低等“隱性問題”和配套功能不符、設施老化等“顯性問題”愈加凸顯,持續制約存量酒店的競爭力,並與城市發展不匹配,酒店行業的存量資產改造勢在必行。

白皮書顯示,2024年出境遊逐步開放,增加了不少免籤目的地國家,國內旅遊市場尤其是高端市場需求出現一定程度的分流,存量酒店可有計劃性地、階段性地實施改造,以迎接市場需求。

白皮書指出,酒店存量資產改造需圍繞“重新定位”開展整體評估、方案制定和落地實施的完整流程,而重新定位方案須基於對市場規模、客源結構和競爭格局三大維度的深度剖析和研究。

由於大部分存量酒店的改造難度翻倍增長,爲推動酒店資產實現價值重塑,仲量聯行建議,業主可以在優化客房類型及設施、餐飲空間、會議區域、酒店公共空間等方面開展更多思考。此外,ESG和工程系統升級也值得關注,由於酒店運營階段的能耗和碳排放佔據較大比例,通過技術和管理手段可在較短時間內實現減排效果。

改造後更具備長期投資潛力

隨着社會經濟不斷髮展,人們對城市空間的追求更多樣化,酒店物業在出售後改造成其它資產業態已成爲一種趨勢。據仲量聯行統計,自2014年至今,作爲國內主要的酒店投資交易市場,北京和上海超過40%的酒店資產在出售後改造爲其他資產業態,例如辦公、長租公寓,或集合各類業態的商業綜合體。

仲量聯行酒店及旅遊地產事業部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周濤表示:“相較於其它主流商業地產,國內酒店資產年平均投資交易量僅佔總量的8%左右。將酒店物業改造爲其他業態,基於商業地產最高用途和最佳用途的原則,可以爲投資人提供多樣化的投資機會,改造後的物業也將適應更廣泛的市場需求,具有更顯著的競爭力和升值空間。同時,通過將原本用於住宿的酒店轉變爲多元化的商業空間,城市中老舊或閒置的酒店物業的資產價值將再次被煥新,這些物業在改造後重新加入市場,也有助於城市更新和房地產投資實現良性循環。”

此外,升級改造後繼續作爲酒店運營,也能夠發揮優質資產的效能。根據仲量聯行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內地酒店投資交易市場創近年新高,北京和上海酒店市場錄得投資交易額近130億元人民幣,其中92.5%交易標的是位於核心區的地標性酒店。此類資產通過保護或升級改造保證了價值,對酒店資產交易起到重要作用。

白皮書顯示,存量改造後酒店物業的盈利能力、資產價值和資產流動性將得到提升,更加具備長期投資潛力,爲業主和投資人提供長期穩定的現金流和財務收益的同時,也爲未來可能的成功退出提供保障。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